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8篇 |
免费 | 59篇 |
国内免费 | 4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4篇 |
大气科学 | 5篇 |
地球物理 | 56篇 |
地质学 | 124篇 |
海洋学 | 101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14篇 |
自然地理 | 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2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神东煤炭开采生态环境问题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东矿区地处毛乌素沙地,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这与大规模煤炭资源开采矛盾突出,现已出现多种生态环境问题。针对该区环境特点,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研究探索出系列综合防治措施,如地表生态系统优化措施、水资源保护措施、沉陷区治理及矸石减量资源化等。这些措施生态上合理、经济上可行和社会可接受,对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并对其它矿区生态保护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2.
利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南海北部神狐钻探区采集的高分辨率地震数据,结合2007年第一次水合物钻探航次(GMGS01)获取的岩心资料,从宏观地震反射结构、微观岩心粒度特征两个方面对GMGS01区块内残留在峡谷群脊部的细粒浊积体进行特征识别和刻画。研究结果显示,似海底反射(bottom simulating reflectors,BSR)之上存在着2套特征不同的沉积单元,位于下部的沉积单元1表现为薄层杂乱透镜状的地震反射特征,对应于粒度C-M图版中与C=M基线近似平行的含水合物层段的样品,被解释为峡谷群脊部的细粒浊积体。选取穿过神狐海域峡谷群中第16条海底峡谷的8条测线为研究对象,能够揭示沉积单元1(细粒浊积体)自北向南的空间变化特征,从而进行分布范围的确定。神狐海域沉积过程分析表明,峡谷群脊部的细粒浊积体是北部小型水道侵蚀下伏沉积物并发生再搬运和再沉积的结果。利用区域性覆盖的二维地震资料,本次研究确定了小型水道的北部侵蚀边界。综合GMGS01区块细粒浊积体的地震反射特征、穿过神狐海域东部第16号海底峡谷自北向南的地震反射差异、研究区北部小型水道的侵蚀边界,本次研究利用两点确定一线和相似平行的方法,在整个神狐海域初步确定了峡谷群脊部细粒浊积体的分布范围。细粒浊积体沉积边界的识别,将为从深水沉积的角度探讨神狐海域水合物不均匀性分布提供依据,同时也能进一步揭示该区域峡谷群脊部水合物的成藏机制和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43.
我国西部矿区普遍具有资源储量大、埋藏浅、覆岩结构简单等特点,采矿活动对地表影响明显。为研究神东矿区地表移动参数变化规律,首先基于大柳塔矿22201工作面实测数据分析其地表动态变形规律,再采用神东矿区18个工作面的实测数据,获得地表移动参数与地质采矿条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分析地质采矿条件对地表移动参数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神东矿区煤层开采地表沉陷速度快、衰退期短,最大下沉速度达643.3 mm/d,活跃期下沉量占总下沉量的99.05%;下沉系数与松散层采深比呈先增大后减小的二次函数关系,水平移动系数、主要影响角正切分别与(采高×开采速度)/(宽深比×基岩厚度)、基岩厚度×开采速度/(采深×采高)呈先减小后增大的二次函数关系;边界角、裂缝角与松散层采深比呈正线性关系,移动角与基岩采深比成正比,与采高、开采速度成反比;基岩承载松散层荷载及松散层拱效应的变化是导致地表移动参数变化的根本原因。研究成果对西部矿区地表破坏控制与治理、矿井生产安全保障及生态环境修复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4.
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钻探结果显示,这一区域水合物储层具有纵横向分布不均质性、规模小且变化快的特点,使得精确评价水合物资源量面临诸多困难。根据井震数据分析了水合物分布特点,利用分频反演方法对该区水合物的空间分布进行预测。分频反演是利用测井和地震资料,采用支持向量机(SVM)的方法研究不同探测频率下的振幅响应(AVF),将AVF作为独立信息引入反演,建立起测井和地震波形间的非线性关系,充分利用地震中全频带信息,实现高分辨率的反演结果。采用该方法进行预测的结果与实际钻井情况非常吻合,验证这一技术适用于预测非均质性天然气水合物空间分布。基于预测结果并结合区域地质特征综合分析表明:水合物分布不均匀的主控因素除温压条件外,晚中新世之后的频繁构造运动使较深部的热解气沿着断层、气烟囱向上运移,形成厚块状“流体运移通道型”天然气水合物藏,而浅部沉积物中以扩散方式在渗透性良好的储层形成薄层状天然气水合物藏。 相似文献
45.
油洞断裂带中辉绿岩脉的全岩Ar-Ar年龄为110.6 ± 2.0Ma,属于燕山晚期岩浆活动产物。辉绿岩具有较高的SiO2(平均为50.65%)、Al2O3(平均为15.10%)、CaO(平均为10.48%)、MgO(平均为7.80%)含量和较低的TiO2(平均为1.13%)、FeOt(平均为9.90%)、Na2O(平均为2.28%)、K2O (平均为0.90%)、P2O5(平均为0.11%)含量。在微量元素方面,大离子元素Rb、Th、Ba、K的富集明显,而Nb、Ta、Zr 、Hf、P、Ti显示亏损。稀土元素总量低,轻稀土相对富集,分布模式略呈右倾型,Eu亏损弱(δEu平均为0.92)。辉绿岩的上述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非常相似于活动大陆边缘钙碱性玄武岩,反映原始岩浆来源于受太平洋板块俯冲产生的流体对上覆地幔楔交代改造形成的富集地幔源区。 相似文献
46.
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注热降压开采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利用pT+H软件和水平井技术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注热和注热降压开采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重点讨论了注入热水温度为30、60、90℃时水合物饱和度以及CH4气体饱和度、CH4产气率、累积CH4产气量和产水量的变化规律,发现两种开采模式下水合物低饱和度分布范围随时间增长和温度升高而增大;CH4产气率在开采10 d内升高较快,之后逐渐减小。模拟结果表明:注热降压开采模式比单纯注热模式的效果有较大改善,而且温度对于提高CH4产气量效果不明显,但因为天然气水合物藏的低渗透性,神狐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的CH4产气量不大。研究结果可为南海神狐海域和类似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摘要:详细阐述不同成因的泥底辟流体输导模式,探讨了泥底辟输导体系的演化与天然气水合物成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神狐海域泥底辟输导体系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影响。底辟核外部伴生断裂、底辟核内部流体压裂裂缝和边缘裂缝带均可作为输导流体的通道。根据运移通道和动力等差异性,提出泥底辟输导流体的2种端元模式:超压-流体压裂输导型和边缘构造裂缝输导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泥底辟(泥火山)的不同演化阶段对水合物的形成、富集和分解的影响。早期阶段,泥底辟形成的运移通道可能未延伸到水合物稳定带,导致气源供给不够充分;中期阶段,水合物成藏条件匹配良好,利于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晚期阶段,泥火山喷发引起水合物稳定带的热异常,可能导致水合物分解,直至泥火山活动平静期,水合物再次成藏。神狐海域内泥底辟分为花冠状和穹顶状两类,花冠状泥底辟以超压-流体压裂输导型为主;穹顶状泥底辟以底辟边缘裂缝输导型为主。泥底辟输导体系的差异性可能是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非均质分布的影响因素之一。
关键词:泥底辟;输导体系;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机制;神狐海域 相似文献
49.
太中铁路与贯穿黄土高原新大陆桥的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贵祥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5(4):8-12,17
从太中铁路对完善新亚欧大陆桥未来多端束状联运网格局,即利用即将竣工的内铁路形成陆路最短的陆桥北通道--贯穿黄土高原的新陆桥,以及对改善中西部路网结构、打通晋陕宁直达铁路、形成国家大能源经济区、促进沿线中心城市和出海港口建设等方面,论证了其可行性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