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170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365篇
地球物理   297篇
地质学   365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2012年初春粤北一次少见高架雷暴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中尺度自动气象站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2年2月27日广东发生的一次罕见高架雷暴天气过程的特点及成因。结果表明,这次出现在低层冷高压控制下地面冷锋后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电和冰雹的强对流天气过程,是一次典型的"高架雷暴"过程。与从地面发展的普通雷暴不同的是,强对流天气发生时,近地面层大气层结稳定,低空有逆温层存在,暖湿空气是从逆温层以上开始抬升的,强对流天气落区与850 hPa切变线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中高层西风槽东移南压,850 hPa偏南急流的建立和显著增强,为此次高架雷暴过程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近地面层冷空气补充南下迫使低层暖湿空气抬升,配合高空槽前辐散气流的抽吸作用以及广东上空有利的大气动力、热力不稳定条件,是此次高架雷暴过程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92.
2010年8月8-10日辽东半岛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卫星资料、GTS1型数字式探空仪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辽东半岛地区2010年8月8-10日3次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研究了该地区暴雨发生的天气尺度背景、中尺度对流系统发展过程及其发展的中尺度环境和触发机制。结果表明:(1)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且稳定为此次强降水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背景,切变线上生成的β或γ中尺度雨团发展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是造成强降水的直接系统。(2)辽东半岛地区与低空急流水汽输送通道相连,并形成水汽辐合中心,有利于该地区强降水的产生。(3)暴雨发生前暴雨区域对流层低层的增温增湿、对流性不稳定层结及抬升凝结高度和对流自由高度的明显降低,是导致暴雨的重要条件。(4)切变线附近对流层低层的强正涡度中心和中高层的强正散度中心的耦合有利于上升运动的维持和水汽的向上抬升,促使中尺度对流系统生成,并沿切变线向东北方向移动和迅速发展,产生暴雨。强降水出现在切变线前方低空急流上的风速脉动区。  相似文献   
93.
贵州西部两场典型暴雨个例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ECWMF数值预报产品资料、逐日客观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以及高密度区域气象自动站降水资料和物理量资料,对2011年6月中、下旬发生在贵州西部地区的两场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两场暴雨的发生,中低层均有西南低涡沿切变线东南移和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第1场有高原槽,第2场既有高原槽又有南支槽等天气条件的有效合理配置,以及较强的垂直上升运动和充足的水汽、能量条件,为暴雨产生提供充分的条件。②区域气象自动站降水资料显示,中小尺度天气系统演变对强降水落区有很好的指示意义。③WRF模式较准确地模拟出降水落区、强度以及700 hPa上西南涡沿切变线移动趋势,对类似暴雨短时临近预报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4.
利用NCEP/NCAR逐日6h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2011年2月25日一28日山西连续降雪天气过程(以下简称2.25降雪)。①2.25降雪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2月25日为回流降雪阶段,26日一27日为倒槽冷锋与回流降雪共同影响降雪阶段,28日为低空切变线影响降雪阶段。②2.25降雪过程涵盖了华北地区大到暴雪的三个类型:回流类降雪、倒槽冷锋类降雪、低空切变线类降雪。③通过温湿场分析得出,对于低空切变线类降雪,对流层中层的湿核对降雪的开始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降雪未开始之前对流层中层有湿核,随着时间的推移,湿核向低层扩展,整个对流层中低层变为高湿区,降雪开始。当对流层中层变为干区,并向低层扩展,降雪过程结束。对于回流类降雪,低层回流对回流降雪起到冷垫的作用。④通过涡度场分析得出,对流层低层的负绝对涡度中心对其东侧的降水有指示意义,如果其东侧对流层低层配合有正涡度核,降雪强度较大,维持时间较长。⑤地面层出现的负绝对涡度中心说明近地面层有小高压系统的存在,这是因为低层回流冷垫作用形成的孤立小高压体。⑥28日降雪维持机制是条件性对称不稳定。  相似文献   
95.
王宇 《贵州气象》2009,33(5):19-21
利用常规资料和数值预报资料分析了贵州省一次大暴雨过程,分析表明:此次贵州大暴雨天气过程是在稳定的环流形势下发生的。青藏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势力强弱是决定此次强降水落区的重要因素。昌都附近出现高压,对于中低层横切变南段的移动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6.
对2009年7月8—9日山东省威海市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形势场、物理量场等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槽和副热带高压边缘切变线是这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西南急流对暖湿气流的输送为较强降水的产生提供了水汽条件,高低空急流的配置和低空切变线为大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97.
利用常规天气图、数值预报等资料,对2009年5月19~20日广西全区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9日的降雨主要是受低层切变线的摆动和地面弱冷空气造成的,20日的降雨是受高空槽东移引导中低层的切变线南压造成的,越南北部持续充沛的水汽供给是本次降雨过程的重要条件;19日日本数值预报对切变线减弱北抬和加强南压的过程做出了比较准确的预报,在20日高空槽东移引导切变线南压,欧洲数值预报比日本的更具参考性,但对系统的移动速度都偏快,中低层系统演变也偏快.强降雨落区和降雨量级T639和日本都报得偏小.  相似文献   
98.
对2008年8月16~17日怀化地区暴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中低窄切变线和较强的低空西南气流与地面冷锋的配置,以及怀化部分地区处于水汽和风速的辐合中心附近,为大一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中低层水汽输送充足,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沙氏指数、K指数对暴雨天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单站气象要素的变化对强降水的发生也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
对2006年8月14日夜间及2007年8月8日夜问关中中西部两次大暴雨天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具有一系列相似的基本特征,但也存在一些明显差别。其共同点是大范围冷空气活动、带状高压带中高压之间的互动,提供了大暴雨发生的环境背景条件;高空冷空气、两高之间的上升运动、切变辐合区汇合、叠加,为该地中小尺度系统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大暴雨产生在深厚的水汽层结、水汽辐合及强烈的对流不稳定区,小尺度辐合区形成与大暴雨过程同步,辐合中心附近出现大暴雨,是造成大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不同点是在对流发展过程中,中小尺度辐合区差异决定大暴雨落区;能级差大小、水汽增长(辐合)快慢、高层抽吸作用强弱决定大暴雨强度;涡度场和散度场的有效配置,整层是否形成较强的持续垂直上升运动,决定大暴雨发生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00.
李乐  陈棋福  钮凤林 《地球物理学报》2021,64(12):4308-4326
发生在同一断层部位上0.5~4.0 级的重复地震(也称重复微震)是研究断裂带深部变形的天然(有力)工具.本文系统汇集了川滇地区主要断裂带识别出的 76 组重复地震研究结果,构建了川滇地区重复地震的时空分布图像和断裂带深部变形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丽江—宁蒗断裂带在脆韧转换带约23 km深处的滑动速率为4.3~5.4 mm·a-1 ,小江断裂带3.0~12.3 km深处的滑动速率为 1.6~10.1 mm·a-1 ,红河断裂带北段在 6.0~13.4 km深处的滑动速率为2.3~10.0 mm·a-1 ,鲜水河断裂带南段 3.0~18.7 km深处的滑动速率为 3.0~10.2 mm·a-1 ,龙门山断裂带在4.0~17.3 km的汶川 8.0级地震孕育深处的滑动速率为 3.5~9.6 mm·a-1 ,龙门山断裂带南端3.6~18.7 km处滑动速率为 5.8~10.2 mm·a-1 .综合分析认为:川滇地区主要边界断裂带的深部滑动速率较为一致,揭示了川滇地块和巴颜喀拉地块整体协同变形的特征.由重复微震与深部滑动速率变化构建了孕震深处的变形模式,即重复微震与断裂带局部闭锁段在空间位置上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强震前孕震闭锁区存在明显的深浅部构造形变差异,震前存在的深部加速变形过程可能是断层亚失稳阶段的具体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