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16篇 |
免费 | 1042篇 |
国内免费 | 152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73篇 |
大气科学 | 627篇 |
地球物理 | 1033篇 |
地质学 | 4193篇 |
海洋学 | 573篇 |
天文学 | 15篇 |
综合类 | 455篇 |
自然地理 | 5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1篇 |
2023年 | 248篇 |
2022年 | 283篇 |
2021年 | 274篇 |
2020年 | 223篇 |
2019年 | 253篇 |
2018年 | 198篇 |
2017年 | 216篇 |
2016年 | 249篇 |
2015年 | 240篇 |
2014年 | 433篇 |
2013年 | 287篇 |
2012年 | 357篇 |
2011年 | 331篇 |
2010年 | 324篇 |
2009年 | 337篇 |
2008年 | 335篇 |
2007年 | 293篇 |
2006年 | 266篇 |
2005年 | 269篇 |
2004年 | 246篇 |
2003年 | 190篇 |
2002年 | 208篇 |
2001年 | 221篇 |
2000年 | 138篇 |
1999年 | 197篇 |
1998年 | 161篇 |
1997年 | 145篇 |
1996年 | 114篇 |
1995年 | 94篇 |
1994年 | 111篇 |
1993年 | 78篇 |
1992年 | 77篇 |
1991年 | 60篇 |
1990年 | 66篇 |
1989年 | 61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8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3篇 |
1954年 | 3篇 |
1934年 | 3篇 |
192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砂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在沉积物源区分析中的应用——以中国东北漠河盆地中侏罗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取样分析显示,漠河盆地中侏罗统砂岩具有如下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1)绣峰组、额木尔河组和开库康组砂岩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均表现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但具变化平缓和明显的Eu负异常特征;二十二站组虽呈现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但变化平缓的特征,但没有明显的Eu负异常特征,反映了砂岩形成时的物源有差别。(2)漠河盆地中侏罗统的物源主要来自于上地壳长英质源区,源岩可能为花岗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的混合;但二十二站组和额木尔河组时期还可能有来自下地壳或幔源的深部物质(基性岩)加入导致物源发生了变化。(3)漠河盆地中侏罗统物源区的构造背景为活动大陆边缘的岛弧环境。(4)Ce/Ce*和Ceanom指数显示漠河盆地中侏罗统的古环境为还原环境,对油气生成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82.
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下马岭组地质特征及研究进展——下马岭组研究百年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20年叶良辅在北京西山命名"下马岭页岩"到现在的近百年时间里,下马岭组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本文从岩性组成、沉积序列及环境、分布范围及区域变化、年代地层学、古生物学、含油气性、古海洋演化、基性岩床、盆地性质及演化等多个视角,对下马岭组的地质特征及相关地质、科学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这有利于我们对下马岭组及其内涵更为全面、细致、深刻的了解,也为探索华北乃至整个地球中元古代时期的演化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83.
本文搜集了现在已知的关于青藏高原地区的各种地球物理场特征,即:该区的地壳与上地幔构造,地磁场要素的分布,航空磁测的结果,古地磁极移轨迹,重力异常与均衡补偿,地热活动与温泉分布,地震活动以及深地震探测等研究结果,来探讨它与大陆板块构造的关系。 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接地带的北界为雅鲁藏布江,南界为恒河平原的北缘。喜马拉雅地带为这两大板块碰撞与挤压的过渡带,其宽度约300公里左右。这一地带的大、小地震绝大部分是浅源地震,只在弧形山系和东西弧顶及其转折部位有中源地震。在这一过渡带内水热活动剧烈,重力也不均衡。 雅鲁藏布江以北到当雄一带,地壳厚度为70—73公里,喜马拉雅地区则为68—45公里左右,并向南翘起。地壳由多层介质组成,在下地壳中存在着低速层。断层面解表现为向南逆冲,主压应力轴基本上为南北向和北东向,且与震源深度相关。现在构造活动与地震活动似均逐渐向南移到主边界大断层一带。 在雅鲁藏布江以北,小震震源深度向南递加,而在恒河平原以北,则向北递加。此外,在上述两个地区均有零星的中源地震发生。因此,喜马拉雅地带的南北两侧有相向“俯冲”之势。在兴都库什地区,中源地震震源面北倾;在帕米尔地带,中源地震震源面南倾。因此,震源面构成了“V”字 相似文献
84.
空间碎片观测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别用内符合精度和外符合精度两种精度指标对云南天文台SBG望远镜的观测数据进行判定,确定了其观测精度。得到高轨空间碎片的观测精度约为2″,和低轨空间碎片的观测精度约为7″,并对观测误差的来源作了一些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5.
小波分析思想在中尺度对流活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近些年在大气科学领域被广泛采用的小波分析方法,基于小波分析思想提取GMS红外卫星云图中的中-β尺度对流云信息,分析中-β尺度对流活动特征.构造了理想小波函数模板,对四种理想云模型进行了实验分析,建立了小波变换提取云的中心位置和水平尺度等信息的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中-β尺度对流活动实例进行分析和追踪实验.此外,还应用小波分析方法对2001年夏季(6~8月)我国中、东部地区的中-β尺度对流活动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出了这一区域中-β尺度对流活动的分布规律、强度变化等特征. 相似文献
86.
87.
88.
城市商业分布形态的中西方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中西方商业分布形态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指出中国城市商业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变处于中期发展阶段,西方 历程对中国制订适时的商业空间发展策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9.
90.
全吉地块东端古元古代二长花岗片麻岩中普遍发育变质的基性岩体,它们的形成时代、变质作用时代和对地块基底构造演化的指示意义尚不清楚。应用LA-ICP-MS技术测定其中的一个变基性岩体的锆石U-Pb年龄,获得的10个测点数据显示,锆石受到热事件的强烈改造而发生严重铅丢失,但拟合的不一致线仍给出相关性较好的上交点年龄1712Ma±47Ma和下交点年龄472Ma±29Ma,MSWD=1.4。这表明,变质基性岩的原岩形成于中元古代早期,是全吉地块在古元古代末期汇入Columbia超大陆之后于中元古代早期初始裂解而侵位的基性岩体。这些基性岩体在早古生代卷入了柴北缘碰撞带而发生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并受到构造肢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