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4篇
  免费   345篇
  国内免费   357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444篇
地质学   990篇
海洋学   7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41.
We present a review of geophysical models of the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of Norden, which includes the Nordic countries (Denmark, Iceland, Finland, Norway, Sweden), Greenland, and the adjacent regions of the neighbouring countries. The structure of the crust and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reflects the geologic evolution of Norden from Precambrian terrane accretion and subduction within the Baltic Shield and Greenland to Phanerozoic rifting, volcanism, magmatic crust formation, subduction and 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 at the edges of the cratons and at the plate boundaries. The proposed existence of a mantle plume below Iceland has not been uniquely demonstrated by the available seismic evidence. Its connection to the break-up of the North Atlantic Ocean c. 65 My ago is uncertain, but the 〉30 km thick crust in the strait between Iceland and Greenland may indicate the track of the plume. Using the results from seismic (reflection and refraction profiles, P- and S-wave, body-wave and surface-wave tomography), thermal, gravity, and petrologic studies,we review the structure of the crust and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of Norden and propose an integrated model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lithosphere of the region, including maps of lateral variation in crustal and lithospheric thicknesses and compositional variation in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相似文献   
342.
位于铜陵地区狮子山矿田的朝山金矿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少有的矽卡岩型独立金矿床,成矿与白芒山辉石闪长岩有关,绝大多数金矿体产于白芒山辉石闪长岩与中三叠统南陵湖组灰岩的接触带上.辉石闪长岩中三个角闪石单矿物样品的40Ar/39Ar激光阶段加热分析给出了很好的坪年龄,年龄值介于139.7±0.3~138.3±0.6Ma(2σ),代表白芒山岩体冷却到500~550℃(氩同位素在角闪石中的封闭温度)的年龄.根据角闪石40Ar/39Ar年龄和前人获得的SHRIMP锆石U-Pb年龄(142.9Ma)以及Ar同位素和U-Pb体系在角闪石和锆石中的封闭温度,计算出白芒山岩体冷却速率大约为100℃/Ma.由于氢同位素在角闪石中的封闭温度与朝山金矿的成矿温度非常接近,因此,上述40Ar/39Ar年龄可以代表朝山金矿的成矿年龄.白芒山辉石闪长岩具有富碱、高钠、准铝质、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的地球化学特点,其Sr-Nd同位素组成((87Sr/86Sr)I=0.706598~0.707460,εNd(t)=-7.78~-8.12)与铜陵及邻区同时代或稍晚时候的辉长岩和玄武岩非常相似.以上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特征暗示白芒山辉石闪长岩起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并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分离结晶和地壳混染作用.矿石矿物的硫同位素组成(δ34S= 6.2‰~ 9.3‰)呈偏离零值的塔式分布,富集34S,可能是岩浆硫与中石炭统和/或中三叠统膏盐层混合的产物.矿石中脉石矿物方解石的C-O同位素与矿区三叠系海相碳酸盐明显不同,而与地幔原始碳酸岩相似,反映成矿流体中碳(主要是CO2的形式)的来源以深源为主,与含矿岩体成因研究得出的认识一致.对区域成岩成矿年代学及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特点的分析认为,朝山金矿形成于岩石圈伸展的构造背景;强烈的岩石圈伸展及玄武质岩浆底侵为铜陵矿地区大规模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提供了必要的动力学环境,也为成矿作用带来了丰富的热能、流体及金属成矿元素.  相似文献   
343.
岩石圈塑性流动波的实验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采用了适当配比的塑化松香 ,模拟岩石圈延性层 ,研究边界驱动条件下塑性流动波的传播过程。实验表明 ,塑性流动波类似于粘性重力波 ,并有“快波”和“慢波”之分 ,二者分别由主波和辅波叠加而成。主波类似于孤立波或涌波。根据相似原理 ,“快波”主波的外推波速约为 0 .12~2 .5km/a ,在波速量级上大致相当或接近于岩石圈下层某些控制地震迁移的塑性流动波  相似文献   
344.
一、在芬诺斯坎迪亚地块测量出的应力状态 1.应力随深度的变化 Stephansson等人(1986,1987)曾介绍过来自芬诺斯坎迪亚(Fennoscandia)岩石应力资料库的结果,这些资料容纳了至1987年从芬兰、挪威和瑞典100多个测点得到的500多个记录数据,关于应力随深度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出下述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345.
346.
347.
由于社会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经历了卫星的探测、对月球和其它星球的探测、量大而面广的大陆反射地震剖面探测以及全球数字地震台网的建立,并促进了三维地震层析技术的发展之后,现在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之上。  相似文献   
348.
349.
К.  ПН 《国外地质(北京)》1991,(1):45-48,F003,F004
  相似文献   
350.
中国东部岩石圈铅同位素化学结构与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东部不同地质构造单元内300余个中生代花岗岩类侵入体和14个中、新生代玄武岩和蛇绿岩岩石分析研究,获得了1455个长石铅、68个全岩铅和9个玄武岩铅同位素新资料。所获得的最终主要成果和新认识、新概念归纳如下: 1.定量地将中国东部岩石圈地壳和地幔分成三大块体,即华北、华南、东北。它们之间的界线在东经116°、北纬30°和42°附近(图1)。 2.综合Pb、Sr、O、Nd多元同位素示踪组合模式,将华北岩石圈陆壳板块划分出五个构造同位素地球化学省,亦即是五个构造花岗岩省和五个构造成矿省:冀北—辽北省(A1-1)、阴山—五台—燕山省(A1-2)、晋中—冀南—鲁西—辽南省(A2)、大别—胶南省(A3-1)和秦岭—北淮阳—肢东省(A3-2);华南岩石圈陆壳板块划分出八个构造同位素地球化学(构造花岗岩或构造成矿)省:洪泽湖—太湖省(B1),西南扬子省(B2-1)、北扬子省(B2-1)、南扬子省(B2-3)、南岭省(B3-1)、三江省(B3-2)、武夷省(B4-1)和闽台省(B4-2);东北岩石圈陆壳板块暂划分出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