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9篇
  免费   799篇
  国内免费   1788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4530篇
地球物理   119篇
地质学   205篇
海洋学   723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258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240篇
  2002年   249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2年   2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1.
以东北三省 5~9月大于等于10℃积温距平和水稻年景指数作为判断冷害年因子 ,用聚类分析方法将 1951~1995年划分成4类年型并进行判别分析 ,选出 19种对分类影响较大的环流特征量再进行判别。分析几个严重冷害年的环流特征量 ,得出典型冷害年的主要环流特征是 :西太平洋副高较弱 ;极涡中心位置偏南 ;亚欧及大西洋地区纬向环流较弱 ,经向环流盛行 ;前期冬季东亚槽位置偏西  相似文献   
112.
概述了2002年8月4日辽南地区特大暴雨降水过程特征 ,并对暴雨产生时的高空环流形势、主要影响系统和各种物理量场进行了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113.
文中研究了耦合海-气环流模式中的双热带辐合带(Double ITCZ)现象,并对这一现象的成因从海洋热量收支的角度进行了初步分析。Double ITCZ现象是在热带太平洋赤道南北两侧各出现一条ITCZ的现象,这是耦合海-气环流模式中的较为普遍的一种异常现象,与实际气候中出现的Double ITCZ现象并非指同一问题。文中对比观测和模式结果,指出了Double ITCZ现象的主要特征,针对它的出现过程进行细致分析,再利用模式输出的热量收支各项进行统计,得到了从海洋热收支分析得到的海表温度变化原因。与观测到的正常模态相比,Double ITCZ是一个异常的模态,它的特征突出地表现为西太平洋暖池区的降温和东南太平洋10°S附近的升温。海洋热量收支分析表明,暖池区的降温主要是受到扩散的作用,而表层平流的异常增暖在决定异常辐合带区升温过程中占第一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4.
张展超  黎志豪 《广东气象》1997,(2):15-16,24
1996年3月29日及4月19日在澳门分别出现了两次暴雨过程,各录得72.8和78.5mm的田雨量,1小时最大降水量为42.6和35.0mm。这次暴雨,ECMWF(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天气环流形势预报颇为准确,对气象分析员帮助不小,使之能做出准确的预报。粤港澳市民最关心的天气变化是台风、暴雨、寒潮及大雾,而与暴雨直接联系的主要是中、小尺度的天气系统,但因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台所接收的欧洲中期预报均为大尺度系统分析,故本文亦只能以大尺度预报为准的ECMWF预报来分析暴雨的成因。以下先简单分析两次暴雨的成因及其天气环流形势,然后…  相似文献   
115.
众所周知,广东大陆前汛期的大降水,主要是副高西北边缘的SW暖湿气流与自北南下的干冷气团在江南交汇,形成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而产生的。由于副高的位置所致,1995年前汛期有好几次典型的锋面低槽形势,因缺乏暖湿气流的必要条件而未产生大的降水。因此江门各站前汛期雨量明显偏少,4~6月江门市区雨量只有285.3mm(平均为715.smm),不足常年的4成,其它各站也仅5成左右。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7月下旬,江门地区出现了连续性的暴雨~大暴雨。雨量分布极不均匀,过程雨量(见表1)鹤山是恩平的近7倍。本文对此次强降水从天气形势…  相似文献   
116.
贵州冬季气温异常特点及其高空环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庭艳  林易 《贵州气象》1997,21(3):20-22
对贵州冬季温度与各旬气温之间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冷冬暖冬的发生与同其12月下旬、1月上旬及2月各旬相关性最好。并根据贵州15个代表站历年冬季气温历史资料,选取明显暖冬年及明显冷冬年,对其高空环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80°~115°E之间500hPa高度距平场上,前者于高纯地区表现为明显的槽区,而后者为明显的脊区;低纬地区却为相反的消形。两者对应的西太平洋到热带高压面积指数和强度指数也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7.
蒋小芹 《贵州气象》1997,21(5):16-17,15
该文通过对天柱县7月份连续性强降水发生的气候概率,环流特征,要素指标等进行分析,拟探求它产生的条件及形成了7月份连续性强降水的规律,更好地为当地防洪抗灾的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18.
对太平洋北部持续性异常的研究表明,正、负异常的形热从发生、发展到消亡的演变过程十分相似,它们都始于东亚及西太平洋区域距平形势的变化,并在北太平洋及东亚地区出现一规则排列的距平异常区域,东亚及整个北半球的大气环流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太平洋北部环流的持续性异常对东亚特别是中国夏季的天气异常有重要影响。诊断分析和数值试验表明,夏季太平洋北部大气环流发生持续性异常与太平洋中低纬的海温异常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9.
利用1983 ̄1988/1989年6年季平均全球加热场资料,分析了各年相对于6年平均的距平沿经、纬向非均匀分布的特征。并且,基于加热异常沿经向表现为正负相间分布和沿纬向有几个加热异常中心的特征,利用定常态初始方程三维谐模式进行了加热异常沿经、纬向非均匀分布对环流影响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加热异常的经向非均匀分布显著增强了经向环流的异常,所引起的环流异常与几个孤立热源(汇)作用的结果的线性叠加有较大  相似文献   
120.
7月份降雨分布型的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永光  廖荃荪 《气象》1997,23(3):50-54
综述了我国7月份雨型的划分方法,各种雨型的多雨特点及环流特征,总结了各类雨型的预报判据,着眼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SST),冬季(1-3月)500hPa环流,春季(3-5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夏季(6-8月)赤道平流层纬向风准两年振荡(QBO)等方面,分析了与7月雨型的关联。该方法对业务预报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