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5篇
  免费   1831篇
  国内免费   2844篇
测绘学   81篇
大气科学   8773篇
地球物理   305篇
地质学   1871篇
海洋学   27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87篇
自然地理   862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289篇
  2022年   366篇
  2021年   406篇
  2020年   320篇
  2019年   393篇
  2018年   289篇
  2017年   320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359篇
  2014年   499篇
  2013年   482篇
  2012年   437篇
  2011年   486篇
  2010年   439篇
  2009年   464篇
  2008年   446篇
  2007年   520篇
  2006年   444篇
  2005年   467篇
  2004年   411篇
  2003年   463篇
  2002年   431篇
  2001年   412篇
  2000年   377篇
  1999年   262篇
  1998年   310篇
  1997年   336篇
  1996年   302篇
  1995年   283篇
  1994年   244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149篇
  1991年   152篇
  1990年   115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3年   2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3篇
  1936年   2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着重探讨管井井点降水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管井降水设计和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92.
近55年中国大陆地区降水突变的区域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国大陆1951~2003年160站较为完整的降水观测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方法,确定了中国大陆不同区域降水突变事件的大致时间,研究揭示了近55年中国大陆降水突变事件变化的区域特征。得出如下结论:(1)近55年来,中国大陆年平均降水量正在逐步减少。华北地区、四川盆地和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减少明显。年降水量增加的区域位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另外,西北部分地区和青藏高原南部略有增加。(2)中南地区和青藏云地区年降水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突变,华北地区降水突变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东北地区突变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华南地区降水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出现突变。  相似文献   
993.
近30年来影响福州的热带气旋统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5~2005年近30a来的MICAPS和NCEP 2.5°×2.5°再分析资料以及近年来沿海自动站大风资料,对影响福州的热带气旋以及着重对过程雨量超过150mm、过程雨量小于50mm的热带气旋活动进行系统性研究,给出对福州有影响的热带气旋活动的年频数、月际分布、登陆地点分类,以及沿海大风和降水等,为福州今后的台风预报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994.
ENSO事件对梧州市汛期降水的滞后影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ENSO事件进行划分及评定,从汛期预报时效出发,分析了ENSO事件对梧州市汛期降水的滞后影响效应,希望能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对汛期的降水预报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95.
降水自记纸数据化处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近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详细分析降水自记纸数据化处理过程中的一些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96.
介绍广西24个基本基准站降水自记纸数字化处理技术及情况.  相似文献   
997.
青藏高原加热对东亚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刘新  李伟平  许晃雄  吴国雄 《高原气象》2007,26(6):1287-1292
东亚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是亚洲夏季风系统的重要特征.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CRU的降水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非绝热加热对东亚夏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东亚地区夏季降水的分布形势与青藏高原非绝热加热变化有很好的相关关系.由于高原非绝热加热可在亚洲东部沿海地区强迫出类似Rossby波列的大气环流低频振荡结构,而此低频波可以影响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形态和位置变化,从而使得东亚夏季降水的形势发生变化.而青藏高原非绝热加热的形态从春季到夏季有很好的持续性,春季高原加热与夏季东亚的降水形势分布也有很好的相关.本研究中采用的青藏高原非绝热加热指数可作为东亚夏季降水预测的一个指标,亚洲季风降水不仅受赤道太平洋海温的影响,青藏高原地区的非绝热加热对其也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98.
根据河南省104个气象站1957 2000年降水量资料,以冬小麦全生育期降水负距平(%)为干旱指标,提取不同等级干旱的资料矩阵进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并取主要模态特征向量值和时间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冬小麦干旱以轻旱和中旱为主要特征,40余年轻旱、中旱发生频率达59.71%和32.24%;各等级干旱的空间分布均表现为豫北、豫东以及豫西北的部分地区是干旱频发区,而豫西南和豫南地区则是干旱低发区;干旱的时间变化呈波峰波谷交替的振动形式,大规模轻旱2~3 a一遇,中旱3~4 a一遇,重旱约10 a一遇。降水负距平(%)平均值的分布特征可从总体上体现干旱的时空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99.
对2005年"海棠"台风倒槽造成河南特大暴雨过程的湿位涡分析结果表明:倾斜涡度发展是暴雨产生和加强的重要机制之一,暴雨产生在eθ线陡立密集区内,湿位涡在这次暴雨过程中边界层内925hPa具有MPV1>0、MPV2<0的特征,此次暴雨产生在正的MPV1中心附近,有利的地形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降水量。  相似文献   
1000.
在气候变化研究中,存在着大量两个变量场之间的相关问题,本文利用场相关理论分析了四川6~8月降水场与16个环流指数的相关关系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1)1~5月的环流因子中,亚洲经向环流指数、西太平洋副高脊线、北半球极涡中心强度是影响四川汛期降水的最显著因子2)1~5月环流指数对四川夏季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主要是东西振荡分布3)四川主汛期降水变化的敏感点在康定、雅安和广元、内江4)4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西伸明显,汛期川西北产生多雨, 5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偏北西伸,则汛期川南多雨6)亚洲经向环流对四川降水的影响主要是一致性分布,而且在相关性上主要是正相关7)前期(1~5月)环流指数与夏季降水场的相关关系中,4月和5月的典型变量时间序列存在11年的周期,其余都无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