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36篇
  免费   1312篇
  国内免费   1921篇
测绘学   108篇
大气科学   7196篇
地球物理   268篇
地质学   1271篇
海洋学   602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255篇
自然地理   1257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250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247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419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408篇
  2011年   438篇
  2010年   497篇
  2009年   526篇
  2008年   556篇
  2007年   557篇
  2006年   463篇
  2005年   541篇
  2004年   461篇
  2003年   457篇
  2002年   436篇
  2001年   368篇
  2000年   311篇
  1999年   295篇
  1998年   284篇
  1997年   278篇
  1996年   259篇
  1995年   239篇
  1994年   231篇
  1993年   183篇
  1992年   201篇
  1991年   158篇
  1990年   132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1年   2篇
  1941年   5篇
  1938年   2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近十年来我国气候变暖影响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51,自引:12,他引:5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我国政府和科技界十分关注气候王馥棠变暖对我国经济发展可能影响的评估, 开展了许多重大项目和课题的研究。该文仅就气候变暖对我国自然植被、农业、森林、水资源、能源利用和区域海平面上升等领域影响评估研究的若干有意义的初步结果简要归纳和评述如下:取自不同GCM模型的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影响评估模拟表明,我国的特征性自然植被类型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同当前气候(1951~1980年)下的模拟分布相比,到2050年我国几乎所有地方的农业种植制度均将发生较大变化;气候变暖将导致复种指数增加和种植方式多样化,但降水与蒸散之间可能出现的负平衡和土壤水分胁迫的增加以及生育期的可能缩短,最终将导致我国主要作物的产量下降。气候变暖对我国水资源最明显的影响将会发生在黄淮海流域,这个区域的水资源供需短缺将大大提高。同时,气候变暖将改变我国室内取暖和降温的能源需求关系:北方冬季取暖的能源消耗将减少, 而南方夏季降温的能源消耗将会增加。海平面的上升将使我国三个主要沿海低洼脆弱区,即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面临部分遭受海水淹没的威胁。  相似文献   
112.
以广西88站稳定通过10℃起止日积温为例,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地理因素影响气候要素的气候方程,并结合Gr-ADS提供的数据处理及图形绘制功能,对余差项进行格点插值,最终求得小网络分析气候资料,并绘制气候分布图。  相似文献   
113.
介绍海南省气象业务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各子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4.
115.
116.
辽宁2001年与近10年沙尘天气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沙尘天气气候特征、沙尘天气的危害、沙尘天气的成因等方面对辽宁2001年与近10a的沙尘天气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沙尘天气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117.
2001年辽宁春旱与气候异常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辽宁2001年4月春季大旱气候为背景,重点分析海平面气压场和500,100hPa 3层不同高度环流特征,并综合分析太阳黑子活动、ENSO循环等多种物理因子,初步得出了辽宁2001年春季气候异常的物理成因。  相似文献   
118.
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和模糊数学理论,普查确定了影响辽阳地区水稻产量的5项气候要素及其各自权重,建立了水稻产量的气候模型,揭示了各单因素对水稻丰歉的模糊关系。通过模糊运算,确立了水稻丰歉农业气候综合影响指标。  相似文献   
119.
库车坳陷侏罗纪沉积环境和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对库车坳陷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以及地震剖面的综合分析,对库车盆地侏罗纪沉积环境、层序划分进行了研究.库车盆地在侏罗纪时期为一非对称型坳陷型盆地,主要物源在盆地的北部.划分了13个三级层序,三个层序组,反映了三个大级别的旋回.最大湖侵期为阳霞组中上部,与当时有一个明显的气候变热期相一致.沉积环境在侏罗纪早期为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环境、中期为曲流河-三角洲环境,后期为三角洲和浅湖环境,中期有短暂的海泛发生.影响侏罗纪湖平面变化的主控因素为构造运动、气候变化、物源条件、河水的流入以及海侵的影响.在中侏罗世早期、晚期的最大湖侵和海泛的短暂时期,形成了厚层的烃源岩分布.库车坳陷侏罗系虽然砂体分布广泛,厚度较大,然而由于陆相沉积环境的控制,非均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20.
王有清  姚檀栋 《冰川冻土》2002,24(5):550-558
冰芯记录中的气候变化是古气候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极地、中低纬度和热带地区的冰芯记录表明, 在冰期间冰期旋回大尺度气候变化背景下, 全球经历了一系列数百年至千年时间尺度的快速气候突变事件, 诸如末次间冰期的干冷事件、末次冰期的DansgaardOeschger事件、 Heinrich事件和Younger Dryas事件等, 虽然这些穿插在冰阶中的暖湿气候事件、间冰阶中的干冷气候事件的成因、机制和影响范围还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 主要介绍不同区域冰芯记录中末次间冰期冰期旋回这些气候突变事件发生的时间、过程和机制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