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6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172篇
测绘学   346篇
大气科学   198篇
地球物理   206篇
地质学   759篇
海洋学   168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618篇
自然地理   43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81.
凌锋 《地理教学》2008,(6):14-15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把学习方式的革新重点放在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和主动探究学习上,这就为教师创造性的教和学生创造性的学无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一场彻底的教学革命。“讨论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参与式教学的一种主要方式,体现自主学习、创新学习、探究学习的理念。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讨论式”作为课堂教学方式已经深入人心。但是,由于高考及相关政策、评价制度和课程管理体系改革尚未到位,在课程改革中“讨论式”教学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致使在新课程实施中出现了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382.
郑于艺 《地理教学》2008,(1):14-15,13
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新课程“主动、合作、探究”理念的倡导,合作学习方式在地理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地理合作学习的形式丰富多样,但其基本模式由展示主题、小组分工与合作、表达交流和总结评价学习结果等四大环节组成。合作学习的主题主要由教师设计,其价值性与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直接相关。在地理新课程中,  相似文献   
383.
梁玮 《地理教学》2008,(10):17-19
从课改的思想理念以及现行的地理课程标准中,都能够非常明显地看到:学生应当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才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尤其对于初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不应采取灌输性、机械性的记忆方式,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记忆,更重要的是这将会消磨掉他们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进而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地理学习。。  相似文献   
384.
潘建 《地理教学》2008,(7):31-32
随着新课程不断推进,对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要求我们要尽快的采取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研方式。这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更多的机会。通过开展各种听课观摩活动,教师对教学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作为一堂公开课,听课者往往会记录下这堂课的实录。听课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许多新教师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而听课笔记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  相似文献   
385.
形成性评价最初由斯克里芬提出,是指在活动的运行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修正其本身轨道所进行的评价。陈澄教授认为,形成性评价分以课时为单位的形成性评价、以单元、章节为单位的形成性评价、以半个学期为单位的形成性评价。以课时为单位的形成性评价“即在一节课的教学中,通过提问、作业、观察等形式,对学生回答教师提问的答案与过程、举手状况、课堂气氛、作业完成情况等的确认,实现教学中途的即时反馈。”可见,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典型的反映学习过程的评价方式,响应了地理新课改“注重学习过程评价”的理念。  相似文献   
386.
杨慧  张连凯  于奭  曹建华 《中国岩溶》2012,31(3):265-271
以桂林毛村岩溶生态试验场为研究区域,通过对该地区岩溶区和碎屑岩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进行采样和分析,系统研究和比较了旱地、水田、林地和灌丛四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无论是岩溶区石灰土还是碎屑岩区红壤,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和组成有着显著的影响(p<0.05)。与旱地和水田等传统农田相比,灌丛和林地这两种自然土壤明显提高了>5mm和>0.25mm团聚体的比例,并且团聚体稳定性增加。岩溶区灌丛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较旱地分别提高了185%和179%,较水田提高了361%和481%,林地的MWD和GMD分别较旱地提高了65%和43%,较水田提高了167%和198%;而碎屑岩区灌丛的MWD和GMD分别较其旱地和水田提高了103%和134%、15%和32%,林地的MWD和GMD分别较其旱地和水田提高了117%和152%、23%和43%。这说明相比碎屑岩区红壤,岩溶区石灰土受到人类活动的频繁干扰之后退化更快,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下降更多,这也说明了岩溶区土壤环境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387.
应急救援是重大地震灾害的重要救援阶段。救援方式包括自救、互救与公救(简称"三救")。在应急救援阶段,"三救"的基本功能是为灾区创造基本生活条件、医疗条件、防灾条件和生存条件。自救与互救对扒救埋圧在废墟中的灾民起决定性作用。在救援时间上,自救、互救和公救依次有接续性与融合性,三者形成救援的综合强势。公救是举全灾区之力甚至全国之力救援灾区的组织保障,公救的提前接续与融合是有效救援的重要因素。扒救埋圧在废墟中的灾民,"三救"共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388.
为对川藏交通廊道内道路工程的选定线及安全建设和运营提供科学决策及防灾减灾依据,在对拟建川藏铁路和高速公路沿线滑坡崩塌灾害进行系统野外调查和遥感解译的基础上,查明了川藏交通廊道康定至林芝段滑坡崩塌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潜在危害情况,结合已有川藏公路沿线崩滑灾害的危害特征和危害方式,对该段廊道内滑坡崩塌灾害的可能危害方式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归纳、分析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川藏交通廊道康定至林芝段共发育滑坡崩塌灾害488处,其中滑坡262处,崩塌(含溜砂坡)226处;对拟建道路工程存在潜在危害或影响的崩滑灾害共有148处,滑坡有89处,崩塌(含溜砂坡)59处。崩塌滑坡灾害对道路工程的危害方式主要有:(1)滑坡崩塌威胁隧道及其进出口安全;(2)滑坡崩塌推移、掩埋、损毁道路工程;(3)滑坡崩塌威胁站场、车站安全;(4)滑坡崩塌堵江断道、淹没道路工程;(5)滑坡崩塌转化为泥石流、洪水等灾害链危害道路工程;(6)崩塌、溜砂坡冲击、扰动、掩埋道路工程。  相似文献   
389.
《地学前缘》2017,(2):274-285
银川平原是典型的高砷内陆盆地。然而人为活动及沉积物地球化学条件对地下水砷分布的影响并不清楚。本文选取银川平原北部平罗县作为研究区,在不同研究单元共采集119组地下水样品(冲洪积平原、冲湖积平原水田区和冲湖积平原旱田区分别为54组、31组和34组),分析了其主量和微量组分含量。另在水田和旱田分别钻井一眼,采集66组沉积物(水田和旱田单元分别为31组和35组)样品,分析了粒度分布、化学成分、强(S2)、弱(S1)结合态砷等物化指标。结果表明,高砷地下水主要分布在10~20m深度范围内;冲洪积平原地下水中砷浓度普遍较低,平均浓度1.71μg·L~(-1),约95%的样品中砷浓度在10μg·L~(-1)以下;而冲湖积平原水田和旱田砷浓度较高,90%以上超过10μg·L~(-1),平均浓度分别达到26.6μg·L~(-1)和39.6μg·L~(-1)。沉积物总砷含量为3.94~75.2 mg·kg~(-1),平均值为11.5 mg·kg~(-1),S1、S2含量范围分别为<0.01~0.33mg·kg~(-1),<0.01~19.5mg·kg~(-1),分别约占总砷的0.7%和6.2%。沉积物中砷与铁、锰含量呈正相关,其分布受水动力条件及岩性的控制,黏土中砷含量较高。结合相同深度地下水砷浓度,得到S2、S1对应的平均砷分配系数Kd分别为0.001L·g~(-1)和0.007L·g~(-1)。Kd与ORP呈较好的正相关性,表明还原环境利于砷的释放;PO3-4的竞争吸附也能促进沉积物中砷的释放。在冲湖积平原,同深度上沉积物组成相近的含水层中,旱田地下水砷浓度较水田高,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砷的分布和运移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90.
人类活动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土壤有机碳库动态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碳平衡, 土壤有机碳库研究是全球碳循环研究中的关键。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土壤有机碳库的动态特征及其过程机制,不仅可降低对未来气候预测的不确定性,也可为土壤固碳技术的选择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从土地利用方式变化、耕作方式与管理两方面详尽阐述了国内外关于人类活动影响下土壤有机碳库动态的研究进展,提出应加强土地管理、采取适当的农业耕作措施来减少土壤有机碳的流失,以提高土壤对碳的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