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8篇 |
免费 | 43篇 |
国内免费 | 8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篇 |
大气科学 | 227篇 |
地球物理 | 1篇 |
海洋学 | 1篇 |
综合类 | 2篇 |
自然地理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两次MCC红外云图特征与天气实况异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FY-2E红外云图、多普勒雷达资料,结合环境形势及物理量场,分析了2011年8月15—16日(简称"0815MCC")山东北部和河北南部、2015年7月30—31日(简称"0730MCC")山东中部和南部地区两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产生的区域性暴雨过程。结果表明:(1)两次MCC过程,降水集中在MCC形成到成熟阶段。强降水分布都具有非对称性,主要在风暴传播方向上黑体亮温(TBB)冷中心附近及其西侧和南侧。地面中尺度辐合系统的强度、移向与新生单体的发展密切相关。(2)正涡度高值区、散度和垂直速度的负值中心的重叠区具有显著的动力条件,对MCC具有强"吸引力",导致明显的后向传播特征。(3)雷达VWP产品显示,有超低空急流的建立,为MCC的形成与维持提供了能量与动力条件。低层风之间的辐合切变,为新对流单体的生成提供了抬升触发机制。当相邻雷达之间的速度差迅速增大时,强降水开始。(4)"0815MCC"的-52℃冷云面积是"0730MCC"的4倍,TBB比"0730MCC"平均低10℃。"0815MCC"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更强烈,能量更集中,使风暴发展更高,云顶亮温更低;风暴顶强烈辐散将云中冰晶粒子等带到更远的高空,在红外云图上出现较大的冷云面积;同时"0815MCC"强垂直风切变将高空冰晶粒子带到云砧处造成蒸发,降低了降水效率,导致"0815MCC"过程暴雨范围和降水强度小于"0730MCC"。 相似文献
132.
在胡志晋二维对流云模式的物理框架上增加了对整块积云的含水量、地面降水量、降水效率的估算部分。改进后的模式模拟了福建夏早期37个降水个例,并估算出南方夏早期冷云、混合云和暖云的含水量、地面降水、降水效率,其结果与湖南积云的实测值较接近。分析了含水量在关键时段的主要分布情况,为研究南方夏早期积云的人工影响方法提供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133.
134.
分析了2003年4月9~13日江西连续暴雨和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卫星云图,认为本次过程有2点值得注意:一是槽前暖式切变北抬快速加强,引起的强降水带有突发性;二是高原上冷槽南段分裂成3个南支槽东移,云图表现很明显。其中第二个南支槽云系东移引起的降水强度大,并伴有大范围强对流天气。 相似文献
135.
本文建立了一个二维深对流云数值模式,用该模式模拟了一个实测强对流云个例。其结果同观测相近。本文做了一系列催化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在云发展早期播入高浓度的人工冰晶胚胎,能促使云中产生大量的大冰晶和小霰粒,它们争食液水,不易长成大雷,地面降雹动能可减少45%,但降雨量也有明显减小;减小播撒剂量,催化效果亦减小,防雹和增雨效果不明显;若在云发展早期引进浓度为10~0-10~(-1)/L的小雨滴,则能明显提早和增加降水。对于不同强度的对流云,人工引晶仅对中等积云(云顶高为6—8km)的增雨效果较好。文中还比较了二维和一维的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36.
基于CloudSat卫星数据,结合多源常规和遥感等气象资料,研究分析了2013年8月6~7日的一次受西南低涡向西北方向移动发展影响的强降水天气过程中,对流云发展的三维结构和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西南低涡发展有利于受其影响的对流云团发展为深厚对流云。西南低涡发展和成熟阶段低涡中心与强对流中心均不一致,强对流中心位于低涡中心以南。西南低涡不同发展阶段对流云团发展均符合“撒播-供水”机制。低涡发展成熟阶段对流云内部存在高温高湿中心。 相似文献
137.
138.
暴雨过程中对流云合并现象的观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静止/极轨气象卫星、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地面观测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7月22日淮河流域一次暴雨过程中的对流云合并现象进行观测分析.综合观测显示,这是一次在低层显著气压梯度作用下发生的对流云合并现象,是一次多尺度、多合并方式的典型过程,不仅有对流单体之间的合并,还存在着对流云核(强中心)之间的合并.根据合并的进程,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单体发展、云桥形成以及系统合并.卫星云图显示,对流云核合并后云团结构更加紧密、边缘更加光滑:在雷达回波上,合并后回波顶高和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有显著的增加.对流云核合并完成后,区域内最高云顶开始回落,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的最大值开始减少,并在地面 相似文献
139.
利用静止气象卫星、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地面、wrf数值模拟和LAPS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6月30日皖南山区一次短时强降雨过程中的对流云合并现象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综合观测显示,这是一次由三个强弱不同的对流云先后发生合并的过程;强弱不同或强度相当的两对流云合并后的新对流云系统短时间内强度是增强的。分析认为,山区夏季对流云合并发生在水平垂直风切变及垂直涡度增大的湿斜压不稳定增强的环境中;对流云合并过程中伴有中气旋、地形涡等中γ系统形成,中气旋与地形涡系统内的强烈垂直运动导致低层形成辐合的垂直环流是山区短时强降雨触发机制。 相似文献
140.
安徽夏季中γ尺度对流云的雷达回波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讨夏季不同类型降水系统中对流性降水云的结构、降水形成机制,旨在为人工影响天气提供技术途径。利用合肥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监测到的13933个中γ尺度对流云体,按5种天气类型对其生命史、基本反射率、回波顶高、回波厚度、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5种天气系统中,对流云生命史在1小时之内的占统计总数的90%~95%;对流单体云的厚度一般都有2~5km,最大厚度也有超过10km的。副高外围及副高控制时,对流云单体的云顶高度70%以上都超过了0℃层;在华北低槽、沿海低槽、南支槽影响时,云顶高度大部分出现在0℃层以下或0℃层附近。这为指挥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了很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