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1篇
  免费   501篇
  国内免费   594篇
测绘学   272篇
大气科学   1027篇
地球物理   390篇
地质学   1719篇
海洋学   177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70篇
自然地理   16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影响辽东半岛的热带气旋降水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选取移动路径和转向趋势极为相似的两个热带气旋——9711(Winnie)和9406(Tim)为例,对其路径、降水量、移动速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Winnie路径偏东,转向后移动速度增幅大,在辽东半岛地区的降水量大;Tim路径偏西,转向后移动速度增幅小,强降水偏西。并针对其在辽东半岛造成的降水量的差异,采用NCEP全球分析资料,诊断分析其环境流场和结构特征,分析表明,除了地形和海洋的影响,副热带高压位置、高低空急流和锋区与辽东半岛地区的强降水有直接关系。Winnie影响期间,有利、稳定的副高位置使来自东南和西南的暖湿空气输送到辽东半岛上空,并阻挡着低压系统东移出海,使降水持续增加;高低空急流在高空急流人口区上升支环流圈内耦合,对流层上层强辐散场的抽吸作用及高位涡的向下输送,有利于气旋的发展加强;东、西两侧冷空气作用使其变性加强,形成温带气旋,引起强降水。Tim影响期问,副高中心偏西、偏北,高低空急流在高空急流出口区下沉支环流圈内相互作用,其上空辐散强度较弱,只是Winnie的八分之一,不利于气旋的发展加强;Tim位于高空槽后,获得负涡度平流,在东部弱冷空气作用下,引起台风弱变性,并没有形成气旋,在东北地区被西风槽合并后消失,辽东半岛只出现10mm以下的降水。  相似文献   
992.
风廓线雷达原理及其在高原地区探测结果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风廓线雷达在国内外的发展应用情况、测量原理与硬件结构,并就青藏高原那曲地区的风廓线雷达资料与气球探空资料进行了初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海拔地区风廓线雷达观测资料仍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具有良好的业务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3.
9711号台风与0509号台风能量场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分析了9711号台风与0509号台风的环流背景和移动路径,并重点从能量角度分析了θse的时空分布特征,总结了造成两次台风过程降水分布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二个台风的路径相似,暴雨区分布在台风中心左侧2个经度至右侧4个经度范围内,右前侧暴雨强度更大,范围更广。与9711号台风相比,0509号台风暴雨的强度弱、范围小,对形成强降水不利的条件为:台风路径偏东;在台风北上过程中,西太平洋副高南撤使台风与副高之间的东南气流减弱;台风强度弱,能量衰减快,能量锋区在垂直方向发展不深厚。  相似文献   
994.
2005年6月21-24日持续高温的数值预报产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5年6月21-24日山东持续高温天气过程的日本数值预报产品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日本传真图对于持续高温预报有一定的预报能力,但是与850 hPa气温实况存在一定的偏差.  相似文献   
995.
通过自动气象站的实践工作,从5个方面探讨了自动站业务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96.
桂西两次强降雨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2005年8月20日和2006年6月13日发生在桂西的两次强降雨并伴有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物理量场和FY-2C红外云图及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造成桂西两次强降雨都是在充足的水汽条件和强烈的上升运动条件下发生的;主要影响系统来自低层切变线、高空低槽和地面静止锋;强降雨过程发生在强烈的不稳定层结区域和K指数高值区。  相似文献   
997.
利用2005~2006年滑县和林州两站自记和定时降水资料,分析了二者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98.
本文介绍了风廓线雷达在国内外的发展应用情况、测量原理与硬件结构,并就青藏高原那曲地区的风廓线雷达资料与气球探空资料进行了初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海拔地区风廓线雷达观测资料仍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具有良好的业务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9.
对成都地磁台两年多(2002~2004年)的地磁总强度数字与模拟观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数字观测资料与模拟观测资料取数的个数不同,两者的曲线变化形态不同。模拟地磁总强度的形态为近直线型,而数字化地磁总强度则有显著的日动态变化。但数字观测资料经过平均处理后产生的日均值与模拟观测日值大致相同。据现有资料,数字化地磁总强度的映震能力优于模拟地磁总强度。  相似文献   
1000.
大庆探区外围盆地中、新生代地层对比及四大勘探层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外围盆地的区域对比与组合规律研究,对于揭示东北中、新生代盆地演化规律和拓展油气开发思路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岩性特征、古生物化石组合、同位素等资料,对大庆探区外围盆地中、新生代地层进行了对比,总结了地层发育的宏观规律,提出了中—上侏罗统、下白垩统、上白垩统和古近系四大勘探层系,为大庆探区外围盆地进一步的沉积、构造演化及石油地质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