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36篇 |
免费 | 743篇 |
国内免费 | 177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62篇 |
大气科学 | 150篇 |
地球物理 | 453篇 |
地质学 | 3172篇 |
海洋学 | 156篇 |
天文学 | 134篇 |
综合类 | 182篇 |
自然地理 | 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篇 |
2023年 | 191篇 |
2022年 | 180篇 |
2021年 | 220篇 |
2020年 | 203篇 |
2019年 | 233篇 |
2018年 | 204篇 |
2017年 | 225篇 |
2016年 | 233篇 |
2015年 | 229篇 |
2014年 | 246篇 |
2013年 | 228篇 |
2012年 | 293篇 |
2011年 | 230篇 |
2010年 | 264篇 |
2009年 | 212篇 |
2008年 | 192篇 |
2007年 | 185篇 |
2006年 | 135篇 |
2005年 | 111篇 |
2004年 | 93篇 |
2003年 | 68篇 |
2002年 | 65篇 |
2001年 | 55篇 |
2000年 | 68篇 |
1999年 | 45篇 |
1998年 | 40篇 |
1997年 | 57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4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7年 | 6篇 |
194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受切向均布随从力作用的、且带有点弹性支承的非保守杆,采用积分方程法,得到了用矩阵表示的特征值问题,从而分析了弹性支承的刚度及位置对杆的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围绕影响轨道精度和实时性的5个要素(模糊度分类固定、测站数量、定轨弧长、太阳光压模型和多系统组合)展开研究,得出区域测站分布下的定轨优选策略。实验表明,选取中国区域27个均匀分布的地面区域监测站,利用72 h弧长观测数据,采用ECOM 5参数简化太阳光压摄动模型、BDS/GPS双系统联合定轨可达到较好的精度,其中GEO卫星轨道精度约291 cm,IGSO/MEO卫星轨道精度优于11 cm。若BDS单系统采用上述策略进行定轨,也可达到GEO卫星299 cm和IGSO/MEO卫星14.4 cm的近似等价定轨精度。 相似文献
43.
GPS接收机仪器偏差的长期变化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欧洲定轨中心2001-2009年发布的部分IGS测站接收机仪器偏差估值,分析了不同类型接收机DCB的长期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各类接收机DCB的长期时变特征均具备一定的周期性,其中以月和年周期最为明显;接收机DCB的长期变化中还存在一定的波动,部分接收机DCB的稳定性随时间积累逐渐变差,甚至存在偏移. 相似文献
44.
本文利用1992年LAGEOS卫星全球SLR标准点资料对该卫星进行精密定轨,求得残差均方值均小于8cm;在残差分析中,发现目前的SLR标准点资料中含有野值,而且,一些资料有很大的系统偏离。这种情况会对LAGEOS卫星精密定轨和精确的卫星大地测量产生不利影响。第三代SLR系统的测距精度虽然已达厘米级甚至更高,但是,由于以上情况的存在,厘米级的测距精度就有些问题。因此,对第三代SLR系统获得的观测资料必须进行野值剔除,剔除标准一般取为中误差的3倍;对系统偏离大的通过也必须剔除,剔除标准可以宇为每站历年^/bi和^τi的均方值的3倍,因系统偏离可以由^/bi和^τi反映出来。此外本文对距离偏差和时间偏差(以后简称时距偏差)的确切含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5.
推荐了一组对短、中、长积分间隔以及带耗散力或较大偏心率等多种类型卫星轨道数值积分皆可获取较高计算精度的线性多步积分公式(MTM),供读者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46.
环境演变研究时间序列的建立方法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环境演变时间序列建立的几种主要方法的纪年原理、应用状况及应用的优点、范围、局限性进行了阐述和比较,包括长寿命宇宙成因核素在内的同位素纪年方法主要判别第四纪以来大时间尺主的沉积物的地质年龄,且能很好地应用于全球变化的研究,但百余年来沉积物的年龄及侵蚀历史变化的研究只能通过^210Pbex、^137Cs等半衰期相对较短的核素来进行;指出^210Pbex可望在现代流域侵蚀环境演变以及其效应评价的研究中获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47.
48.
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法(LAM—ICPMS)用于年龄锆石U—Pb定年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利用激光探针等离子体普(LAM-ICPMS)技术对中生代锆石进行了详细的206Pb/^238定年研究。采用线扫描(Line scan)进样法减小了传统的剥深(Depth profile)进样法所引起的激光熔蚀分异效应;优化仪器参数可三ICP-MS对Pb和U的质量歧视效应。测得了精确的^206Pb/^238U比值及年龄。研究结果表明,均匀颗粒锆石的^206Pb/^238U比值测量精度为2%~10%, 相似文献
49.
地基微波辐射计探测在黄河上游人工增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2003、2004年夏秋季在青海省河南县的地基双频段微波辐射计连续观测资料,在实施系统探测实验以进行辐射亮温值(TB(23.87),TB(31.65))与大气汽态总水汽含量(Q)和云中积分液态水含量(L)值反演处理的基础上,分析了黄河上游河曲地区的云水特征,并进行了降水预测及人工增雨作业指标的探讨。结果表明:在黄河上游河曲地区,7—9月纯晴天无云天气条件下,L值基本为0,表明了统计回归反演的显著性。多云条件下Q值和L值分别在3.76~4.75g·cm-2、227.34~859.42g·m-2的范围内。可降水云天气,Q值在5.23~8.65g·cm-2间,L值在421.18~1016.37g·m-2的范围内;积雨云个例分析表明,在降雨开始前近5小时的降雨酝酿期内,Q及L的增加有明显的波动,但在对流云出现并发展时,Q和L总是急剧上升,在降雨前达到一峰值;由河南站和西安站的Q、L值比较差异可以看出,Q、L值受水汽输送、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黄河上游河曲地区的人工增雨潜力有显著的优势;所计算出的降水预测阈值,可作为该地区人工增雨作业指标的参考。 相似文献
50.
介绍了D.R.Lowe(1988)建立的以悬移质沉降速率作为独立控制变量的水流构造三维稳定域图。该图不仅适用于浊流沉积,而且还可以适用于降落主流水中的火山碎屑沉积、风暴沉积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