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36篇 |
免费 | 743篇 |
国内免费 | 177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62篇 |
大气科学 | 150篇 |
地球物理 | 453篇 |
地质学 | 3172篇 |
海洋学 | 156篇 |
天文学 | 134篇 |
综合类 | 182篇 |
自然地理 | 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篇 |
2023年 | 191篇 |
2022年 | 180篇 |
2021年 | 220篇 |
2020年 | 203篇 |
2019年 | 233篇 |
2018年 | 204篇 |
2017年 | 225篇 |
2016年 | 233篇 |
2015年 | 229篇 |
2014年 | 246篇 |
2013年 | 228篇 |
2012年 | 293篇 |
2011年 | 230篇 |
2010年 | 264篇 |
2009年 | 212篇 |
2008年 | 192篇 |
2007年 | 185篇 |
2006年 | 135篇 |
2005年 | 111篇 |
2004年 | 93篇 |
2003年 | 68篇 |
2002年 | 65篇 |
2001年 | 55篇 |
2000年 | 68篇 |
1999年 | 45篇 |
1998年 | 40篇 |
1997年 | 57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4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7年 | 6篇 |
194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阿尔金淡水泉早古生代泥质高压麻粒岩及其P-T演化轨迹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南阿尔金构造带淡水泉一带出露的含石榴石蓝晶石黑云母片麻岩是一套典型的泥质高压麻粒岩,其峰期特征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蓝晶石+钾长石+金红石+石英.根据矿物内部一致性热力学数据和Thermocalc 3.23程序计算,确定其峰期变质温压条件为T>850℃和P>11kbar.结合岩相学研究和P-T视剖面图计算,可识别出该岩石经历了4个阶段的变质演化,构成了一个早期快速等温降压,后期近等压降温的顺时针型的退变质P-T演化轨迹,为与陆壳俯冲碰撞有关的高压变质事件的产物.该岩石锆石阴极发光图像显示其内部具有明显的核.边结构,核部为残留的原岩碎屑锆石,边部则表现为面状或扇状生长的变质锆石的特征.微区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表明,核部测点的重稀土含量较高,对应Th/U接近于0.4,具有岩浆锆石的特征;边部测点的重稀土相对亏损,重稀土配分曲线平坦,对应Th/U比值均小于0.1,显示与石榴子石平衡共生的变质锆石特征.LA-ICP-MS微区定年获得其变质年龄为486±5Ma,该年龄值与阿尔金江尕勒萨依和英格利萨依两地超高压变质岩石的变质年龄相近,进一步证明沿阿尔金构造带南缘断续存在一条早古生代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带.另外,本次研究在获得该泥质高压麻粒岩峰期变质时代的同时,还获得该岩石原岩的形成时代上限值约为719Ma,从而限定阿尔金构造带南缘阿尔金群的形成时代可能不属古元古代,而应属新元古代. 相似文献
33.
胡小工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1999,(20):6-15
推导了在Givens-Gentleman正交变换形式下的考察协方差分析理论,给出一些重要的统计量,如考察协方差矩阵、摄动矩阵等在此形式下的表达式。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编写CAPS时采用的详细流程图,并介绍在使用CAPS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4.
35.
36.
37.
长距离GPS基线及卫星定轨计算精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6个GPS固定观测占3天的观测资料,采用伯尔尼3.5版软件用多种方法计算了长距离GPS基线边及GPS卫星轨道参数,结果表明,对800~3000km的GPS基线,利用精密星历计算,边长及其经纬度分量重复测量精度要达10^-8~10^-9,同精密层历相比,2天轨道弧段的定轨精度为1~4m(坐标中误差)显然,采用IGS(国际地球动力学GPS服务处)计算中心的精密星历可以满足地球动力学及地震预报研究对 相似文献
38.
扬子陆块西缘古元古代基性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扬子陆块西缘康滇南北向构造带内发育大量古元古代基性岩脉(墙),它们对于认识扬子陆块早期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四川会理地区侵入到元古界通安组内的辉长岩进行LA-ICP-MS锆石U-Th-Pb同位素测定,获得的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1694Ma±16Ma(MSWD=0.9),代表了该辉长岩的形成和侵位时代,这一结果指示会理地区通安组应为古元古代地层。辉长岩全岩地球化学具有类似于N-MORB的特征。辉长岩锆石初始(176Hf/177Hf)i值为0.281881~0.281982,对应的εHf(t)为6.2~9.8,单阶段亏损地幔Hf模式年龄tDM1为1738~1883Ma,平均值为1803Ma。这些数据表明古元古代辉长岩来源于亏损地幔,指示古元古代晚期扬子西缘之下存在亏损地幔。结合扬子西缘大量古老的碎屑锆石,推测扬子陆块西缘存在太古宙—古元古代的结晶基底。与扬子陆块西缘古元古代晚期基性侵入岩形成有关的幔源岩浆事件明显晚于扬子陆块古元古代碰撞造山及造山后的伸展作用,记录了扬子陆块古元古代晚期一次伸展过程,可能是Columbia超大陆裂解作用在扬子陆块的响应。 相似文献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