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8篇 |
免费 | 44篇 |
国内免费 | 7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4篇 |
大气科学 | 61篇 |
地球物理 | 101篇 |
地质学 | 68篇 |
海洋学 | 44篇 |
天文学 | 127篇 |
综合类 | 27篇 |
自然地理 | 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38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39篇 |
2009年 | 44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30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41年 | 2篇 |
193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国际地磁学与高空物理学协会和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联合科技大学及地震电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2001年8月19-31日在越南河内召开的国际地磁学与高空物理学协会(IAGA)和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联合科学大会以及地震电磁研究进展,表明地震电磁前兆在地震预测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实际效果与良好的研究前景。我们建议在不久的将来能在北京举办IAGA,IASPEI和IUGG(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大会。这将促进我国的科技进步,有助于加强我国在国际科学界的地位与影响。 相似文献
522.
523.
太阳过渡区爆发事件是过渡区重要的小尺度活动现象之一,常被过渡区的紫外和极紫外谱线观测到。典型的爆发事件的寿命为60~360 s,现象出现时谱线形状呈非高斯形,谱像两翼显示双向喷流结构,喷流速度大致在100 km·s~(-1),与色球局地阿尔芬速度相当。普遍认为其产生原因为小尺度快速磁重联。主要回顾了爆发事件的观测特征及其光谱学诊断方法,阐述了爆发事件的物理形成机制及与其他过渡区小尺度结构的联系,并讨论其在太阳风形成和日冕加热过程中对物质及能量输运的影响。最后对未来爆发事件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24.
通过分析北京地区2004年11月30日和12月2日出现的两场大雾生成的天气背景,大雾生成阶段和消散阶段的温度、湿度、气压和风场特征,探讨北京地区大雾的宏观物理特征。所用数据资料是通过系留气球探测所得,分析了气象要素的廓线和时间剖面图特征,从而得到了北京地区有雾生成时的天气背景特征;辐射雾与平流雾的能见度变化区别,雾生成时、持续阶段及雾消散前温度场、湿度场的变化特征;逆温层在辐射雾和平流雾中的形成原因和作用都不同;比湿值增大是判断有暖湿平流带来水汽的重要指标;气压变化平稳、缓慢,使强对流没有发生,逆温层不能被冲破,雾能长时间维持。 相似文献
525.
2011年4月12日是世界第一艘载人航天器——前苏联东方1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50周年纪念日。尽管当今发射载人航天器已司空见惯,不是什么新闻了,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东方1号载人飞船对载人航天器发展所起到的重要奠基作用.树立起了载人航天的第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526.
矿物物理学是介于矿物学、固体物理和量子化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矿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微区、微束和谱学探测技术、高温高压等实验技术以及计算机计算处理能力的提高,我国的矿物物理学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在矿物纳米尺度微观结构、矿物表面物理化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在高压矿物物理研究方面更是取得较大突破.但我国矿物物理学研究也存在研究队伍萎缩、后继人才匮乏的问题.展望未来,矿物物理学研究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形成矿物化学键与能量、结构与物化性质、成因特征等诸方面有机联系的、统一的矿物物理学理论,进而推动矿物物理学在地质学、地球化学以及材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27.
本研究通过OW(Okubo-Weiss)参数和闭合等值线相结合的方法自动识别西北太平洋(0°—45°N,120°—180°E)中尺度涡并跟踪后续中尺度涡,分析了不同寿命中尺度涡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数量特征以及动力学参数等。研究发现,不同寿命中尺度涡的数量高峰时间在不同程度上晚于气象上最冷月份约1~3个月。与其他寿命中尺度涡不同,中等寿命中尺度涡的气旋涡(33.9 cm/s)比中等寿命中尺度涡的反气旋涡(16.9 cm/s)旋转得更快,季节变化最为显著。冬季更适于西北太平洋中尺度涡的发生与发展,并且在寿命上,更易发展为中等寿命涡旋。不同寿命中尺度涡的月数量变化都存在3个明显的周期性变化(第一主周期、第二主周期、第三主周期),根据不同主周期的时间尺度长短,它们的影响因子分别可能是太阳辐射、ENSO现象、季节变化。从地理分布看,不同寿命中尺度涡高频区分布并不完全一致。从涡旋平均振幅地理分布看,中等寿命中尺度涡在高频区拥有最大的涡旋平均振幅(15~25 cm),短寿命中尺度涡次之(15~20 cm),长寿命中尺度涡的平均振幅最小(10~16 cm)。从涡旋半径地理分布看,长寿命中尺度涡仅在副... 相似文献
528.
529.
530.
一次热带海洋对流云微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理解微物理过程以及次生对流云对热带对流云团发展演变过程的影响,利用二维云分辨模式对2006年1月20日靠近澳大利亚西北部的印度尼西亚暖池附近的一次对流云降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对流云发展演变不同阶段各种微物理过程的特征,尤其对次生对流的形成以及并合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本个例所研究的热带对流云团具有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