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天空云量预报及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使用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两种方法,分别建立了天空云量的预报模型。利用2001年5月1日~2004年12月31日的武汉市地面、高空观测值及欧洲中心的24小时预报场等资料,通过按不同比例随机抽取样本进行交叉验证的方法,分析了SVM和ANN模型的预报能力和鲁棒性;然后再用全部样本资料建立预报模型,来预报2005年1月1日~5月31日武汉市天空云量。交叉验证和实例预报的结果显示:虽然SVM和ANN模型都表现了较好的预报能力,但SVM的预报能力高于ANN方法,且在计算速度上有ANN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52.
暗夜环境 深空天体大多数亮度不高,且有着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层次,如果天空背景中存在着浓重的人工光源,那么细节上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深空摄影需要一个光污染弱、晴朗且高透明度、低湿度、基本生活有保障的地点,对绝大多数天文摄影的朋友来说,这却是个奢求。  相似文献   
53.
为了探讨丽江1.8 m自适应光学望远镜在天文或天体物理研究领域的可能应用,使用误差基本标度理论对其性能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分析。结果表明,一般观测条件下,系统分辨力可以达到近似衍射极限。同时对在其上配置激光导星系统后可获得的性能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激光导星自适应光学系统将大幅度提高系统的天空覆盖率。  相似文献   
54.
55.
利用2006年3~5月天空辐射计观测数据反演得到北京地区春季大气气溶胶光学性质参数,包括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0.5μm)、Angstrm指数、单次散射反射比和粒子谱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春季气溶胶平均光学厚度0.67,Angstrm指数0.54,单次散射比0.88,粒子吸收性质较弱,粒子谱呈双峰形,以粗粒子为主,粗、细模态粒子粒径分别集中在0.17μm和7.7μm左右。相比2004年此次观测期间气溶胶粒径较大,粒子体积浓度较高,散射作用在其消光特性中的比重略有下降。光学厚度日变化呈单峰型,日间单次散射比随时间逐渐递减,Angstrm指数在上午递减趋势明显,午后变得稳定。对同时观测的天空辐射计与CE-318不同波长光学厚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者得到的光学厚度相关性很好,各波长小时平均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7%。  相似文献   
56.
We have analys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clustering properties of Wolf-Rayet (W-R) galaxies, using a large sample of 846 W-R galaxies selected from the Data Release 4 (DR4) of the Sloan Digital Sky Survey (SDSS). We compute the cross-correlation function between W- R galaxies and a reference sample of galaxies drawn from the DR4. We compare the function to the results for control samples of non-W-R star-forming galaxies that are matched closely in redshift, luminosity, concentration, 4000-A break strength and specific star formation rate (SSFR). On scales larger than a few Mpc, W-R galaxies have almost the same clustering amplitude as the control samples, indicating that W-R galaxies and non-W-R control galax- ies populate dark matter haloes of similar masses. On scales between 0.1-1 h-1 Mpc, W-R galaxies are less clustered than the control samples, and the size of the difference depends on the SSFR. Based on both observational and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we speculate that this negative bias can be interpreted by W-R galaxies residing preferentially at the centers of their dark matter haloes. We examine the distribution of W-R galaxies more closely using the SDSS galaxy group catalogue of Yang et al., and find that ~82% of our W-R galaxies are the central galaxies of groups, compared to ~74% for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galaxies. We find that W-R galaxies are hosted, on average, by dark matter haloes of masses of 1012,3 M☉, compared to 1012,1 M? For centrally-located W-R galaxies and 1012,7 M☉ For satellite ones. We would like to point out that this finding, which provides a direct observational support to our conjecture, is really very crude due to the small number of W-R galaxies and the incom- pleteness of the group catalogue, and needs more work in future with larger samples.  相似文献   
57.
位于台湾岛东北部的龟山岛热液区属浅水型海底热液活动区,已探明有超过30处的热液喷口分布在约10—30m的水深范围内。通过机械封装、硬件电路以及配套软件的设计和加工,自制了散射光式水下浊度仪;2011年5月25—30日,使用该浊度仪,对龟山岛附近海域进行了拖航作业,在此次作业的东北方向发现一处新的热液喷口(24°5009N、121°5808E);海试结果表明,该水下浊度仪对于浊度较大海域有探测能力,对浊度较小海域的探测精度不高,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58.
基于BOTDR的隧道应变监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布里渊散射光时域反射计 (BOTDR)是近年来才研发成功的分布式应变测量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BOTDR的优点和测量原理 ,以某隧道的BOTDR应用实例 ,论证了这一技术应用于岩土工程等结构物分布式应变监测的可行性和优势 ,最后就这一技术在应用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如空间分辨率、光纤布设工艺、健康监测与损伤诊断等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59.
60.
近些年,全球极端天气事件增多、自然灾害加剧、暴力恐怖活动激增,给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如何综合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聚合分析天空地多源多维异构数据,实现精准应急服务与指挥决策,是实施"一带一路"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支撑。突发事件复杂多样,而以往的应急信息服务过于粗放,急需建立天空地协同的精准应急服务技术体系。天空地协同遥感监测精准应急服务体系构建与示范项目于2016年7月立项,将围绕地震灾害、暴恐事件、冬奥会和电网应急保障4种应急服务需求,以遥感技术为核心,协同多种空间信息技术,通过3年的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改变以往粗放、漫灌式的信息服务,构建新的精准应急服务技术体系,解决多源应急信息彼此孤立、割裂的难题。本文概要介绍了该项目的目的意义、总体目标、研究内容与方法、预期效益等,旨在为相关领域科研工作和后续重点专项立项提供参考,并通过交流,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