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作者应用Dobson臭氧光电分光光度计进行低太阳观测时,发现直射光路上总光强比值随太阳天顶角的变化发生两个逆转。随着臭氧总量的增大或者波长的減小,逆转点的天顶角变小。作者同时考虑直射太阳光和散射光,定性地解释逆转原因及其随波长、臭氧总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2.
浩宇 《河南地质》2008,(12):34-35
当我们第一次用自己的眼睛仰望天空,便对着浩瀚的天空和那熠熠生辉的星星产生了一种深深的向往。  相似文献   
133.
朱友群  朱鸿鹄  孙义杰  施斌 《岩土力学》2014,35(Z2):695-702
管桩施工过程中常出现桩身裂缝、爆桩等病害。将具有实时动态监测功能的布拉格光纤光栅(FBG)准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技术和具有分布式监测功能的布里渊散射光时域分析技术(BOTDA)联合应用到管桩打入过程中的监测,提出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数据处理方法,设计了管桩打入过程的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FBG传感技术能够较好地动态监测打入过程中桩身应变变化特征,反映桩身不同部位随不同深度应变变化规律;BOTDA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能够较好地监测管桩在打入过程中暂停(接管)状态下桩身应变变化特征;根据应变变化分析管桩受偏心荷载程度,分析管桩是否出现裂缝、破坏等病害,研究管桩打入过程中桩土作用规律。试验结果还表明,FBG联合BOTDA光纤监测技术在管桩打入过程中监测管桩质量具有广阔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4.
135.
城市天空开阔度(Sky View Factor,SVF)是重要的城市形态学参数,为了找出高效可靠的方法定量分析城市天空开阔度,对比了矢量与栅格两种估算方法在城市天空开阔度估算与制图中的表现。以福建省晋江市为例,选取了软件计算法中的矢量计算法和栅格计算法对天空开阔度进行估算,并在结果的宏观分布规律、不同方法结果数值差异、不同分辨率结果一致性几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栅格估算法相比,矢量估算方法估算结果与城市建筑结构相符合,估算结果数据分布规律更合理,不同分辨率结果一致性更高,在较高的分辨率下更适应城市天空开阔度定量分析与制图的需要;但在低分辨率情况下,两种方法直接计算结果的代表性都极低。  相似文献   
136.
窦贤 《国土资源》2005,(3):38-41
沿丝绸之路古道西行,出敦煌,过党河再折向西北,车行约100公里路,便到达了古玉关。之后,沿着古老的疏勒河河谷继续西行。经过长城、河仓域,还有一些烽火台等古迹,行约80公里后,眼前顿觉一亮。在高远的天空下,苍茫戈壁漫漫无际,大漠深处,一列列“古堡”横陈,在其周围,一座座耸立的赭黄色风蚀土丘千姿百态。噢!这就是中国西部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了。  相似文献   
137.
138.
本文介绍了夜间天空亮度及其测量方法,同时介绍了作者研制的一种便携式亮度计。该亮度计的主要性能为:精确度:±5.4%,相当于±0.06mag;分辨率:10-6cd/m2,相当于27.4mag/□″;重量:3.5kg。  相似文献   
139.
风浪对水体表层下行光场平均余弦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不同风速造成的粗糙水面、不同入射光场,利用射线跟踪法计算了无云状况下水表下行光场的平均余弦。结果表明:对不同入射光场而言,不同风速对其几何结构的改变程度及趋势有着明显的不同,在较小直射入射的天顶角情况下,天空漫射光的比例越高,水体表层下行光场平均余弦随风速的递增而递减得越小;但当直射天顶角大到一定程度时(如:80°时),其值会随风速而增大,且直射比例越高,这种趋势越明显。太阳直射光比例越高,在风速越小时,不同太阳天顶角情况下的水体表层下行光场平均余弦的差别越大,而风速越大,其差别越小。该研究有利于水体固有光学特性的反演、提高水体初级生产力的计算精度,且该方法的计算量小,精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