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656篇 |
免费 | 6127篇 |
国内免费 | 359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174篇 |
大气科学 | 3910篇 |
地球物理 | 4087篇 |
地质学 | 8687篇 |
海洋学 | 2524篇 |
天文学 | 440篇 |
综合类 | 2002篇 |
自然地理 | 355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6篇 |
2024年 | 855篇 |
2023年 | 1216篇 |
2022年 | 1342篇 |
2021年 | 1453篇 |
2020年 | 1309篇 |
2019年 | 1371篇 |
2018年 | 1082篇 |
2017年 | 1071篇 |
2016年 | 1130篇 |
2015年 | 1202篇 |
2014年 | 1574篇 |
2013年 | 1266篇 |
2012年 | 1412篇 |
2011年 | 1381篇 |
2010年 | 1345篇 |
2009年 | 1361篇 |
2008年 | 1315篇 |
2007年 | 1126篇 |
2006年 | 1058篇 |
2005年 | 1005篇 |
2004年 | 986篇 |
2003年 | 934篇 |
2002年 | 832篇 |
2001年 | 750篇 |
2000年 | 652篇 |
1999年 | 535篇 |
1998年 | 521篇 |
1997年 | 471篇 |
1996年 | 467篇 |
1995年 | 481篇 |
1994年 | 373篇 |
1993年 | 305篇 |
1992年 | 245篇 |
1991年 | 244篇 |
1990年 | 207篇 |
1989年 | 212篇 |
1988年 | 45篇 |
1987年 | 41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33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20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10篇 |
1964年 | 17篇 |
1962年 | 4篇 |
1957年 | 10篇 |
1954年 | 1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脆性岩石侧向变形特征及损伤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进行了三峡花岗岩常规三轴压缩、保持轴向应变和保持轴向应力的卸围压试验,研究了脆性岩石在不同应力路径和不同加载控制方式下的侧向变形特征,可见临界侧向应变均稳定在(?0.004 ? 0.000 5)范围内。进一步进行三峡花岗岩的全过程应力-应变曲线和损伤力学分析,发现脆性岩石在不同应力路径和不同加载控制方式下均以侧向损伤为主,且侧向损伤曲线的形态近似,达到临界破坏状态时损伤值稳定在0.7?0.8左右。最后以侧向损伤变量表征花岗岩脆性破坏过程,建立了基于应变空间的、可以考虑卸荷应力路径的损伤模型和应变型破坏准则。 相似文献
122.
潮位是影响水下地形测量精度的主要误差之一,获取准确的潮位信息直接关系着潮位改正的正确与否。文中基于GPS PPK技术得到的GPS天线大地高,首先经过垂直基准转换,其次利用推算的姿态改正公式以及利用压力式潮位计获取的动态吃水进行姿态与吃水改正,最后采用小波变换进行波浪滤除,得到测深点精密的瞬时潮位。以琼州海峡为试验海区,采用上述方法获得测深点瞬时潮位,并与传统潮汐模型推算潮位对比,对比发现两者并不一致,且前一种方法得到的潮位趋势与测船的航向有很强的相关性。对测区的潮汐潮流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相符,表明GPS PPK能够获得该区域的潮位,并可以反映该区域的潮汐特征。 相似文献
123.
肖计划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4,(4)
建立了一个试验用地名库和地理语料库,在此基础上构建对地名用字可信度的统计分析模型。通过分析地名在中文文档中的使用习惯和规律,总结出经常与地名一起使用的且具有地名指示含义的辅助字或词,以此为基础建立地名识别辅助词词库和地名识别的规则库。对地名库和地理语料库的用字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设定地名用字可信度概率阈值和辅助词指示作用对文本中潜在地名进行初步的筛选形成候选地名;在粗筛选产生的候选地名基础上结合地名识别规则进一步确认,以提高地名识别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4.
数字地面模型(DTM)是GIS研究领域的热点。随着数字地球的提出,迫切要求DTM适合网络化的要求。根据地学领域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利用VRML建立数字地面模型的一般方法,并结合实例给出了基于VRML的TIN和DEM三维模型,取得了较好的视觉效果和动态演示效果。 相似文献
125.
126.
滑坡治理中格构锚固结构的解析解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分析格构锚固结构受力的基础上 ,将格构梁简化为受集中力作用的弹性地基上的梁 ,提出了格构锚固结构的力学模型 ,利用 Winkler弹性地基上梁的解析解对格构梁进行了内力和变形的分析 ,发现格构梁的受力状况受弹性特征λ、梁格间距 ls以及悬臂长度影响 ;建议梁长 l与λ宜满足 lλ≥ 2π;采用较小间距的格构梁以及小吨位锚索 ,间距宜满足 lsλ<π/ 2 ,悬臂长度取 (0 .3~ 0 .5 ) ls,并将分析结论应用于三峡库区巴东太矶头东滑坡治理工程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127.
128.
129.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的诞生及发展给石油科学的研究方法注入新生力量,该方法能应用于油气勘探及开发的各个阶段,对储层横向预测及地震资料的处理和解译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手段,神经网络方法在石油科学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0.
基于Leclaire对饱和双相孔隙弹性介质Biot模型的扩展,研究含有两种不同固相组分的三相多孔弹性介质中体波的传播特性。以饱和冻土为例,分析了各相体积分数、颗粒形状,接触参数等因素对波动方程中惯性参数、黏性参数、刚度参数的影响;对该三相介质模型进行了退化,分析了孔隙中只含液态水或固态冰时体波的特性;以饱和冻土为例,通过数值计算,探讨了饱和冻土中体波的相速度和衰减系数与胶结参数、接触参数、频率、饱和度、孔隙率等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与一般的饱和土不同,饱和冻土中存在5种体波,即3种纵波和2种横波;5种体波均具有弥散性和衰减性,且P1波、S1波弥散性和衰减性远小于P2、P3、S2波;胶结参数、饱和度、孔隙率对5种体波的传播特性影响显著,接触参数对传播特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