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2篇
  免费   846篇
  国内免费   939篇
测绘学   243篇
大气科学   716篇
地球物理   684篇
地质学   2895篇
海洋学   23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91篇
自然地理   1571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340篇
  2011年   335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297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8篇
  1954年   2篇
  1951年   3篇
  1950年   3篇
  1948年   4篇
  1947年   2篇
  1945年   4篇
  1943年   2篇
  1941年   5篇
  1936年   3篇
  1935年   3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1仪器及工作条件AAS novAA原子吸收光谱仪,分段流动注射SFS和50 mm燃烧头刮板;AAS contrAA高分辨率连续光源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仪器工作条件为:测量波长251.611nm,狭缝宽度0.2 nm,火焰类型为N2O/C2H2,燃气流量255 L/h,燃烧头角度0°,燃烧头高度5 mm。2样品制备为保证悬浮液样品均匀,应将约0.5 g样品盛装容器封好后超声水浴10 min,然后立即转移至50 mL容量瓶中,用1 g/LKCl溶液(蒸馏水中)定容至刻度。各样品在测定前要充分摇匀。另外要留意Si浓度的降低(1 h后约减少14%)。3校准曲线的绘制标准曲线法:手工配制Si标准系列为1  相似文献   
12.
在贵州青岩剖面的青岩组之上,原被认为是拉丁期的垄头组下部的层段中发现了牙形石动物群,除少量的分枝分子外,都归属于Neogondolella属,可鉴定为4个种,即Neogondolella bifurcata,N.constricta,N.mombergensis和N.navicula.建立了2个牙形石带,自下而上是Neogondolella bifurcata带和N.cinstricta带.牙形石面貌证明这段地层在时代上非常接近但尚未进入拉丁阶,属于安尼期中晚期,进一步的牙形石工作将很有可能在目前发现的牙形石层段的上部寻找到安尼阶和拉丁阶之间的界限,从而为青岩阶顶界的限定提供可靠的牙形石证据.此外,牙形石的发现还初步实现了青岩阶2大主导门类化石--牙形石和菊石在同一剖面的直接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13.
陈萌  罗哲西 《地质学报》2008,82(2):155-164
尖吻兽(Akidolestes)是新近在中国辽宁省下白垩统义县组地层发现的对齿兽动物,保存了非常完整的头后骨骼。其齿列特征表明它属于鼹兽超科(Spalacotheroidea)中的鼹兽科动物(Spalacotheriidae),该科是以臼齿齿尖呈对称三角形排列、上下臼齿反转咬合为特征的单系类群,是现生兽类(有袋类和有胎盘类)的近亲,拥有许多兽类骨骼的原始特征。尖吻兽区别于张和兽科的特征是具有更宽大的下颌冠状突和臼齿齿尖呈更小的锐角排列。对尖吻兽的骨骼解剖学和比较形态特征的研究,表明尖吻兽演化模式是一种  相似文献   
14.
利用地方史志、历史地理、树木年轮和近代器测记录相关的黑河流域历史时期人口变动、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下游湖泊变化、流域水资源和气候变化等资料, 通过对比上游出山水资源量、中游人类活动水资源利用量和下游湖泊面积变化, 在千年-百年时间尺度上对流域水资源平衡进行了估算, 并分析了历史时期各阶段下游湖泊水环境和天然绿洲演变过程和驱动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 在黑河流域, 气候变化条件下的上游山区水资源总量和中游走廊平原区绿洲人类活动用水后下泄的水资源量, 决定了下游水环境演变过程;在两千年来显现出不同历史阶段的流域水资源平衡模式和下游水环境演变特征, 以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耦合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5.
亚洲中部干旱区在20世纪两次暖期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亚洲中部干旱区1901-2002年近100 a气温及北半球海平面气压、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西风指数资料,分析了20世纪全球变暖的两个较明显时期在该干旱区的响应特征,以及大气环流变化和太阳活动对干旱区气温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洲中部干旱区对20世纪全球发生的两次暖期的响应特征是有显著差异的.对1920-1940年代全球发生的第一次暖期,亚洲中部干旱区整体并没有响应,仅在其东部的季风影响边缘区有响应;而对1970年代以后发生的第二次暖期,亚洲中部干旱区整体都作出了响应.冰岛低压的异常加深、同时北大西洋亚速尔高压的显著增强,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的异常减弱,以及西风指数的异常增强是导致亚洲中部干旱区气温偏高的可能原因,可以初步解释研究区整体对20世纪全球两次暖期响应不同的原因.太阳活动作为外部影响因子之一,对干旱区气温的影响是阶段性的,且在百年时间尺度上,二者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BTOPMC模型与新安江模型在史河上游的应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钦  任立良  杨邦  刘晓帆 《水文》2008,28(2):23-25
介绍了一个由TOPMODEL发展而来的基于栅格的分布式水文模型--BTOPMC模型.选取史河流域黄泥庄水文站以上集水面积为研究区域,在空间分辨率为30秒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基础上构建数字流域水系,基于IGBP全球陆面土地覆被数据以及FAO全球数字土壤数据运用BTOPMC模型和新安江模型分别对黄泥庄站1982年到1987年的日径流过程进行模拟.采用模拟与实测洪量比和确定性系数对两个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模型都能很好地模拟日径流过程,新安江模型有更好的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坡底、西台峪小流域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省南部太行山区2个小流域实验站监测资料,在不同自然地理类型流域上,分析流域泥沙与降雨特性的关系、流域植被对产输沙的影响以及地形因子、土壤因子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流域.流域输沙模数与降雨侵蚀力之间存在着相当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在土壤因子、坡度因子比较相近的情况下,植被和地貌发育程度等下垫面环境因素对流域产输沙量起着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分别介绍了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和算法,并将其运用到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中,并且与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都是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呈现中上游高下游低的分布趋势,对此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以促进流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凌河流域河道生态需水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大凌河流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出发,分别估算了各水资源分区的河道生态需水量(包括生态基流量、自净需水和输沙需水)及各区的河道生态需水贡献量。提出了使用偏枯年(75%保证率)水文数据估算河道生态需水量的方法.弥补了Tennant法、枯水季最小流量法等方法计算结果偏大或偏小的不足。结果表明,大凌河的4个河段(建凌站以上、建凌站至朝阳站、朝阳站至义县站、义县站至锦县段)的河道分区需水量分别为0.55×10^8m^3、5.21×10^8m^3、3.9×10^8m^3和1.34×10×10^8m^3。锦县水文站以上河道生态需水总量11×10^8m^3,占地表水总资源量的59.75%,因此.大凌河地表水资源取用率应在40%以下。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动态长期监测资料不仅是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管理的基础依据,而且可为分析和认识水文地质条件提供重要信息。本文以新疆奎屯河流域南洼地为例,通过对地下水长期监测资料的分析,对地下水径流特征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即:奎屯河入渗补给地下水后向西侧的径流量大于向东侧的径流量;奎屯河东侧地下水向下游径流的三个通道中,沿乌兰布拉克沟构造豁口的径流是主要的。这一认识对论证评价独山子石化第二水源地的地下水资源保证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