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4篇
  免费   1278篇
  国内免费   2195篇
测绘学   592篇
大气科学   5041篇
地球物理   935篇
地质学   962篇
海洋学   612篇
天文学   342篇
综合类   268篇
自然地理   475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224篇
  2021年   291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262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386篇
  2013年   332篇
  2012年   350篇
  2011年   333篇
  2010年   365篇
  2009年   384篇
  2008年   418篇
  2007年   372篇
  2006年   323篇
  2005年   318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313篇
  2002年   329篇
  2001年   313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234篇
  1997年   242篇
  1996年   242篇
  1995年   210篇
  1994年   219篇
  1993年   198篇
  1992年   170篇
  1991年   189篇
  1990年   122篇
  1989年   11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冀西北东坪金矿床成矿流体的来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西北东坪金矿床成矿流体的来源研究*莫测辉王秀璋程景平梁华英(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州510642)(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金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岩浆热液大气降水热液侵入岩体中的金矿床乃至岩体接触带或附近地层中的金矿...  相似文献   
192.
罗承平  薛纪渝 《热带地理》1996,16(3):191-195
本文分析了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事实,原因及其发展趋势,结果认为,大气中CO2浓度上升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为控制大气中CO2的上升,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93.
地球自转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0年代以来关于地极移动、日长变化以及它们的地球物理激发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了较为全面的评述,其中也包括了我国学者的大量研究工作。从中可以看出,现代天文测技术和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对天文地球动力学和地球科学进展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4.
大气氡测量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地壳中放射性元素的分布规律及大气中氡的来源,并着重讨论了测量大气氡浓度的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进行放射性环境的评价及防止,避免氡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5.
青藏高原东北地区现代降水中δD与δ^18O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章新平  姚檀栋 《冰川冻土》1996,18(4):360-365
根据对取自青藏高原东北地区部分降水样中氢氧稳定同位素比率的分析,得到沱沱河站的大气水线(MWL)为:δD=8.25δ^18O+9.22‰,与全球平均MWL的差别较小;德令哈、西宁站的MWL分别为:δD=5.86δ^18O-27.28‰和δD=6.96δ^18O-30.19‰,均与全球平均MWL差别较大。这主要归因于水汽源地的非平衡蒸发和凝结物在非饱和大气中降落时的非平衡蒸发。上述地区的过量氘Exd  相似文献   
196.
The atmospheric concentration of methane is steadily increasin.Lacking of precise estimates of source and sink strengths for the atmospheric methane severely limits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global methane cycle.Agood budget of atmospheric methane can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The known estimates of the main source and sink strengths are gresented in this paper,In terms of carbon isotopic studies,it is evidenced that the earth‘s primodial methane,which was trapped in the earth during its formation,may be another source of methane,with extensive,earth‘s degassing which is calleld the “breathing“ process of the earth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promitive atmosphere,large amounts of methane were carried from the deep interior to the surface and then found its way into the atmosphere.  相似文献   
197.
大气吸引子的存在性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研究了无穷维Hilbert空间中,非定常外源强迫下大尺度大气方程组解的全局渐近行为.从算子的特性出发,给出能量不等式及解的唯一性定理.在外源强迫有界的假定下,证明了全局吸收集及大气吸引子的存在性,揭示出系统具有初始场作用衰减和向外源强迫适应的特征,并对结论的物理意义及由结论所引发的关于气候数值预报的几个想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8.
南极地区大气环流的流体物理实验(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一系列物理实验,研究了南极大地形及其表面冷却对南极附近大气环流的影响.实验中的主要动力相似参数是热力Rossby数R_(OT)及Taylor数T_a.实验表明,在与大气接近的实验参数值条件下,在南极上空,在流体下层形成向外的排溢流,在中高层形成极地涡旋.极地涡旋包括3~4个沿极圈按顺时针方向东移动的低压槽,形成沿极地外围的行星波环流结构.发现东移行星波的波形及强度有准周期低频振荡,其振荡周期相当于地球大气的21d.东移的槽在110°E以东逐渐发展,在160°W的Ross海附近发展得最深,再往东则逐渐减弱.实验表明,南极大陆地形及其地面冷源强迫作用,对南极附近大气环流特征的形成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9.
南极冰盖极昼期间近地面湍流特征的实验观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我国首次在东南极大陆冰盖上获得的超声风温仪直接测量资料,采用涡旋相关法计算和分析了极昼期间雪面上的湍流强度、湍流动能、湍流感热、粗糙度、拖曳系数和归一化方差.结果表明,南极冰盖表面的粗糙度为4.3×10~(-4)m,拖曳系数为1.8X10~(-3),湍流参数有明显的日变化.  相似文献   
200.
设计了IAP (InstituteofAtmospheric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AGCM III,对其动力框架作说明和检验 ,时间积分采用改进的非线性迭代法。用Rossby Haurwitz波对框架进行了波型检验、能量检验和波速检验。结果表明 ,非线性迭代 3次的时间积分方案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能够有效地抑制短波 ,同时对长波的歪曲较小 ,且时间积分步长可放得较大 ;该框架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Rossby Haurwitz 4波波型 ,在积分过程中能够较高精度地保持总有效能量守恒 ;模式计算的Rossby Haurwitz波速为每天西传 1 5个经度 ,这与理伦值很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