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广东大峡谷河床壶穴形态的形成与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goal of this study is to provide information on the process of pothole growth on a gorge streambed. Pothole geometries were measured in a reach of the Dabu river bed at the head of a gorge more than 200 m deeply incising into a 650–750 m high planation surface formed in the middle Miocene in northern Guangdong, China. Geometric and derivative data of the potholes obtained from fieldwork were interpreted using standard statistical methodologies. Our study shows that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 stream pothole were only related to local conditions of a stream reach where the pothole occurs; the weaknesses, which are usually intersect fractures, typically interconnected vertical joints, or triangular pits generated by hitting of rock fragments during floods, initiate the pothole development on a streambed; the geometrical dimensions of the potholes are controlled by tectonic joints developed in bedrock of the stream reach; the radius and the depth of potholes are strongly (log) positive correlated; the pothole shapes and the flow patterns are inconstant during pothole growth; a pothole can be formed within a short period, but cannot be fully developed and maintained for a long time in a strong incision streambed. The finding in our study can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Quaternary environment in Guangdong. Foundation: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40871020; Guangdo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No.7005836 Author: Wang Wei (1956–), Ph.D and Professor, specialized in Quaternary geology and geomorphology.  相似文献   
62.
雅鲁藏布大峡谷乃世界之最,也是中国科学家在20世纪末一次重大地理发现。大峡谷的基本特点是作巨大的马蹄形拐弯和成为青藏高原的南来季风的最大水汽通道,形成了以大拐弯峡谷为中心的藏东南地区的独特的自然环境。表现出有齐全完整的垂直自然带谱,生物的多样性景观、季风型温性冰川等各种自然奇观,以及蕴含特别丰富的水力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是我国21世纪开发利用的基础性资源,必须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63.
我于今年九月到美国旧金山探亲。利用此机会,我游览了洛杉矶,内华达州,亚利桑那州以及夏威夷等地。其中大峡谷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相似文献   
64.
针对仰韶大峡谷砂岩峰林地貌与砂岩溶孔等特色景观,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室内岩石测试与遥感影像分析,探讨了景区地貌景观的成因机理与演化。研究结果表明:仰韶大峡谷汝阳群石英砂岩岩层产状平缓,岩石坚硬刚性强,但垂直节理极其发育。第三纪地壳整体上升,地下水沿垂直节理侵蚀及重力崩塌作用造就了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基本形态,主要由石柱、峰丛、峰林、石门、天生桥及峡谷、嶂谷等构成。另外,怪洞形成的物质基础是特定的岩性,汝阳群上部北大尖组与白草坪组均夹白云质石英砂岩及砾屑白云岩透镜体,抗蚀能力弱,在强烈的物理风化与化学风化的联合作用下,水土流失形成空洞。  相似文献   
65.
雅鲁藏布大峡谷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水能资源,未来水电开发对满足国内能源需求和应对气候变暖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可能对其边坡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野外调查发现,基岩河床下切促使大峡谷内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大峡谷内巨大水流能量与河床结构消能保持微弱的临界平衡状况,河床结构(瀑布和阶梯深潭系统)的消能作用对维持边坡稳定性起至关重要作用。针对梯级高坝和引水隧洞的两种水电开发方案分析表明,两种方案对边坡稳定性均会产生不利影响,且前一种方案的影响更强烈。只有充分认识未来水电开发对大峡谷边坡的影响,才能将水电工程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  相似文献   
66.
赵洪山 《地球》2014,(2):88-89
我是分两次到科罗拉多大峡谷(Grand Canyon)考察的,第一次是2013年6月28日,先到了西峡谷,然后又从旧金山附近的库可提诺市出发,在我的好友武志勤的陪同下,于2013年7月21日经拉斯维加斯到了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南峡谷。  相似文献   
67.
那些汇编第1部所谓“矿物进化”综合年表的研究人员称:从大峡谷的铜锈色岩石,到墨西哥内卡(Naica)山下发现的10m长的硫酸钙晶体,绝大多数地球矿物的形成离不开生物。科学家们认为,自从地球出现开始,生物进化和矿物进化一直是不可分离的,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可以为两个领域提供新的认识,也可以为在其他行星上搜寻生命提供关键的线索。  相似文献   
68.
日前山西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全国国土资源科普基地,这是太行山大峡谷继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后获得的又一项国家级殊荣。该地质公园位于壶关县东部,公园总面积148.4平方公里。受地质构造运动和自然侵蚀作用的影响,公园内峡谷成群,谷地与山岭之间,最大落差1336米,巨大的地势反差,  相似文献   
69.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和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雄踞于大峡谷西、北、东三方,地形呈北高南低走势;该地区地层岩性复杂、断裂构造发育、地震活动性强且震级高、风化卸荷作用强烈、气候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频发,本文主要探讨大峡谷高位岩质崩塌的影响因素。在卫星遥感解译工作的基础上,利用机载雷达高清航拍手段,通过详细地表地质调查,系统分析了该河段的大地构造背景、地形地貌特征、岸坡地质建造、岸坡地质结构和发震断裂分布等地质条件,从内、外营力作用、岸坡外形、内部结构以及应力状态等方面阐述了高陡岸坡的变形与破坏过程。研究认为,雅鲁藏布大峡谷高位岩质崩塌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河谷形态、岩性特征、构造条件、地震活动性、地壳隆升与河流下切、高地应力、风化卸荷和气候条件等。崩塌发育是多种因素耦合的结果,最主要的内在因素是岸坡形态与地质结构,最主要的诱发因素是区域破坏性地震的反复作用。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0.
尹泽生  李炳元  王守春 《地理学报》2012,67(7):997-1001
杨逸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貌学家, 他将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祖国的地理科学事业。1959-1998 年他前后20 余次到青藏高原考察, 其中二次在喜玛拉雅山库拉岗日峰和南迦巴瓦峰参加登山科考, 八次进入雅鲁藏布大峡谷考察。他五次深入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考察。2001 年后, 他还开展了对台湾澎湖、兰屿、绿岛的历史环境考察。他曾四次到日本考察并开展学术交流, 2003 参加了北极考察。他在多年实地考察基础上, 以丰富的资料和测量数据, 参与论证和确认我国雅鲁藏布大峡谷作为世界第一大峡谷的科学地位, 为中国地理学赢得了世界声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