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9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3篇
  1938年   1篇
  1937年   2篇
  1936年   6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地区天文夜晴空概率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95 ̄1997年静止气象卫星(GMS)红外通道的数据,采用综合了时间判断法,空间判断法和红外阈值法等特征的一种综合判断有云无云的方法,统计分析了中国地区较高空间分辨率(优于20km)和时间分辨率(优于1h)的晴空概率和天夜晴空概率的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全年天夜晴空概率的极限值出现在我国的西部和北部,冬半年的最大天夜晴空概率值大于夏半年。其中西藏地区12月的天夜晴空概率可达到95%。  相似文献   
52.
中国地区天文夜晴空概率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5~1997年静止气象卫星(GMS)红外通道的数据,采用综合了时间判断法、空间判断法和红外阈值法等特征的一种综合判断有云无云的方法,统计分析了中国地区较高空间分辨率(优于20km)和时间分辨率(优于1h)的晴空概率和天文夜晴空概率的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全年天文夜晴空概率的极值出现在我国的西部和北部.冬半年的最大天文夜晴空概率值大于夏半年.其中西藏地区12月的天文夜晴空概率可达到95%.  相似文献   
53.
利用1996—2020年逐时降水资料,统计分析长江流域30°N沿线不同地形阶梯代表区昼、夜、冬、夏降水的频率、雨量、类条件概率密度等特征,通过研究昼夜比、冬夏比随经度的分布探讨不同高度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①30°N沿线四川盆地内降水量和频率的夜昼比向东递减,雅安附近是夜雨强中心区,夜雨现象在四川盆地东侧山地108°E以东趋于消失;盆地内强降水比弱降水更易发生于夜间。②30°N沿线冬雨与夏雨存在较大差异,雨量上冬雨小、夏雨大;结构上冬雨弱、夏雨强;降水频次上存在地域差异,第二地形阶梯冬雨少、夏雨多,而第三地形阶梯反之;冬雨受大地形影响更为明显。③根据降水第1类类条件概率密度(CCPD1)冬夏比及冬雨CCPD1距平百分比聚类分析,可将8个分区分为3类,该分类与地理位置、地形阶梯有良好的对应关系。④夏雨受局地地形影响显著,将夏雨CCPD1距平百分比高于10%的峰(低于-10%的谷)值区定义为夏雨强(弱)潜力区,则各分区强、弱潜力区表现各异。江汉平原南部、鄱阳湖以北发生短时强降水潜力较大,雅安出现极端短时强降水潜力大(强潜力区≥61 mm);〖JP2〗冬雨强潜力区(CCPD1距平百分比高于50%的峰值区)位于第三地形阶梯上的VII、VIII、〖JP〗IX分区(潜力值1~20 mm),而该降水区间也是雅安和盆地中央的弱潜力区(CCPD1距平百分比低于-50%的谷值区)。  相似文献   
54.
青藏高原热力状况对东亚夏季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61--2004年NCEP/NCAR月平均温度5层和200hPa风场再分析格点资料,以及通过倒算法得到的热源资料,采用SVD方法研究了夏季东亚地区副热带西风急流与青藏高原平均温度场的耦合特征,考察了青藏高原热源及其与西太平洋热源差对夏季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整个青藏高原特别是高原北部平均温度场与急流中心强度变化联系紧密,而高原东南部平均温度场主要体现了夏季西风急流位置纬向一致的南北移动;其次,夏季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变化还与青藏高原西南部与菲律宾以东的西太平洋热源差变化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55.
利用TRMM卫星上携带的闪电探测仪(LIS)所获取的10 a闪电资料(1998—2007年)对西南地区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闪电次数的年差异较大,最多年份是最少年份的2倍多,闪电活动季节性特征非常明显,闪电主要集中在春末仲夏发生,呈现单峰值特征,4—8月是闪电高发期(约占全年总闪电活动的84.83%)。闪电活动的日变化表明,闪电峰值区集中在傍晚、午夜前后两个时段,闪电谷值区出现在09:00—12:00,夜雷暴多,这是与其他地区闪电日变化显著不同的地方。在对闪电次数进行了探测效率订正后,根据LIS注视时间,计算了闪电密度。西南地区闪电密度分布大体呈现:东部高,西部低;南部高,北部低。闪电密度较高、面积较大的高值中心位于中越交界的老山一带,非常明显的大片低发区主要位于西南西部地区。研究表明:西南地区闪电时空分布与当地的地形地势、水汽和地理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6.
普查1990~2003年河南寒潮资料,筛选出发生在11月上旬的全省性寒潮天气过程,对过程发生前5~10天的候图进行位势高度梯度分析及合成分析,从梯度场和合成图中找出秋季寒潮爆发前5~10天的特征.  相似文献   
57.
基于RFE2.0模型和Penman-Monteith模型,采用潜在蒸散降水比分析了2001—2010年青藏高原生长季(5—9月)干湿气候的时空变化格局,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干旱和半干旱区占整个青藏高原区域的67%,主要集中在高原中部及中部以北;(2)2001—2010年有25%的区域在逐渐变干,北部干旱程度总体上在逐渐减轻,南部及东南部有变干倾向;(3)降水是导致高原区域干湿气候空间格局差异的主要因素,高原干湿气候对潜在蒸散变化的敏感性最强。  相似文献   
58.
利用采自川西高原热基沟地区的云杉树木年轮样本,重建了川西高原东北部地区1506年以来79月平均温度变化,通过逐一剔除法证明了重建方程稳定可靠,重建方程对观测时段(1966 2010年)的方差解释量为52.0%。重建结果显示,在过去的505年中,极端高温年份为69年,极端低温年份为54年,且存在7个暖期时段(1511 1526年,1530 1548年,1577 1590年,1612 1659年,1677 1688年,1704 1784年和1998 2010年)和9个冷期时段(1549 1576年,1591 1611年,1689 1703年,1785 1828年,1836 1856年,1864 1899年,1902 1931年,1934 1951年和1962 1997年),其结果得到了研究区周围其他树轮资料重建的温度序列的验证。同时,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D)和小波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周期信号检测,发现重建序列主要有2~5年,7~11年,12~26年,3~48年和120年左右的显著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59.
统计降尺度法对华北地区未来区域气温变化情景的预估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迄今为止,大部分海气耦合气候模式(AOGCM)的空间分辨率还较低,很难对区域尺度的气候变化情景做合理的预测。降尺度法已广泛用于弥补AOGCM在这方面的不足。作者采用统计降尺度方法对1月和7月华北地区49个气象观测站的未来月平均温度变化情景进行预估。采用的统计降尺度方法是主分量分析与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首先,采用1961~2000年的 NCEP再分析资料和49个台站的观测资料建立月平均温度的统计降尺度模型,然后把建立的统计降尺度模型应用于HadCM3 SRES A2 和 B2 两种排放情景, 从而生成各个台站1950~2099年1月份和7月份温度变化情景。结果表明:在当前气候条件下,无论1月还是7月,统计降尺度方法模拟的温度与观测的温度有很好的一致性,而且在大多数台站,统计降尺度模拟气温与观测值相比略微偏低。对于未来气候情景的预估方面,无论1月还是7月,也无论是HadCM3 SRES A2 还是B2排放情景驱动统计模型,结果表明大多数的站点都存在温度的明显上升趋势,同时7月的上升趋势与1月相比偏低。  相似文献   
60.
利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2001-2005年消融期的水文气象实测资料,分析了河源区径流量的昼、夜变化特征,并对径流变化过程与气温、降水等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从5月份消融初期开始,昼、夜平均流量都较小,随着强消融期的到来,迅速增大,到消融期后期(8月份末),又逐渐变小.就年际相同月份昼(夜)平均流量相比而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