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5篇 |
免费 | 109篇 |
国内免费 | 18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2篇 |
大气科学 | 219篇 |
地球物理 | 131篇 |
地质学 | 269篇 |
海洋学 | 124篇 |
天文学 | 6篇 |
综合类 | 32篇 |
自然地理 | 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26篇 |
2021年 | 34篇 |
2020年 | 34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30篇 |
2014年 | 37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35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33篇 |
2009年 | 29篇 |
2008年 | 27篇 |
2007年 | 29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27篇 |
2001年 | 33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为深入研究地磁异常场的分布特性,并将其应用于地磁基准图的构建当中,选取NOAA(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发布的地磁异常场数据进行了多重分形谱分析,证明了地磁异常场具有明显的多重分形特征。并将多重分形理论与克里金插值方法相结合,提出逐步插值校正法(SSICM),该方法在用克里金法估计未知位置点属性值的同时,利用地磁异常场在小尺度范围内的标度不变性对其进行奇异性校正,在实测数据基础上以网格形式逐级加密,从而构建了基准图。试验结果证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充分刻画地磁异常场的小尺度奇异特征,更加精确地重构真实地磁异常场。 相似文献
2.
地图的一种多重拓扑模拟系统胡景星(湖北师范学院)由于多种因素致使地图的再投影具有或多或少的随意性,所以我们可用拓扑记号(x,y)(X,Y)来表示它。在这方面,通常采用变更地图的投影,或者考虑用投影变换来解决。为了适应旅游图及其它专题图对投影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在地基GNSS水汽反演的过程中,天顶湿延迟转换为大气可降水量时如何建立精确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模型的问题,该文在建立Tm模型前全面考虑了对Tm有显著影响的变量并选择最优回归子集。但分析发现,最优回归子集中各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这将会导致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从而影响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选择2013—2015年相关气象数据作为变量并应用岭回归的方法削弱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建立稳定的多因子Tm回归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别预测2016年1—12月、2019年1—7月的Tm,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3 K和2.0 K,预测精度较高,这将为高精度的水汽反演奠定较好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麻栗坡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W、Sn、Pb、Zn、Cu等主要成矿元素不完全服从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而表现出多重分形结构特征。因此,采用传统的地质统计学方法提取异常显然不能客观地反映区域的成矿元素分布特征。本文引用了C-A多重分形模型来研究该地区成矿元素特征,并有效提取各元素异常下限值,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对区内成矿潜力进行初步预测。实践表明,分形方法所提取的剩余异常与研究区的矿产分布较为相符,较好地反映了研究区成矿元素分布规律,为研究区成矿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江西永平铜矿区古构造应力场与构造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重反演方法(Multiple Inverse Method,MIM)恢复永平铜矿多期古构造应力场,该方法可以划分形成断层擦痕的多个古构造应力期次.研究表明,永平矿区印支期以来至少受到3期古构造应力场作用,进而探讨了永平铜矿构造演化历史.第一期构造应力场为EW方向的近水平挤压,形成轴向近SN的褶皱,以及走向近南北的逆断层;第二期构造应力场为NW-SE方向近水平挤压,伴随着岩体的侵入,导致层间破碎带的矽卡岩化和矿体形成;第三期构造应力场为EW方向的再次挤压作用,造成控矿断层推覆距离加大,混合岩和矽卡岩破碎带向西逆冲推覆到晚古生代地层之上. 相似文献
6.
基于我国台湾地区SMART-1密集台阵强震记录资料和Kameda的时变功率谱模型,利用多重滤波技术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每条记录的Kameda模型参数值;通过分析模型参数随频率变化的散点图分布规律,建立了时变功率谱模型参数随频率变化的随机模型。采用随机振动理论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沿波传播方向距离、垂直于波传播方向距离及测点所在位置土层厚度等局部空间位置变化对时变功率谱模型参数的影响规律,探讨了时变功率谱模型参数的空间分布形式,建立了各模型参数随空间坐标变化的随机预测模型,从而为重大工程多点输入地震动参数的确定和多点输入加速度时程的合成提供实用模型。 相似文献
7.
黄海北部水团锋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89年8月黄海北部14个周日连续站3d的表层水湿和有关大面站准同步资料及由卫片获取的海面温度资料,对该海域水团锋面进行了分析,黄海北部表层水温为北黄海沿岩水(水团)、渤海沿岸水(水团)、朝鲜西部冷水团和黄海暖流余脉所控制。该项研究对长海县海洋牧场的开发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华南前汛期不同降水时段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41,自引:5,他引:41
利用1957-2001年华南地区74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和同期NCEP/NCAR逐日再分析格点资料,对华南前汛期(4-6月)不同降水时段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华南前汛期降水由锋面降水和夏季风降水两个时段组成。锋面降水时段主要集中在4月,为典型的由冬到夏过渡的环流形势,华南地区高空为平直的副热带西风急流,大气层结稳定,水汽来源主要是阿拉伯海的西风输送和西太平洋副高南侧东风的转向输送;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副高仍控制南海地区,华南地区水汽输送主要来源于阿拉伯海的西风输送和西太平洋副高南侧东风的转向输送及孟加拉湾的西南输送;南海夏季风爆发后,副高东撤退出南海地区,南半球越赤道水汽输送加强并与孟加拉湾水汽输送连通,华南区域内对流发展;夏季风降水时段盛期主要集中在6月,此时南亚高压跃上高原,华南地区处于南亚高压东部,对流发展极其旺盛,强大的南半球越赤道水汽输送越过孟加拉湾和南海地区向华南地区输送。 相似文献
9.
10.
利用加密自动站、卫星云图及雷达图像等资料,对2010年6月7日白天到夜间宁夏中北部地区出现的短时暴雨天气成因及中尺度系统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短时暴雨是在“东高西低”稳定的环流形势和锋面过境背景下,500 hPa西风槽,700 hPa切变线、低涡、低空急流,850 hPa切变线,地面冷锋等主要影响系统相互配合、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大降水落区位于低空急流左侧与切变线尾部的辐合区,这可作为宁夏中尺度暴雨天气系统的一种典型特征;逆风区的出现和S型风场、锋面过境雷达图像特征是此次强降水典型的雷达回波特征,逆风区分布与中尺度系统走向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