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01篇
  免费   2433篇
  国内免费   2977篇
测绘学   4719篇
大气科学   3868篇
地球物理   1391篇
地质学   5678篇
海洋学   1465篇
天文学   131篇
综合类   1126篇
自然地理   933篇
  2024年   206篇
  2023年   724篇
  2022年   915篇
  2021年   1012篇
  2020年   630篇
  2019年   1040篇
  2018年   707篇
  2017年   752篇
  2016年   699篇
  2015年   708篇
  2014年   1040篇
  2013年   791篇
  2012年   916篇
  2011年   891篇
  2010年   748篇
  2009年   694篇
  2008年   705篇
  2007年   611篇
  2006年   583篇
  2005年   526篇
  2004年   484篇
  2003年   414篇
  2002年   375篇
  2001年   364篇
  2000年   277篇
  1999年   308篇
  1998年   290篇
  1997年   325篇
  1996年   262篇
  1995年   228篇
  1994年   235篇
  1993年   177篇
  1992年   193篇
  1991年   167篇
  1990年   122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7年   6篇
  1954年   6篇
  1937年   2篇
  1936年   1篇
  1931年   1篇
  1926年   1篇
  192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41.
地震云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云是指地震即将发生时,震区上空出现的不同颜色的,如白色、灰色、橙色、橘红色等带状云。其分布方向同震中垂直,一般出现于早晨和傍晚。据目测估计,地震云的高度可达6000米以上,相当于气象云中高云类的高度。  相似文献   
942.
利用高分辨率中尺度数值模式WRF,模拟了2019年3月21日发生在浙江省的一次大范围致灾超级单体雹暴过程,结合多普勒雷达探测产品,分析了风暴的雷达回波结构、流场结构、各类水成物等特征及其演变,并探究冰雹形成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此次雹暴过程是在高空急流轴右侧和低层切变线相重叠的区域发生和发展的,强垂直风切变有利于雹暴的...  相似文献   
943.
为了提高雅安市冰雹预报能力,并为人工消雹工作提供更好的指导作用,文章利用了雅安市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采用随机森林方法,对32项特征指标进行判断,建立了冰雹预报模型。使用该模型,可判断出可能出现冰雹的风暴,及其未来30 min的移动轨迹,以此确定未来冰雹的影响区域,给风暴最近的人工影响天气高炮作业点提供方位角、仰角数据,指导作业人员实施消雹作业。研究成果能够为雅安市冰雹灾害的防御提供科学指导,在实际业务应用中减轻农业灾害损失,提高全市冰雹灾害的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944.
利用丹江口水库弃水向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进行生态补水是缓解受水区尤其是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的重要途径.在保障原供水任务的基础上,确定水源区的生态补水启动条件、明确补水时机与补水量、以及揭示生态补水与其他目标间的响应关系,是发挥工程效益的关键问题.以水源区丹江口水库为研究对象,提出考虑生态补水规则的供水调度模型,明确多目...  相似文献   
945.
文章以湄公盆地周边海域为研究区,利用遥感技术手段,综合多时相、多源卫星数据,探讨不同数据源海上油气井平台提取方法。本次研究,首先基于1992—2018年27景多时相夜间灯光数据和2019年两期SAR数据,分别采用高斯滤波法和双参数CFAR法,实现了全区域油气井平台的自动化提取;然后,针对有确定性资料辅助判定的区域,采用人工目视解译的方法,对长时间序列Landsat-8 OLI及YG24号光学卫星影像进行提取,并将解译结果作为标准数据,用于验证前两种自动提取方法的精度。结果表明:夜间灯光影像数据易获取、成本低,提取方法简单,而SAR影像提取结果的精度高、流程烦琐,建议根据多源卫星数据的特点相互结合,实现快速、高效、精确的信息提取,应用于海上油气井平台监测。  相似文献   
946.
对2004年8月登陆我国的台风"云娜"的热动力结构及其演变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从大尺度环境场、台风中尺度动力和热力场三维结构、台风云雨特征等多角度,对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模式不仅较准确地再现了台风登陆前24h移动和演变的全过程,在移向、移速和登陆时间、地点上与实况十分接近,而且对台风系统中尺度结构、云雨特征的模拟与分析场及卫星观测也有较好的一致性。采用的模拟工具是新开发的双重嵌套AREM模式,该模式是静力模式,但对台风仍有较强的模拟能力。此外,本试验无任何人为台风模型的嵌入是其中的一个特点,从而增加了试验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947.
对北京地区1994~2005年暖季(5~9月)雷暴、冰雹、暴雨和大风等各种对流天气进行了气候统计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暖季发生对流的概率很高,按日数统计的气候概率达47.77%,有雷暴相伴的强对流天气大风、暴雨和冰雹气候概率分别为27.29%、10.84%和6.29%。另外,北京地区对流天气一般可连续出现3 d,强对流天气也可连续出现2 d。北京地区对流季节长达4个月,其中6、7、8月为主要的对流月,这三个月中雷暴发生的气候概率均超过50%。暴雨多发季节为7月中旬到8月上旬。冰雹集中于6月中、下旬。在对流天气的地理分布上,北京西北部、东北部山区及西南部山区多对流天气,中心区和东南部平原地区对流天气较少。暴雨呈西南-东北方向带状分布,东北部山区、中部和东南部平原地区多发生暴雨,而西北部和西南部山区很少发生暴雨。山区冰雹明显多于平原。西北部和东北部山区大风偏多,西南部霞云岭大风最少。暴雨有明显的夜发性,即夜间次数多,降水量更大。冰雹集中发生在午后到傍晚,占冰雹总站次的76.72%。夜间发生冰雹的概率非常小,上午到中午也不多。  相似文献   
948.
黄艳芳 《湖北气象》2007,26(1):73-77
使用常规地面和高空原始报文资料,采用最优插值法,对2004年4月29日出现在武汉天河机场临近的两次强雷暴天气过程进行了客观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强雷暴天气,前一次为典型的飑线天气过程,后一次为超级雷暴单体天气过程;高空槽、冷锋、中尺度低值系统是当天两次强雷暴天气的触发机制;低空深厚湿层(水汽丰富)、高低空存在急流强风带对当日飑线天气的形成和发展较为有利,强的不稳定层结、强的环境风垂直切变以及上层干、下层湿的湿度层结对当天超级雷暴单体的形成和发展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949.
950.
在广泛收集资料和野外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经综合分析控制和影响区域地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和内外动力地质的耦合作用,基于ArcGIS平台采用多因素加权叠加分析方法开展了沈抚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评价因素主要选取活动断裂、 地震活动性和深部地球物理以及工程岩组、 地形地貌与地表地质灾害等共12个影响因子,并依据评价因素的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