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461篇
大气科学   765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131篇
海洋学   79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东亚夏季风系统与青藏高原冬季植被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用1982年1月—2001年12月NDVI资料、台站日降水资料和NCEPⅠ/NCAR再分析资料,首先利用SVD方法分析了青藏高原冬季NDVI与我国降水的关系,指出青藏高原冬季NDVI与我国夏季降水相关系数从南到北呈"+-+-"相间分布,高原冬季NDVI增大(减小),随后夏季降水在华南和华北地区增加(减少),而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降水减少(增加)。然后通过合成法,分析了高原冬季NDVI大、小值年东亚夏季风系统的变化,得到在青藏高原冬季NDVI大值年时,夏季马斯克林高压偏弱,而澳大利亚高压偏强。赤道辐合带强度偏强,有利于越赤道气流的加强,使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同时南亚高压偏弱位置偏西,副热带高压位置偏东偏北。副热带西风急流的位置也偏西偏北。  相似文献   
982.
利用HadiSST资料、CMAP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热带北大西洋(Northern Tropical Atlantic,NTA)海表温度异常(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SSTA)与南海夏季风(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SCSSM)的联系及可能机制。观测分析表明,夏季NTA海温异常与SCSSM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NTA海温正异常时,北半球副热带东太平洋至大西洋区域存在气旋式环流异常,有利于热带大西洋(热带中太平洋)地区产生异常上升(下沉)运动,使得西北太平洋地区出现反气旋环流异常,该反气旋环流异常西侧的南风异常使得SCSSM增强。利用春季NTA指数、东南印度洋海温异常指数、北太平洋海温异常指数、南太平洋经向模(South Pacific Ocean Meridional Dipole,SPOMD)及Niňo3.4指数构建了SCSSM季节预测模型,预测模型后报与观测的SCSSM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81,表明该模型可较好预测SCSSM。  相似文献   
983.
索马里跨赤道气流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25,自引:8,他引:25  
李崇银  吴静波 《大气科学》2002,26(2):185-192
通过分析NCEP/NCAR多年再分析资料,清楚地揭露了南海夏季风爆发与索马里跨赤道南风气流建立之间的重要关系.对应南海夏季风爆发,总是已先期在赤道印度洋地区有西风加强和索马里跨赤道南风气流的建立;而且,若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晚),赤道印度洋地区西风的加强和索马里跨赤道南风气流的建立也偏早(晚).可以认为,索马里跨赤道南风气流的稳定建立是南海夏季风爆发的重要物理机制之一,它的建立导致赤道印度洋地区西风的持续加强和向东扩展,并最终在南海地区形成西南气流.  相似文献   
984.
青藏高原夏季风和南海夏季风低频振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48-2010年NCEP/NCAR全球大气逐日平均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夏季风和南海夏季风大气低频振荡的可能关系。结果表明,夏半年高原地区和南海地区季风均存在明显的30~50天的振荡周期,并且两者在这个振荡周期上存在明显的位相关系,即南海夏季风的低频振荡比青藏高原夏季风提前约3/4个位相,对500 h Pa和850 h Pa低频风场的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结果。两者存在明显位相关系的原因之一可能是3月下旬开始南海向青藏高原地区的低频输送。  相似文献   
985.
1 INTRODUCTION Chilling damage, flooding and drought in summer are the major climatic disasters inNortheast China. Before the 1980s chilling damage often occurred, and after 1990s flooding and drought disasters were more noticeable in this region. These c…  相似文献   
986.
2000年以来江淮梅雨带北移的可能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娅敏  丁一汇 《气象》2009,35(12):37-43
2000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量偏少年出现的频率大大增加,梅雨量进入一个相对偏少的时期.观测资料分析表明,2000-2005年江淮梅雨带的位置较1971-1999年向北移动了2个纬距,淮河流域降水增加了20%.采用1971-2005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从高层风场、中层位势高度场、低层相对涡度、垂直速度、整层视热源Q1和视水汽汇Q2等角度分析了近6年大气环流的异常,进一步研究得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的北移、东亚夏季风的加强以及冷空气的减弱,可能是导致2000-2005年梅雨带位置北移的原因.  相似文献   
987.
嫩江、松花江流域夏季降水与水位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嫩江、松花江流域内的气象和水文资料,分析了该流域夏季降水的天气气候特征以及降水与水位变化的关系,利用NCAR/NCEP的再分析资料讨论了形成夏季降水天气气候特征,并分析了降水量异常时的环流状况,表明:该流域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基本上是呈南北的带状分布,并有明显的阶段性,汛期水位变化与流域内夏季降水有密切的关系,影响该流域夏季降水的环流系数为西风带阻塞形势下的低值系统和东亚夏季风。  相似文献   
988.
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海-气界面热交换特征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文中利用 2 0 0 0与 2 0 0 2年二次南海海 气通量观测资料和同期西沙站资料 ,研究了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海洋表面热收支变化特征。研究表明 :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 ,影响海面热收支变化的主要分量是净短波辐射通量和潜热通量 ,在季风爆发前后不同阶段 ,二个分量的变化有不同表现形式 ,但不论二者如何变化 ,季风爆发与活跃期 ,海面热收入减小或为净支出 ;季风爆发前及中断期间 ,海面热收入逐渐增加 ;由于大的热惯性 ,海温变化落后于海面热收支的变化 ,海温的这种滞后效应通过影响潜热通量调节海面热收支的变化 ,又反过来影响自身的变化 ,形成短期振荡过程 ,这种振荡过程与季风的活跃、中断过程相对应。  相似文献   
989.
宋燕  季劲钧  孙丹 《大气科学》2009,33(2):313-324
利用美国NASA格点月降水总量资料、美国CO2信息分析中心地表面温度异常月平均网格点资料、美国NCEP/NCAR再分析全球网格点资料和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台站地温观测资料分析了1960年代中期亚非夏季风环流圈年代际时间尺度的减弱及其与之有关的全球气候场异常现象。结果发现, 1960年代中期全球对流层大气温度和海洋温度场发生异常变化, 对流层大气有明显降温, 海洋主要以印度洋升温、 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降温为主要特征, 同时, 我国大陆土壤温度和青藏高原温度在1960年代中期有明显的下降, 导致亚洲大陆与印度洋之间的热力对比明显减弱, 东风急流减弱, 最终导致亚非夏季风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990.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及其对东亚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AMO的形成机制与指数定义、AMO对东亚夏季和冬季气候的影响、AMO与其他大洋的协同作用。目前,关于AMO的形成机制仍有不同意见,传统观点认为AMO是气候系统内部过程尤其是大西洋经向翻转流造成的,但近期有工作指出AMO是气溶胶、火山喷发等外强迫驱动产生或是海洋对大气随机强迫的一种响应。AMO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调制东亚夏季气候,当AMO处于正位相时,东亚夏季风加强、降水增多、气温升高,反之亦然。同时,AMO正位相有利于东亚冬季风偏强,欧亚大陆中纬度及中国北方偏冷;负位相时则大体相反。鉴于AMO的重要作用,加深理解AMO形成机制及其对东亚气候影响有益于提升东亚气候的年代际预测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