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459篇
大气科学   758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101篇
海洋学   73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61.
海温和极冰对副热带高压季节性北跳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4,自引:12,他引:12  
道德以南海区域平均的候平均OLR值下降至235W/m,同时纬向风由东转成西为定义标准确定南海季风从1979到1994年间爆发的平均日期是5月第4候,然后对16年的OLR场,风场及θX场的时段叠加合成图进行了分析,认为南海夏季风的建立是南海-西太平洋系统所造成。  相似文献   
262.
东亚地区夏季风活动与对流层顶臭氧含量变化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76~2001年东亚地区的风场、气压场和对流层顶臭氧浓度观测资料,选取并计算了3种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东亚季风指数,分析了夏季期间上述指数与对流层顶臭氧的相关,从而对东亚地区季风活动与对流层顶臭氧含量分布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1)东亚SMI夏季风指数的强弱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区的对流层顶臭氧之间存在着正相关,且相关性较好;(2)指数EAMI与对流层顶臭氧存在相关,具体表现为在南海热带季风区存在着负相关、在大陆--日本副热带季风区存在正相关、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区存在较好的正相关;(3)而在副热带梅雨锋区,EASMI指数的强弱与对流层顶臭氧含量变化存在较好的正相关,在热带季风槽区,EASMI指数的强弱与对流层顶臭氧含量变化存在较好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263.
巴丹吉林沙漠查格勒布鲁剖面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约128ka BP以来查格勒布鲁剖面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末次间冰期以来本区对全球气候波动的响应。随着全球气候的波动,间冰期和间冰阶时,东亚夏季风的降水尾闻到达甚至越过本区向西扩展,给本区带来一定的降水。使之具有生草成壤的粪似于干草原的环境,该时期剖面中发育湖相、黄土和古土壤沉积,SiOz/A12O3比值下降,平均值分别为9.33、7.58和7.51;冰期和冰阶时,东亚夏季风向东南方向退缩,本区受干冷的冬季风控制,降水稀少,植被稀疏,风沙活动强烈,剖面中发育风成砂沉积.SiO2/Al2O3比值上升。据气候干寒程度的差异,风成砂的性状可划分为3类,即风成砂(Ⅰ)、风成砂(Ⅱ)和风成砂(Ⅲ),它们的SiO2/Al2O3比值分别为15.42、15.40和10.32,代表着从流动沙丘砂向固定半固定抄丘砂的过渡。  相似文献   
264.
用时域分析组合模型建立了100万年来60°N6月份太阳辐射量时间序列、宝鸡黄土粒度时间序列、渭南夏季风指数时间序列的动态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时域分析组合模型较好地提取了时间序列的信息,得到的几个显著周期T=133,100,89,41,23,19ka,与地球轨道三要素的变化周期接近.用组合模型拟合实测数据,精度是高的;用其预测未来气候替代性指标时间序列的变化情况,发现未来气候有向干冷方向发展的趋势.时域分析组合模型为研究气候变化趋势提供了一种定量分析、预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5.
亚洲夏季风活动激发的北半球大气环流遥相关型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黎伟标  纪立人 《大气科学》1997,21(3):283-288
亚洲季风区是全球热力变化最为显著的区域,亚洲夏季风活动必定会对其它环流系统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夏季风指数与北半球环流的相关计算以及强、弱季风候北半球环流异常合成的分析发现,亚洲夏季风的活动会激发北半球夏季大气环流遥相关型,其主要相关中心均出现在季风区的下游地区,即从亚洲经太平洋至北美洲一带,除了表现出正负中心交替出现的波列状结构外,该遥相关型在太平洋地区还表现为一对南北向的偶极子异常型,我们将这一遥相关型称为亚洲太平洋北美(APN)型。  相似文献   
266.
相关函数的分析表明,黄陵地区树轮早材最小密度与6月份气温及4~6月份降水显著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0.616(α=0.0001)和-0.662(α=0.0001).在此基础上,将早材最小密度指标与稳定C同位素指标采用第一主分量法合并,较精确地重建了黄陵地区6月气温,重建值的解释方差达45%.同时以早材最小密度重建了该区4~6月降水,解释方差达49%.并提出,6月份气温实质上指示了东亚夏季风前锋到达此地时间上的早晚.  相似文献   
267.
东亚夏季风的低频振荡及其与500hPa角动量输送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景勋 《热带气象》1989,5(4):295-304
  相似文献   
268.
钟中  汤剑平  苏炳凯  赵鸣 《气象科学》2003,23(2):127-134
本文利用MM5(V3)中尺度模式系统以1998年5月南海季风爆发过程为例,试验了模式顶层气压选取对南海季风爆发过程模拟结果的影响。共做了2个数值试验,分别将模式项选在100hPa和50hPa。试验表明,模式顶选取更高将使得和南海季风爆发过程相对应的东亚高空急流强度和位置模拟与观测更趋一致,并且南海北部地区季风爆发后强降水发生的时间及降水强度的模拟也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69.
南海夏季风活动与季内北太平洋副高的形态和西伸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dbl小波基和shannon熵的4层小波包分解重构及H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研究讨论了南海夏季风与季内北太平洋副高东西形态和西伸过程的相关特征,提出和定义了诊断判别副高活动的夏季风小波包频域能量判据,揭示出南海夏季风低频扰动与太平洋副高形态活动之间的一些新的现象和关联。  相似文献   
2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