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9篇
  免费   472篇
  国内免费   590篇
测绘学   200篇
大气科学   971篇
地球物理   361篇
地质学   1697篇
海洋学   168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76篇
自然地理   18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桂西两次强降雨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2005年8月20日和2006年6月13日发生在桂西的两次强降雨并伴有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物理量场和FY-2C红外云图及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造成桂西两次强降雨都是在充足的水汽条件和强烈的上升运动条件下发生的;主要影响系统来自低层切变线、高空低槽和地面静止锋;强降雨过程发生在强烈的不稳定层结区域和K指数高值区。  相似文献   
962.
本文介绍了风廓线雷达在国内外的发展应用情况、测量原理与硬件结构,并就青藏高原那曲地区的风廓线雷达资料与气球探空资料进行了初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海拔地区风廓线雷达观测资料仍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具有良好的业务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3.
对成都地磁台两年多(2002~2004年)的地磁总强度数字与模拟观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数字观测资料与模拟观测资料取数的个数不同,两者的曲线变化形态不同。模拟地磁总强度的形态为近直线型,而数字化地磁总强度则有显著的日动态变化。但数字观测资料经过平均处理后产生的日均值与模拟观测日值大致相同。据现有资料,数字化地磁总强度的映震能力优于模拟地磁总强度。  相似文献   
964.
大庆探区外围盆地中、新生代地层对比及四大勘探层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外围盆地的区域对比与组合规律研究,对于揭示东北中、新生代盆地演化规律和拓展油气开发思路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岩性特征、古生物化石组合、同位素等资料,对大庆探区外围盆地中、新生代地层进行了对比,总结了地层发育的宏观规律,提出了中—上侏罗统、下白垩统、上白垩统和古近系四大勘探层系,为大庆探区外围盆地进一步的沉积、构造演化及石油地质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65.
针对高校教材《普通物理实验》中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指出传统实验前后所测量的一些物理量不是等精度测量,因而有必要对实验原理和公式进行修正。改进型焦利氏秤,在载物台下装有测量机构,实验测量方法有所改变,实验思路更加明确,并经实验比对,使用改进型焦利氏秤做此实验,不仅操作和计算简便,而且所得结果更接近公论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66.
赵静  李贺丽  陶林威 《地下水》2006,28(5):25-27
本文以黑河流域为例,根据可能收集的资料,试用SLM和LPM模型对日径流量进行了模拟和模拟精度检验,并对各模型的模拟结果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LPM可用于参考性预报,而SLM不能用于参考性预报,只能作参考性估报;②由于LPM模型吸收了季节变化信息,其检验期和率定期的评定效率均较高.结论:较之SLM,LPM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都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洪峰预报误差,考虑了洪峰非线性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7.
末次冰消期转暖的过程和机制一直是古气候研究的热点,然而对于末次冰消期全球气候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以及热带低纬度地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仍不明确。文章根据我国中低纬度地区的湖光岩玛珥湖、渭南黄土剖面和东海DGKS9603孔沉积物中的植硅体等环境指标的分析,研究了末次冰消期在这些地区的变化特点,并结合古里雅冰芯和南京葫芦洞石笋氧同位素记录与南极BYRD冰芯、北极格陵兰GRIP冰芯氧同位素记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各地区转暖的时间并不同步,明显受印度洋季风或东南季风影响的古里雅、湖光岩地区是气候转暖较早的地区,格陵兰地区的快速转暖滞后于我国中低纬度转暖1.5~2.0ka以上。如何理解高纬度和热带低纬度地区气候转暖的差异性问题及其原因和机制有待于更多高分辨率气候记录研究和模型的检验。  相似文献   
968.
贵州省金沙煤田龙潭组岩煤层测井对比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潭组是金沙井田的主要含煤地层,含煤达12~15层,其中7、8、9、11、12五层煤较稳定,为主要可采煤层。根据测井物性曲线与地质岩心的对比分析,总结出该组煤岩层的共有测井物性规律:低密度、中低电阻率、较高中子孔隙度和较低的纵波速度,以及其特有规律如:5、6、7、8、9煤层的低自然伽马,11、12煤层较高的自然伽马等特征。结合煤层测井曲线形态特征及其与顶、底板以及和煤层上、下标志层间组合关系,进行了全煤系地层的对比,揭示了该井田煤层的分岔、合并、冲刷、沉缺、煤层厚度等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69.
一次海浪预报服务的误差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针对2005年12月底-2006年1月初南海石油平台用户投诉海浪预报误差问题,通过分析该时段的天气背景,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结合实况风浪情况,综合我们提供给用户的海浪预报产品进行对比,发现出现预报误差的原因:①长时间吹东北风,即使海面风不是很大,由于较高基涌存在,因此实际涌浪比较高;其次是对补充的弱冷空气的影响时间把握不准。②冷空气主体东移入海后,我国海岸线的地形作用和台湾海峡的狭管效应,对南海东北部的风力和海浪的维持甚至增强作用非常明显;再加南海南部低压系统的存在使南海北部的气压梯度增大,在预报中对这些因素考虑不足,导致对风浪的预报效果较差。③本次日本中尺度数值预报地面风场对南海东北部的风力预报比实况偏小6~8 m/s左右。  相似文献   
970.
通过对2005年7月9日、11日秦皇岛地区出现的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卫星云图、雷达回波、自动站等同步资料的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00hPa低涡、850hPa弱切变、渤海偏东风的水汽输送及本区域上空层结不稳定在其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高空横槽转竖、低层风扬沿海岸线向内陆摩擦辐合等是产生第二次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