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021篇 |
免费 | 2261篇 |
国内免费 | 101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453篇 |
大气科学 | 1733篇 |
地球物理 | 1241篇 |
地质学 | 4307篇 |
海洋学 | 770篇 |
天文学 | 59篇 |
综合类 | 2371篇 |
自然地理 | 636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302篇 |
2023年 | 496篇 |
2022年 | 672篇 |
2021年 | 741篇 |
2020年 | 633篇 |
2019年 | 678篇 |
2018年 | 422篇 |
2017年 | 498篇 |
2016年 | 500篇 |
2015年 | 621篇 |
2014年 | 1272篇 |
2013年 | 953篇 |
2012年 | 1045篇 |
2011年 | 1147篇 |
2010年 | 969篇 |
2009年 | 1025篇 |
2008年 | 1086篇 |
2007年 | 871篇 |
2006年 | 836篇 |
2005年 | 788篇 |
2004年 | 759篇 |
2003年 | 702篇 |
2002年 | 572篇 |
2001年 | 471篇 |
2000年 | 396篇 |
1999年 | 398篇 |
1998年 | 336篇 |
1997年 | 332篇 |
1996年 | 294篇 |
1995年 | 317篇 |
1994年 | 223篇 |
1993年 | 202篇 |
1992年 | 168篇 |
1991年 | 149篇 |
1990年 | 141篇 |
1989年 | 139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15篇 |
1980年 | 4篇 |
1977年 | 3篇 |
1959年 | 6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8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932.
矿集区预测中的探索式空间分析方法及应用——以中亚铜矿集区预测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地理信息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环境下矿集区预测方法的研究热潮也初现端倪.依据矿集区所包含的理论内涵(矿床密集区、潜力密集区的聚集内涵),提出了应用探索式空间分析法进行矿集区预测的设想,并以北至科克舍套,南至帕米尔高原,西至乌拉尔山,东至新疆边境的中亚区域为研究区,利用探索式空间分析方法从含矿潜力的确定及其空间分布模式的探索入手,对研究区铜矿集区进行了预测,初步圈定了乌拉尔、矿区阿尔泰、北滨巴尔喀什、斋桑、塔尔巴合台等17处铜矿集区.研究成果除包含了研究区已知矿集区外,还有7处新区,反映了探索式空间分析法在矿集区预测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33.
934.
为研究中国流感发病率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区域地理环境因素对流感发病的影响,通过统计分析得到中国流感发病的时间规律以及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得到中国流感发病的空间分布特点;应用地理探测器模型、Spearman相关分析得到与流感发病相关的区域地理环境因素;根据各区域地理环境因素和流感发病率所构建的GWR模型,得到局部回归系数在中国范围内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以12月、1月为代表的冬季和以3月为代表的春季在同年表现出流感高发的特征。夏季流感高发的地区集中在华南、华中地区,冬季则集中在华北、西北地区。降水量对流感的发病率影响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特征。中国的高纬度地区,平均气温与流感的发病率呈现负相关;低纬度地区,呈现正相关。日照时数对流感发病的影响在总体上表现为负相关。平均相对湿度与流感发病率的关系在中国的西北部地区表现为明显的负相关,而在东南部地区表现为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935.
区域经济整合发展研究--以上海市南汇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区域经济整合发展的动力来源、基本过程及遵循的原则,并以实例阐述了区域经济整合的主要内容为:城镇体系、产业结构、市政和基础设施及区域经济运行环境等,归纳出了5种典型的整合类型,即领土主权变动、国家重大政策推动、行政归属调整、重大工程启动及城市扩展整合等,最后通过上海市南汇区的实例进行了相应的论证。 相似文献
936.
937.
938.
随着地理信息科学和系统的发展,GIS数据的时空分辨率和数据量呈现爆炸式的增长趋势。传统的基于个人计算机的景观指数计算软件难以有效快速地完成海量数据的空间分析。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高效的景观指数并行计算方法。首先对原有的并查集连通域标记算法进行了2点改进:① 在第2次遍历数据时,增加了计算斑块面积、周长等斑块基本信息的功能,为景观指数的计算提供必要参数;② 在第2次遍历过程中,增加了重新标记连续序号的功能,减少了原有算法在合并操作后造成的序号不连续,需要重新遍历数据的开销。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MPI并行编程库,采用数据分割和主从进程协同的并行计算模式实现了景观指数的并行计算。实验表明,在保证计算正确性的基础上,本文的并行算法大幅度提高了景观指数的计算性能,为快速分析大规模数据的景观形态和格局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39.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京津冀城市群热环境时空形态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热环境作为区域生态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而如何选择针对城市群这种复杂地地貌特征的热环境量化工具一直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点,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解决多样本、非线性、非平稳及高维函数拟合的计算方法,并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京津冀城市群热环境曲面模型来揭示城市群热环境的时空形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① SVM模型在刻画多核心、多种土地利用类型城市群热环境的空间分布方面具有理论与实践可行性,能够根据热环境的整体空间布局通过高斯核函数进行局部优化差值,最大限度减少缺省值对模型拟合结果的影响。相比于对照方法可以模拟出更高精度的复杂地貌特征城市群热岛空间分布格局;② 在SVM模型曲面拟合的过程中,拟合精度和拟合时间是衡量拟合结果的重要指标,而原始影像的分辨率则是影响该指标的决定性因素;③ 2003-2013年区域内北京市与天津市的城市热岛效应变化最为明显,热岛面积分别增加7091 km2与4196 km2,空间上呈现出逐年接近连片发展趋势,热岛重心移动轨迹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异性。北京城市热岛特征为东南部地区异速增长,西部地区缓慢增长;天津城市热岛特征为以城市中心为圆心向周围扩展。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城市群热环境评测的定量方法,可以在实践上对城市群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提供定量化、可视化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