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245篇 |
免费 | 656篇 |
国内免费 | 59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577篇 |
大气科学 | 706篇 |
地球物理 | 638篇 |
地质学 | 2313篇 |
海洋学 | 615篇 |
天文学 | 17篇 |
综合类 | 1743篇 |
自然地理 | 389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8篇 |
2023年 | 329篇 |
2022年 | 482篇 |
2021年 | 506篇 |
2020年 | 350篇 |
2019年 | 483篇 |
2018年 | 262篇 |
2017年 | 328篇 |
2016年 | 316篇 |
2015年 | 414篇 |
2014年 | 800篇 |
2013年 | 627篇 |
2012年 | 689篇 |
2011年 | 723篇 |
2010年 | 637篇 |
2009年 | 660篇 |
2008年 | 706篇 |
2007年 | 585篇 |
2006年 | 563篇 |
2005年 | 519篇 |
2004年 | 488篇 |
2003年 | 523篇 |
2002年 | 417篇 |
2001年 | 292篇 |
2000年 | 217篇 |
1999年 | 213篇 |
1998年 | 180篇 |
1997年 | 175篇 |
1996年 | 140篇 |
1995年 | 167篇 |
1994年 | 122篇 |
1993年 | 121篇 |
1992年 | 97篇 |
1991年 | 99篇 |
1990年 | 76篇 |
1989年 | 66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194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51.
152.
153.
154.
分析了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定位,针对目前国内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平台架构云端化、市县运维一体化、数据内容泛在化、更新方式多样化的市县级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模式,并在智慧大丰时空云平台建设项目中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155.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测绘技术,为高时空分辨率全球空间数据信息获取提供了一种跨时代的技术手段。本文探讨了利用三维激光技术获取的点云数据,在地理国情监测中城市建成区城市建筑物高度监测中的应用,阐述了其技术流程和分析方法。与传统的测量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工作效率高、测量精度高的优点,对于相同的测绘类项目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6.
157.
针对城市地物信息提取中地物边界难以确定、分类精度不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套综合利用影像及激光雷达点云高程信息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在分割中,各类地物的最佳分割尺度由监督法分割精度评价确定,最终分割结果利用粒度理论下的分割尺度综合方法进行合成,能兼顾不同地物最优分割尺度,获得准确地物边界;在分类中,采用ReliefF特征选择算法度量从影像及点云数据提取的对象特征重要度,选择最佳特征组合,并采用多分类器组合方法进行分类,以消除Hughes现象,提高分类精度。选择德国斯图加特市两块实验区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利于提高大范围城市地物精细信息提取的精度和效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8.
以大连市中山区的遥感和建筑等多源数据为基础,结合单窗算法和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了2002—2014年研究区的地表温度空间分异特征及地表温度与建筑密度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2002—2014年地表温度高温区域多分布在中山区西北部、解放路和中南路的沿线,且温度增加明显,东北部由于填海造陆温度明显升高;(2)高密度和较高密度的地块主要分布在青泥洼天津街商业区,大部分低、较低、中密度地块分布在解放路和中南路沿线;(3)2002年、2014年,地表温度与建筑密度呈现中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14、0.537。 相似文献
159.
构建基础时空信息底板,是实现智慧城市内部多源、异构、海量数据间的关联与融合,保障各类智慧应用正常运转,实现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前提.文中提出"地楼房权人"多层次城市实体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设计并实现"地楼房权人"实体建库、城市多源信息关联融合的业务框架,并通过应用展望,从教育学位配置和医疗资源管理等方面举例说明基于"地楼房权人"实体模型的多源信息关联在城市精细化治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表明,通过构建"地楼房权人"等城市实体数据,并基于此关联集成各类城市数据,最终形成面向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基础时空信息底板,将为智慧城市的各类应用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60.
夜光遥感影像数据可有效反映城市空间格局变化。本文基于1992—2012年的DSMP-OLS夜光遥感影像和2018年的珞珈一号遥感影像,利用分层阈值法提取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建成区;通过计算平均灯光强度、平均灯光增长速率、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建成区增长速率、城市重心、城市重心偏移距离等一系列指数,揭示区内各城市的空间格局演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①1992—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规模大幅增长,沿珠江口两侧形成了以澳门、广州、深圳和香港为核心的倒“U”形城市群,并呈辐射状向周边扩张。②以珠江口为界,粤港澳大湾区东部各个城市的发展水平整体高于西部各个城市,广州、深圳、香港等核心城市发展水平明显高于江门、肇庆、惠州等外围城市。③1992—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区的增长速率由小变大,最后逐渐趋于稳定,2002—2007年是城市扩张最迅猛时期。④1992—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的各城市重心迁移方式表现为3种类型:持续向区域中心迁移;持续向相邻城市邻接区迁移;持续向海洋方向迁移。大部分城市的重心迁移方向呈“震荡”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