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4篇
  免费   638篇
  国内免费   880篇
测绘学   329篇
大气科学   1463篇
地球物理   744篇
地质学   669篇
海洋学   468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278篇
自然地理   259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7篇
  1975年   6篇
  1964年   7篇
  1962年   6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地壳垂直运动可直接由几何水准重复联测求得,但重复联测实施起来非常困难。本文给出了由验潮得到的平均海面变化推求地壳垂直运动的新方法,从理论上和实际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说明了用该方法求地壳升降运动是可行的。本文得出了中国沿海近几十年均衡意义下的平均海面上升速度为1.3mm/a,误差为±0.25mm/a;并给出了中国沿海各验潮站地壳垂直运动毫米级的年变化数值,其年平均升降值为0.02mm/a是可忽略的。  相似文献   
922.
对海南岛海岸澄迈角沙滩的3个断面进行了潮间带生态调查。初步鉴定无脊椎动物32种,其中软体动物8种,甲壳类14种,多毛类8种,其它动物2种。优势的大型底栖动物有端足类的肢突跳钩虾Talorchestia brito,等足类的日本异浪漂水虱Excirolana japonica和双壳类的等边浅蛤Gomphina aequilatera。垂直分布可分为:(1)钩虾带,以肢突跳钩虾为特征种;(2)等足类带,以日本异浪漂水虱为特征种;(3)蛤-螺带,以等边浅蛤-(虫昌)螺Umbonium vestiarium为特征种。研究表明,沙滩底栖动物垂直分布主要受潮汐、底质、盐度和波浪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3.
通过三个断面加密有孔虫表层采样和精确高程测量,发现建川开敞型盐沼存在特征性盐沼有孔虫组合,这些组合与盐沼植被带相应,受高程控制,有明显的垂直分带,垂直带顶面即最高高潮位以上有孔虫突然消失.这个有孔虫垂直分布模式可高精度地恢复古海面(精度最高可达±5cm).该研究为我国高分辨恢复古海面提供了一个地区性的现代有孔虫标尺,同时该工作也填补了国外仅局限于研究隐蔽型海岸盐沼有孔虫垂直分带的不足.  相似文献   
924.
1998年8月台湾海峡温度和叶绿素a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1998年8月台湾海峡温度、盐度、叶绿素a的观测结果,讨论了调查期间叶绿素a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夏季台湾海峡西部海域存在明显的上升流,较高的叶绿素a含量均位于低温高盐的涌升水中,叶绿素a最大值出现存在上升流区边缘、温跃层附近,台湾海峡东部海域由高温、低盐、低营养盐水占据,叶绿素a含量明显较海峡西部海域低。  相似文献   
925.
硒对极大螺旋藻生长及含硒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0.4mg/L硒培养极大螺旋藻时,35℃与160μmol/m^2.s的光温条件有利于螺旋藻生长和对硒的累积,在此种光温条件下,40mg/L硒以下均促进藻的生长,其中12mg/L硒的效果最大;超过60mg/L硒就有抑制作用;400mg/L硒以下藻即死亡。  相似文献   
926.
本文利用NCAR(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1976年太平洋各层风场资料,计算了0°—50°N,105°E—110°W范围内,7月850hPa,700hPa,500hPa,300hPa,250hPa和200hPa各层上的垂直运动,并与叶笃正等所作的太平洋上空夏季平均环流特征作比较得出:(1)常年Walker环流明显,而E1 Ni(?)o发生年热带西太平洋上升运动减弱,东太平洋空气下沉区变成了强上升区,Walker环流下沉区东移至110°W以东;(2)常年热带西太平洋Hadley环流不明显,沿160°E以东Hadley环流越来越清楚,呈向东递增的趋势,而E1 Ni(?)o年Hadley环流东西变化甚为复杂,Hadley环流的上升支并不在赤道附近,而移至10°N左右,明显较常年偏北,Hadley环流也变成自热带向副热带倾斜的环流圈;(3)E1 Ni(?)o发生年,夏季以淮河为中心的空气上升区变成下沉区,而37°N以北的华北地区仍是上升区,华北多雨,所以出现Ⅰ型降水。  相似文献   
927.
南海海水中DO的平面、垂直分布以及海-气交换通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98年7月和1999年1月南海两个航次的综合调查结果,对溶解氧(DO)的平面、垂直分布以及海-气交换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表层海水是DO浓度最高的含氧层,在次表层20~75 m处普遍存在着DO浓度的最大值(440μm o l/dm3),同时该层还出现了pH值的最大值和活性磷酸盐浓度的最小值,其位置在温跃层的下界附近。对夏季表层DO和活性磷酸盐进行相关性分析可知,其相关系数为-0.915(n=288),两者呈显著负相关;同时,DO和pH值垂向变化趋势相一致,相关系数为0.951(n=288),两者呈强烈正相关。通过计算,得到1998年夏季和1999年冬季海面溶解氧的海-气交换通量:夏季释放通量为-0.346~0.226 m o l/(m2.d);冬季为-0.234~3.123 m o l/(m2.d)。由于夏季南海海水生物的初级生产力相对要高于冬季,因此夏季溶解氧向上通量的区域较冬季广,同时,海-气交换的通量随区域的变化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以下简称《海域法》)已经施行一年有余,但法学理论界对海域法理论的研究仍然十分有限。一是研究主要集中在《海域法》本身,交叉性研究不够;二是研究大多停留在解释层面上,深层研究不多。因此,海域法理论研究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本文对与《海域法》相关的若干问题做些初步探讨,以期对我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制化和海域法理论研究工作有所裨益。一、海域空间范围的划定问题关于海域空间水平范围,《海域法》第二条规定的较为明确,“本法所称海域,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的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本法…  相似文献   
929.
东海不同底质类型海域春季悬浮体通量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利用1994年4月在东海陆架不同底质类型海域即泥质和砂质区的水文和泥沙观测资料,分析和计算了两个站的悬浮体含量的分布、余流分布和悬浮体通量,以代表两个局部海域悬浮体含量分布和输送的特征。结果表明,在底质类型、生物活动、水动力环境和悬浮体物源各因素的影响下,两个海域的悬浮体通量和悬浮体含量垂直分布各有其特征,是东海悬浮体输送和垂直分布的两种典型类型。111站周围海域的悬浮体通量较大,上、中层水体(0-40m)中的悬浮体向东南方向输送,下层和底层的悬浮体向东北方向输送,且下层和底层的通量大于中上层;砂质区的悬浮体通量相对较小,且从表层到底层均向东北方向运移。  相似文献   
9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