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28篇 |
免费 | 597篇 |
国内免费 | 69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19篇 |
大气科学 | 1919篇 |
地球物理 | 624篇 |
地质学 | 952篇 |
海洋学 | 81篇 |
天文学 | 52篇 |
综合类 | 218篇 |
自然地理 | 1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84篇 |
2022年 | 112篇 |
2021年 | 129篇 |
2020年 | 77篇 |
2019年 | 105篇 |
2018年 | 95篇 |
2017年 | 98篇 |
2016年 | 96篇 |
2015年 | 125篇 |
2014年 | 225篇 |
2013年 | 190篇 |
2012年 | 208篇 |
2011年 | 168篇 |
2010年 | 217篇 |
2009年 | 217篇 |
2008年 | 189篇 |
2007年 | 209篇 |
2006年 | 174篇 |
2005年 | 189篇 |
2004年 | 187篇 |
2003年 | 210篇 |
2002年 | 147篇 |
2001年 | 162篇 |
2000年 | 105篇 |
1999年 | 101篇 |
1998年 | 99篇 |
1997年 | 93篇 |
1996年 | 101篇 |
1995年 | 90篇 |
1994年 | 81篇 |
1993年 | 62篇 |
1992年 | 68篇 |
1991年 | 76篇 |
1990年 | 64篇 |
1989年 | 55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8篇 |
1976年 | 4篇 |
1962年 | 4篇 |
1954年 | 3篇 |
1941年 | 2篇 |
1938年 | 3篇 |
1937年 | 2篇 |
1936年 | 3篇 |
193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0引言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几秒或十几秒地面建筑物荡然无存,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只有加大防震减灾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建筑物的防御能力,才能减少损失。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地处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受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山—地中海地震带的影响,地震活动较频繁。20世纪在我国发生6级以上地震600余次,平均每年发生6级以上地震6次之多。在我国地震烈度Ⅶ度和Ⅶ度以上的地区占国土总面积32.5%。广大的农牧民就居住在这样的地区,这对他们… 相似文献
92.
报告了利用泡沫橡胶模拟浅部软弱层对走滑破裂引起的强地面运动影响的结果。走滑地震引起强地面运动的计算机模拟,有时与对断层浅部滑动特性的某些任意假设有关(如:断层面上部2km处的滑动固定为0)。断层滑动反演研究表明,走滑断层浅部的高频辐射通常低于断层深部。在多数情况下,(1)断层区上部几公里的断层可能较弱,不能维持地震高动能释放期间所需求的高水平的剪应力;(2)断层滑动可能具有不同的本构关系,例如,滑 相似文献
93.
断层破裂方式对银川盆地强地面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川盆地是受断层控制的断陷性盆地,边缘和内部发育了多条断裂带,特别是其内部晚更新世-全新世活动的银川隐伏断层可能对银川市的建设规划和抗震设防影响较大.为了研究银川隐伏断层活动对银川盆地强地面运动特征的影响,本文以银川隐伏活动断层作为目标断层,模拟了断层发生Mw6.5特征地震时,在单侧破裂和双侧破裂两种方式下,银川盆地的强地面运动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种破裂方式下,盆地内强地面运动表现出不同形态的地震条带状分布特征和上盘效应;同时受到银川盆地边缘断裂"西陡东缓"构造特征的影响,地表强地震动分布和断层附近观测点的时程也呈现出独特的盆地边界反射作用.在单侧破裂和双侧破裂两种模式下,近场强地面运动集中区总体上呈现北强南弱的现象,银川市及附近的芦花台等地区是强地面运动分布的主要区域. 相似文献
94.
95.
干、湿环境下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的环流背景和地面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2007~2010 年暖季(6~9 月)发生在江淮和黄淮流域46 个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和地面特征进行了统计研究。根据整层可降水量小于或大于等于50 mm 将这些个例发生的环境分成干环境(10 个个例)和湿环境(36 个个例)。干环境下发生强对流的天气形势可以分为槽后型和副高边缘型,湿环境下的天气形势可分为槽前型、副高边缘型和槽后型,湿环境下有明显的暖湿区配合。湿环境下槽前型发生的概率最高,地面系统较为复杂,有静止锋、倒槽、冷锋和暖锋,而干环境下在本研究的个例中无槽前型发生。干、湿环境下副高边缘型的对流,从地面到500 hPa 都发生在副高后部的“S”流型的拐弯处,但部分湿环境个例低层有切变线。干环境下槽后型的发生概率较高,而湿环境下发生概率则相对较少。由这些研究表明,干、湿环境下强对流系统的触发和维持机制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