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8篇
  免费   597篇
  国内免费   695篇
测绘学   719篇
大气科学   1919篇
地球物理   624篇
地质学   952篇
海洋学   81篇
天文学   52篇
综合类   218篇
自然地理   15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8篇
  1976年   4篇
  1962年   4篇
  1954年   3篇
  1941年   2篇
  1938年   3篇
  1937年   2篇
  1936年   3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0引言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几秒或十几秒地面建筑物荡然无存,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只有加大防震减灾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建筑物的防御能力,才能减少损失。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地处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受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山—地中海地震带的影响,地震活动较频繁。20世纪在我国发生6级以上地震600余次,平均每年发生6级以上地震6次之多。在我国地震烈度Ⅶ度和Ⅶ度以上的地区占国土总面积32.5%。广大的农牧民就居住在这样的地区,这对他们…  相似文献   
92.
报告了利用泡沫橡胶模拟浅部软弱层对走滑破裂引起的强地面运动影响的结果。走滑地震引起强地面运动的计算机模拟,有时与对断层浅部滑动特性的某些任意假设有关(如:断层面上部2km处的滑动固定为0)。断层滑动反演研究表明,走滑断层浅部的高频辐射通常低于断层深部。在多数情况下,(1)断层区上部几公里的断层可能较弱,不能维持地震高动能释放期间所需求的高水平的剪应力;(2)断层滑动可能具有不同的本构关系,例如,滑  相似文献   
93.
断层破裂方式对银川盆地强地面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川盆地是受断层控制的断陷性盆地,边缘和内部发育了多条断裂带,特别是其内部晚更新世-全新世活动的银川隐伏断层可能对银川市的建设规划和抗震设防影响较大.为了研究银川隐伏断层活动对银川盆地强地面运动特征的影响,本文以银川隐伏活动断层作为目标断层,模拟了断层发生Mw6.5特征地震时,在单侧破裂和双侧破裂两种方式下,银川盆地的强地面运动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种破裂方式下,盆地内强地面运动表现出不同形态的地震条带状分布特征和上盘效应;同时受到银川盆地边缘断裂"西陡东缓"构造特征的影响,地表强地震动分布和断层附近观测点的时程也呈现出独特的盆地边界反射作用.在单侧破裂和双侧破裂两种模式下,近场强地面运动集中区总体上呈现北强南弱的现象,银川市及附近的芦花台等地区是强地面运动分布的主要区域.  相似文献   
94.
刘万俊  张伟  吴新娟 《气象》2005,31(5):88-88
在地面测报工作中,判断原始记录的“真伪”,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技术规定,还需具备对各种要素的综合分析能力。下面对《气象》1997年第23卷第8期上单宇红发表的《一段日照迹线剖析》中谈到的日照迹线进行再分析,纠正其中的错误,以免误导更多的测报工作者。下文中提及的《剖析》即为单宇红发表的文章简称。  相似文献   
95.
郑淋淋  孙建华 《大气科学》2013,37(4):891-904
对2007~2010 年暖季(6~9 月)发生在江淮和黄淮流域46 个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和地面特征进行了统计研究。根据整层可降水量小于或大于等于50 mm 将这些个例发生的环境分成干环境(10 个个例)和湿环境(36 个个例)。干环境下发生强对流的天气形势可以分为槽后型和副高边缘型,湿环境下的天气形势可分为槽前型、副高边缘型和槽后型,湿环境下有明显的暖湿区配合。湿环境下槽前型发生的概率最高,地面系统较为复杂,有静止锋、倒槽、冷锋和暖锋,而干环境下在本研究的个例中无槽前型发生。干、湿环境下副高边缘型的对流,从地面到500 hPa 都发生在副高后部的“S”流型的拐弯处,但部分湿环境个例低层有切变线。干环境下槽后型的发生概率较高,而湿环境下发生概率则相对较少。由这些研究表明,干、湿环境下强对流系统的触发和维持机制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6.
97.
根据2013年阿勒泰地区气象探测环境调查评估资料,分析了阿勒泰地区8个国家级台站的探测环境现状,阿克达拉站由于地处戈壁,远离城市,探测环境较好,其余各站探测环境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地方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是地面气象探测环境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切实保障气象探测环境的安全性,确保气象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98.
运用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在微机故障或其它原因,需要对地面气象记录进行手工编制预审月报表的“补差还原法”。  相似文献   
99.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