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1篇
  免费   558篇
  国内免费   558篇
测绘学   707篇
大气科学   1946篇
地球物理   541篇
地质学   827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211篇
自然地理   14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2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2篇
  1938年   3篇
  1937年   2篇
  1936年   3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952.
在物化探方法中,地面γ能谱测量过去主要用于大比例尺异常检查,采用的是定点测量方式。理论分析表明,如果将其应用于1:5万地质填图,这种测量方式取样代表性差,工效较低,不能满足地质工作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充分发挥地面γ能谱测量的作用,本文提出了步行连续测量方式。 步行连续测量就是将探测器提在手上或背在身上,沿测线以一定速度边走边测的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953.
岩溶矿区地面塌陷成因新说—共振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在‘潜蚀论”和“真空吸蚀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岩溶矿区地面塌陷成因新说——共振论,较好地解释了“潜蚀论”和“真空吸蚀论”而无法解释的一些塌陷现象,通过实验也证实了水面波动而产生共振的破坏作用。为减少地面塌陷发生,本文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954.
955.
956.
常州市地面沉降灰色模型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面沉降过程可视为有限体系,本文分析了常州市地面沉降动态特征,采用费尔哈斯特(Verhulst)生物繁殖模型,以监测资料为背景予以灰色系统理论处理和进行沉降旋回期或寿命预测。在地下水得到控制开采和回灌补给条件下,常州市地面沉降旋回期为60年,至2030年沉降速率超近于零,为常州市合理开发地下水,控制沉降灾害提供宏观中长期预测信息。  相似文献   
957.
958.
959.
众所周知,大地水准面是一个不规则的曲面,在这个不规则的曲面上是无法进行数学计算的。因此,在大地测量中一切地面观测元素都是通过归算到参考搽体面上进行计算的,然后又通过高斯正形3°带(或6°带)投影,将参考椭球体面上的各种元素归算到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但是,  相似文献   
960.
近地面层湍流通量观测误差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胡隐樵 《大气科学》1990,14(2):215-224
本文根据误差理论分析并比较了在近地面层内各种间接确定湍流通量方法的观测误差。空气动力学法由于采用不同的通用函数将造成很大的误差。H扣除法确定潜热通量,当Bowen比较小时误差较小,Bowen比B>1之后误差随B的增大迅速增长。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间接法确定湍流通量以Bowen比法和组合法误差最小,实例计算表明组合法的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