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93篇
  免费   636篇
  国内免费   339篇
测绘学   3671篇
大气科学   85篇
地球物理   98篇
地质学   1651篇
海洋学   236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023篇
自然地理   7297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363篇
  2022年   425篇
  2021年   603篇
  2020年   336篇
  2019年   578篇
  2018年   228篇
  2017年   315篇
  2016年   332篇
  2015年   501篇
  2014年   1119篇
  2013年   775篇
  2012年   838篇
  2011年   809篇
  2010年   745篇
  2009年   637篇
  2008年   522篇
  2007年   434篇
  2006年   451篇
  2005年   447篇
  2004年   452篇
  2003年   450篇
  2002年   414篇
  2001年   380篇
  2000年   292篇
  1999年   233篇
  1998年   186篇
  1997年   175篇
  1996年   175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86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1年   2篇
  1950年   3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6篇
  1947年   4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5篇
  1940年   1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融合爱国主义教育的地理大单元教学坚持育人为本,立足地理学科特色,既有助于地理教学从分散、单一走向系统、关联,从琐碎、割裂走向整体建构;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以初中地理为例,阐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育人要素,凝练出“区域位置”“区域特征”“区域差异”“区域联系”“区域发展”五个爱国主义教育大单元,并探讨了爱国主义教育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952.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建构教师专业身份的关键,师范生的教师专业身份建构将影响其职业认知与选择。通过对教育实习中的地理师范生进行参与式观察、半结构化访谈以及对访谈资料进行主题式分析、词频分析发现:实习学校为师范生提供了实体、语言文化、互动、自我、网络数字等身份建构空间,同侪之间的反思与协作为师范生的教师专业身份建构提供了补充性空间,多元且专业的空间情境能够帮助地理师范生认知与实践、建构与协商其教师专业身份;职业选择动机与教育信念亦对其教师专业身份的建构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53.
李若红  夏志芳 《地理教学》2023,(7):40-42+23
选用丰富素材,优化地理教学,是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一大举措。本文对地理教学素材作出界定,论述了素材选用的意义、途径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列举了素材融入课堂教学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954.
新时代我国中小学的研学实践必须体现国家意志,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朱子文化正是新时代重大研学主题,是理学和国学最重要的代表之一,朱子文化之精华与我国中小学新课程和研学实践的内容要求密切相关,因此朱子文化研学是赓续朱子文化必要的途径。本文从研学的视角明确了朱子文化的特性、价值和地位,进而研究了对朱子文化进行探究、开发和利用的方式。朱子文化研学实践应遵循时代性、区域性、正向性、综合性的原则,制定研学课程标准,编制研学用书,建设研学实践基地,配置研学资源。研学实践也是朱子文化相关创意和文旅产品开发的基础。从地理教育的视角来看,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地理课程内容要求与朱子文化研学的关联度高,地理教育应该担当起引领朱子文化研学实践的重任。  相似文献   
955.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由浅层次的接触感知走向深度体验培育,需要构建与之相适配的教学模型。指向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深度培育的教学模型有三个基本的向度:全情境、问题链和探究活动。本文以“水循环”为例,探讨了全情境的意义向度、问题链的认知向度和探究活动的实践向度下的教学设计过程,并分析了其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深度培育上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56.
古丹萍  邹金伟 《地理教学》2023,(8):25-27+24
乡土资源是重要的地理教学资源,本文以“海洋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为例,以深圳沙井“千年蚝乡”乡土资源为素材,以开发海洋资源为背景,以“生蚝”养殖地变迁为主线,探索基于乡土资源的初中地理情境化案例设计。这样的情境化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内容的抽象性,有利于学习内容的强化和迁移,并且是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957.
开展区域水土资源耦合协调研究,旨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选取汾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2006、2013、2018年多源遥感监测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及再分析产品数据,构建了水土资源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及地理探测器对研究区2006—2018年水土资源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并识别其主导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2006、2013、2018年流域水土资源耦合协调度以低度协调与中度协调为主,整体为[0.10,0.50]。空间上,高值区主要位于流域中上游区域,低值区集中于中下游区域,且具有明显的时间异质性。多年演变趋势为向上开口的抛物线。(2)研究期流域水土资源耦合协调Moran’s I值分别为0.274、0.266、0.195,总体经历高—高—低的下降过程,全局相关性水平下降,空间集聚效应降低,区域差异减小。局部自相关主要显示为高-高(H-H)和低-低(L-L)两类。(3)影响汾河流域水土资源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依次为年降水量、生活用水量占比、产水模数、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等,其中,年降水量与产水模数影响因子间的交互作用最强。未来应该...  相似文献   
958.
科学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基于2000—2020年Landsat遥感影像,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分析青藏高原典型高寒沙区共和盆地近2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并使用地理探测器量化该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共和盆地RSEI均值在2000—2020年呈增加趋势,平均增幅为7.5%/10a,空间上呈东高西低、南北高中间低的分布特征;(2)2000—2020年,共和盆地生态环境改善区域占比为66.55%,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南部,保持不变的区域占比33.15%,退化区域占比0.29%;(3)降水是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因子,因子交互作用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解释力更强,合理的土地资源配置能显著促进生态改善。  相似文献   
959.
景观多样性是度量区域生态系统(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数量和面积比例的集成指数,是景观生态学研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指数。农田作为干旱半干旱区人工绿洲的主要景观组成类型,是近半个世纪绿洲空间结构研究的焦点。本文采用2020年30 m分辨率的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的空间分异因子解释力(q统计量)和Moving Window法分析了宁夏沿黄人工绿洲卫宁平原灌区农田格局对景观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宁夏沿黄平原区景观多样性(LDI)变化受到了农田总面积(CA)和最大农田斑块指数(LPI)的显著影响,但是它们与斑块间距离(Enn_mn)和斑块类型周长-面积分维数(Pafrac)的交互作用更显著,大于其单独影响。农田总面积和最大农田斑块指数不同级别对LDI都有显著影响;斑块间距离和斑块类型周长-面积分维数分别为67~801 m(q>0.05)和0.142~1.060时对景观多样性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在此阈值范围内则对景观多样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60.
林珍  王武林  龚姣  林彤 《热带地理》2023,(8):1536-1546
基于2021年福州中心城区3 386个商品房住宅小区住房价格等数据,运用空间统计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分析住房价格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尺度。结果表明:1)福州中心城区住房价格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为倒“U”型曲线,东西向对称,南北向差异较大。空间格局呈“一主两副”的多中心模式,住房价格高的小区呈现“倾闽江、倾重点学区、倾商场、倾医院和倾生态资源”的特征。2)住房价格因素对空间异质性的影响明显,拥有专属带宽,楼龄、商场、小学等级是作用尺度趋近街道的局部因素,容积率、医院是作用尺度趋近区级行政区的局部因素,地铁站、长途汽车站、大学是作用尺度趋近福州中心城区的全局因素。3)住房价格显著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小学等级、楼龄、长途汽车站、商场、容积率、大学、医院及地铁站。其中,小学等级、长途汽车站、容积率、医院与住房价格呈正相关,楼龄、商场、大学、地铁站与住房价格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