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07篇 |
免费 | 798篇 |
国内免费 | 43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86篇 |
大气科学 | 1077篇 |
地球物理 | 397篇 |
地质学 | 566篇 |
海洋学 | 491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205篇 |
自然地理 | 41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88篇 |
2023年 | 141篇 |
2022年 | 162篇 |
2021年 | 147篇 |
2020年 | 146篇 |
2019年 | 166篇 |
2018年 | 116篇 |
2017年 | 143篇 |
2016年 | 99篇 |
2015年 | 131篇 |
2014年 | 200篇 |
2013年 | 176篇 |
2012年 | 204篇 |
2011年 | 162篇 |
2010年 | 156篇 |
2009年 | 186篇 |
2008年 | 161篇 |
2007年 | 166篇 |
2006年 | 139篇 |
2005年 | 144篇 |
2004年 | 103篇 |
2003年 | 136篇 |
2002年 | 114篇 |
2001年 | 98篇 |
2000年 | 96篇 |
1999年 | 80篇 |
1998年 | 72篇 |
1997年 | 93篇 |
1996年 | 71篇 |
1995年 | 75篇 |
1994年 | 80篇 |
1993年 | 66篇 |
1992年 | 75篇 |
1991年 | 42篇 |
1990年 | 33篇 |
1989年 | 47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7篇 |
1982年 | 5篇 |
1979年 | 4篇 |
1966年 | 6篇 |
1965年 | 5篇 |
1961年 | 4篇 |
1949年 | 3篇 |
1948年 | 7篇 |
1946年 | 7篇 |
1943年 | 4篇 |
1942年 | 4篇 |
1941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5.12汶川大地震龙门山地区发育地震高位滑坡,通常发生在10~11度的极震区,这种灾害难预测,发生速度快,容易造成惨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本文通过在龙池乡川主坪的实地调查,对典型地震抛射滑坡形成的抛射堆积体进行剖析,探究地震加速度受地形放大效应的影响效应及崩塌被抛射的运动程式。 相似文献
93.
松嫩平原西部土壤盐碱化空间变异与微地形关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松嫩平原西部具有典型微地形变化的苏打盐渍土小区为试验区,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小区盐碱化指标土壤电导率(EC)、盐分含量(SC)、pH和SAR的空间变异特征,绘制了4种指标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的共同作用,4种指标均具有强空间相关性。4种指标空间分布在一定范围内均存在空间上的相似性。四种指标与相对高程呈极显著相关,相对高程在40cm范围内,四种指标随着相对高程的增加,呈二次函数曲线增加趋势。该研究为苏打盐渍土区植被恢复和盐碱地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4.
地形和气候对中国山地森林带界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地森林带界线对地形差异和气候变化敏感,是地学、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利用13个气候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出中国31个自然地带的气候指数,包括夏季温度变异指数(STVI)、冬季温度变异指数(WTVI)和干旱指数(DI),3个气候指数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STVI从南向北递减,WTVI以东部地区和南疆部分地区最高,DI则从东南向西北递增。基于文献发表的中国28个典型山体的森林带界线数据,将其与山体基面高度、山体相对高度和地带性气候指数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山体基面高度对森林带下线南北坡差异贡献最大(39.67%),山体相对高度对森林带上线南北坡差异贡献最大(39.34%)。3个地带性气候指数的累积贡献对森林带上线南北差异、下线南北差异和带宽南北差异的影响差别不大,在51.4%~55.9%之间,其中STVI贡献最大,其次是WTVI和DI。通过定量揭示地形和气候要素对山地森林带界线差异的贡献,可以为区域或全球尺度的山地森林带界线评价和模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96.
平缓地区地形湿度指数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地形湿度指数( topographic wetness index) 可定量模拟流域内土壤水分的干湿状况, 在流域 的土壤及分布式水文模型等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现有的地形湿度指数计算方法在应用于 地形平缓地区时会得到明显不合理的结果, 即在河谷地区内, 地形湿度指数仅在狭窄的汇水线上 数值较高, 而在汇水线以外的位置则阶跃式地变为异常低的地形湿度指数值。本文针对此问题对 地形湿度指数的计算方法提出改进: 以多流向算法MFD- fg 计算汇水面积, 相应地以最大下坡计 算地形湿度指数, 再基于一个正态分布函数对河谷平原地区内的地形湿度指数进行插值处理。应 用结果表明, 所得地形湿度指数的空间分布不但能合理地反映平缓地区坡面上的水分分布状况, 并且在河谷地区内地形湿度指数值也都比较高, 其空间分布呈平滑过渡, 因而整个研究区域的水 分分布状况得到了比较合理的反映。 相似文献
97.
新疆冰雹天气过程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新疆39a冰雹天气资料的普查,得到76次系统性冰雹天气过程和1279次局地冰雹天气过程,局地冰雹天气的发生远远多于系统性雹天气。冰雹天气过程与地形密切相关,主要发生在山区,冰雹天气以1天为主,多发生于夏季,系统性冰雹天气均由中尺度高压造成。 相似文献
98.
99.
海底地形变化是海洋动力变化的直接表征之一,强冲刷侵蚀岸段水深地形变化,主要是由于风暴潮等恶劣天气而形成的波浪扰动起海底表层物质成分,并由海流和风完成了对悬沙的运移所致.风暴潮引起海浪在海岸浅水处破碎,卷破波的水舌向下冲击时,在海底形成很大的旋涡,把泥沙掀动起来,在风流潮和的作用下,致使侵蚀冲刷快速的呈现,造成了水深地形的变化.一般情况下,水深地形变化较大地段由于泥沙的自然盈亏影响较小,人为的因素改变了自然平衡发生变化是重要因素.而冲刷侵蚀岸段的水深地形变化与海洋动力紧密相关,因此,研究分析海洋动力与水深地形变化的成因,对海岸工程及其防护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0.
水下地形测量中动态差分GPS测定船体姿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采用GPS对测定船体姿态方法的试验研究,总结了风浪、船速是影响船体姿态的主要原因,强调了船体姿态测量对于水下地形测量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介绍了GPS测定船体姿态的原理及方法,并通过野外试验和GPS DDK软件解算,获得了较为理想的船体姿态参数,在此基础上,对成果进行分析,得出了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