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雅鲁藏布缝合史与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隆升史的分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2.
谭文岳 《地理教学》1994,(2):25-25,31
众所周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遭受地震灾害的威胁,每年全球大约发生20起严重地震,特别是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带是世界上地震最频繁的两大“热点”。如1960年智利南部发生本世纪以来最大的地震,震级达8.5级,1978年7月中国唐山发生的7.8级大地震等,都发生在这两大“热点”地区。然而,地处太平洋南端的南极大陆情况却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93.
尼佬  理池 《地图》2014,(4):142-142
只要你身处喜马拉雅山的范围,就无法避免遇见夏尔巴.从喜马拉雅山北边的中国,到南边的印度、尼泊尔和不丹,他们主宰着这条山脉的进出,有了他们才算是拥有了通行证.然而万事总有意外,去年秋天,我去到印度北安恰尔邦恒河支流发源地雪山南麓的柯达纳特镇,本想看看传说中湿婆修行瑜伽所在的冰湖,一路却只碰见不足20个朝圣者,山崩地裂,神庙旁雪山下的客栈有如劫后的废墟.原来,去年夏天山洪暴发,犹如喜马拉雅雪地的海啸,冰、土和石块淹没了数千名朝圣者,也导致我本来以为的10小时徒步,变成了直至深夜的14小时拉练,而那些夏季便从尼泊尔来此帮助印度名流登上雪线的夏尔巴人,也已不见踪影.  相似文献   
94.
开展中—尼通道沿线冰川/冰湖变化及其相关灾害调查,对减少此类灾害发生、保障该地区安全、维护其在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中—尼通道地形陡峭复杂,现代冰川发育,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冰川物质亏损显著,冰湖扩张明显,冰川相关灾害风险突出,已经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运用遥感手段结合野外考察对中—尼通道沿线冰川及其相关灾害进行了初步调查,对直接影响干线通道的典型支沟流域上游冰川分布及其变化进行了统计,并初步分析了与冰川冰湖变化相关的灾害危险性。结论如下:中尼通道沿线13个子流域共发育冰川568条,总面积804.71 km~2,平均冰川覆盖率为12.89%,主要集中在海拔5000~6000 m,27年间(1991—2018年)三通道内的冰川平均退缩率达9.93%。共有冰湖74个,呈逐年扩张态势,20年间(1990—2010年)冰湖平均扩张率达86.5%,其中危险冰湖共计2个。三通道内近半个世纪以来共计发生冰川/冰湖相关灾害共计9起,未来有出现(次生)泥石流/滑坡、洪水、冰湖溃决等形式灾害的可能。发生于柯西河、吉隆藏布和甘达基河一些河段的各类灾害会对山区水库和相关水电设施造成重大影响。本研究可为探讨中—尼喜马拉雅山地区冰川/冰湖变化的时空特征、冰川相关灾害的引发机制以及可能灾害预估等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95.
一切的引领都源自慕士塔格 几千年来慕士塔格峰以其雄伟、高大、挺拔的身姿屹立在帕米尔高原.傲视苍穹。它以神秘、雄伟、险峻而著称。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兴都库什山、喜马拉雅山,游龙般从远空逶迤而来,它们庞大的绵缠万里的身躯,从不同方向往帕米尔汇集。  相似文献   
96.
根据现有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以及山区和平原的动力学观点,利用青藏高原北东向的简化构造剖面(全长约2000公里,深约80公里),对其当前的形变和应力状态进行了有限单元分析。数值结果表明,印度板块运动是扰动重力均衡和导致侧向密度差异的驱动力,但是由于均衡调整所产生的水平压应力才是高原上升和发生大地震的机制;还表明应力集中的必备条件是主要断裂带的端部接近而不穿过低速层。 在相当于40公里深度的温度、压力条件下,二云母片麻岩的电导率测定,簿片鉴定和X光分析等都证实,由于白云母脱水所伴随的晶格破坏以及石英的热裂作用所造成的力学性质的弱化似是高原地壳低速层的形成机制,但是沿低速层的剪切运动则是增高这层温度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97.
近几十年来喜马拉雅山冰川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对近几十年来喜马拉雅山地区冰川变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可以看出:气温普遍升高、冰川加剧退缩和冰川湖泊扩大是喜马拉雅山地区气候和冰川变化的主要特征和后果.冰川退缩导致冰川灾害的危险性增加并对本地区河流径流和水资源产生较长远的影响.但各段的气候、冰川变化及其影响存在区域差异,还需要对冰川变化和水资源影响方面的预估进行更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8.
现阶段使用遥感数据监测湖冰物候特征已成为主要的技术手段.NPP-VIIRS是一个较新的卫星数据,它具有空间分辨率较高、波段数多、重访周期短等优点,使用该数据提取湖冰信息是对该领域的一个有益补充.基于NPP-VIIRS数据利用阈值法对拉昂错、玛旁雍错、佩枯错、普莫雍错等典型湖泊进行湖冰提取.获得四个湖泊逐日的冻结百分比,...  相似文献   
99.
Mt. Everest is often referred to as the earth's 'third' pole. As such it is relatively inaccessible and little is known about its meteorology. In 2005, an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was operated at North Col (28°1′ 0.95" N, 86°57′ 48.4" E, 6523 m a.s.l.) of Mt. Everest.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al data,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reanalysis data from NCEP/NCAR (hereafter NCEP-Ⅰ) and NCEP-DOE AMIP-Ⅱ (NCEP- Ⅱ), in order to understand which reanalysis data are more suitable for the high Himalayas with Mr. Everest region. When comparing with those from the other levels, pressure interpolated from 500 hPa level is closer to the observation and can capture more synoptic-scale variability, which may be due to the very complex topography around Mt. Everest and the intricately complicated orographic land-atmosphereocean interactions. The interpolation from both NCEP-Ⅰ and NCEP-Ⅱ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and daily mean pressure can capture most synopticscale variability (r〉0.82, n=83, p〈0.001). However, there is difference between NCEP-Ⅰ and NCEP-Ⅱ reanalysis data because of different model parameterization. Comparing with the observation, the magnitude of variability was underestimated by 34.1%, 28.5 % and 27.1% for NCEP-Ⅰ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and NCEP-Ⅱ pressure, respectively, while overestimated by 44.5 % for NCEP-Ⅱ temperature. For weather events interpolated from the reanalyzed data, NCEP-Ⅰ and NCEP-Ⅱ show the same features that weather events interpolated from pressure appear at the same day as those from the observation, and some events occur one day ahead, while most weather events and NCEP-Ⅱ temperature interpolated from NCEP-Ⅰ happen one day ahead of those from the observation, which is much important for the study on meteorology and climate changes in the region, and is very valuable from the view of improving the safety of climbers who attempt to climb Mt. Everest.  相似文献   
100.
尚巾 《测绘通报》2005,(10):6-6
耸立在我国西南边陲的喜马拉雅山,是地球上最长、最高、最年轻的山脉.它全长2400多千米,南北宽约200多千米,峰峦重迭,犹如凝固的万顷波涛.世界上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位于我国与尼泊尔交界处,它像一座巨型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在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的群峰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