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92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1.
The Central Asian metallogenic domain (CAMD) is a multi-core metallogenic system controlled by boundary strike-slip fault systems. The Balkhash metallogenic belt in Kazakhstan, in which occur many large and super-large porphyritic Cu–Mo deposits and some quartz vein- and greisen-type W–Mo deposits, is a well-known porphyritic Cu–Mo metallogenic belt in the CAMD. In this paper 11 molybdenite samples from the western segment of the Balkhash metallogenic belt are selected for Re–Os compositional analyses and Re–Os isotopic dating. Molybdenites from the Borly porphyry Cu deposit and the three quartz vein-greisen W–Mo deposits—East Kounrad, Akshatau and Zhanet—all have relatively high Re contents (2712–2772 μg/g for Borly and 2.267–31.50 μg/g for the other three W–Mo deposits), and lower common Os contents (0.670–2.696 ng/g for Borly and 0.0051–0.056 ng/g for the other three). The molybdenites from the Borly porphyry Cu–Mo deposit and the East Kounrad, Zhanet, and Akshatau quartz vein- and greisen-type W–Mo deposits give average model Re–Os ages of 315.9 Ma, 298.0 Ma, 295.0 Ma, and 289.3 Ma respectively. Meanwhile, molybdenites from the East Kounrad, Zhanet, and Akshatau W–Mo deposits give a Re–Os isochron age of 297.9 Ma, with an MSWD value of 0.97. Re–Os dating of the molybdenites indicates that Cu–W–Mo metallogenesis in the western Balkhash metallogenic belt occurred during Late Carboniferous to Early Permian (315.9–289.3 Ma), while the porphyry Cu–Mo deposits formed at 316 Ma, and the quartz vein-greisen W–Mo deposits formed at 298 Ma. The Re–Os model and isochron ages thus suggest that Late Carboniferous porphyry granitoid and pegmatite magmatism took place during the late Hercynian movement. Compared to the Junggar-East Tianshan porphyry Cu metallogenic belt in northwestern China, the formation of the Cu–Mo metallogenesis in the Balkhash metallogenic belt occurred between that of the Tuwu-Yandong in East Tianshan and the Baogutu porphyry Cu deposits in West Junggar. Collectively, the large-scale Late Carboniferous porphyry Cu–Mo metallogenesis in the Central Asian metallogenic domain is related to Hercynian tectono-magmatic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12.
铬铁矿是中国极为短缺的战略性矿产,哈萨克斯坦乌拉尔肯皮赛铬铁矿资源基地是全球最大的豆荚状铬铁矿产地。笔者系统总结了肯皮赛铬铁矿资源基地的地质背景、蛇绿岩特征及成矿类型,并对基地的开发现状进行了梳理。肯皮赛铬铁矿资源基地位于乌拉尔造山带南部,伴随寒武纪—三叠纪古乌拉尔洋形成演化,大量蛇绿岩地体残存于乌拉尔造山带内,形成一系列豆荚状铬铁矿床。肯皮赛地块出露完整的蛇绿岩层序,地幔橄榄岩以方辉橄榄岩和纯橄岩为主,发育高铝型和高铬型两类富铬铁矿。其中,高铝型铬铁矿形成于早泥盆世(或更早)MOR环境下;而高铬型铬铁矿形成于晚泥盆世洋内俯冲环境下(SSZ),是俯冲带流体与残留地幔橄榄岩交代反应后形成的熔体与围岩(地幔橄榄岩)发生熔岩反应的产物。肯皮赛铬铁矿资源基地铬铁矿探明储量约3亿t,年产铬铁矿和铬铁合金约700万t和169万t,主要用于出口。中国应不断加强与哈萨克斯坦的铬铁矿资源潜力调查、勘查开发及产能合作。  相似文献   
113.
《新疆地质》2002,20(3):228-228
中国西部开发已引起世界广泛关注.虽然一两年前,中亚国家媒体还很少提及此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2001年9月9日,哈萨克斯坦总理托卡耶夫在会见中国记者组时说,哈十分关注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哈一些企业家准备参与中国政府提出的西部大开发项目,哈国家财政也为此做了准备.这意味着,中亚国家也想利用此契机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并将对中国西部开发做出贡献.因此,我们应当对中亚有更多的了解. 中亚国家主要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5国,面积共有400万km2,相当于中国面积的41%,比中国面积最大的行政区…  相似文献   
114.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阿尔泰有色金属成矿带的划分和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大量的资料,介绍了阿尔泰有色金属成矿带内在成矿带、成矿亚带,成矿区和矿田等的矿化特征,对整个阿尔泰成矿带的矿产分布格局提供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5.
单中强 《江苏地质》2014,38(1):30-33
对D区块盐下层系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盐下发育的滨岸—海相页岩和碳酸盐岩为盐下层系的烃源岩,盐下发育2套储集岩体系,下二叠统孔谷阶厚层盐岩为盐下层系油气的区域性盖层,发育自生自储和下生上储2套生储盖组合。圈闭类型以低幅度的背斜构造为主。对盐下有利目标进行构造解释,落实局部构造8个,总圈闭面积450 km2,资源量8.6×108t,显示了D区块盐下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16.
李颖洁 《江苏地质》2013,37(4):547-553
通过收集整理各种分析测试资料、钻井岩芯资料,结合前期研究成果,对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进行综合研究,从岩石学、测井相、地震相等几个具体方面来对沉积相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工区内部以间歇性物源为主,主要来自下区内各个盐构造高部的沉积物源体系,即盐构造的持续隆升活动是区内物源体系的主导因素。同时,综合地震属性分析、地震-岩相分析等资料,明确了研究区内主要发育了冲积扇、冲积平原和间歇性河流等沉积相  相似文献   
117.
麦卡因大型VMS型Au-Ag-Cu-Zn-Pb矿床位于中哈萨克斯坦西北部的Baidaulet-Akbastau地区。地质剖面测量和岩石薄片研究表明,麦卡因矿区发育中基性火山岩(玄武岩和安山岩)和次火山岩(辉绿-辉长岩和辉绿岩),矿化主要与安山岩有关。对矿区火山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矿区岩石分为两种类型:类型Ⅰ为拉斑-钙碱性系列中基性火山岩(玄武岩和安山岩)和次火山岩(辉绿-辉长岩和辉绿岩),岩石具平坦的稀土配分模式,亏损Nb和富集Th/Yb,显示俯冲特点;类型Ⅱ为钙碱性系列安山岩,具典型的右倾型稀土配分模式,亏损Nb和富集Th/Yb,指示其形成于岛弧环境。含矿岩石为类型Ⅱ安山岩。对类型Ⅱ安山岩进行了锆石Lu-Hf同位素和SIMS U-Pb年龄分析,结果表明,锆石εHf(t)为较高的正值(+4.28~+14.84),指示其是地幔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锆石SIMS U-Pb年龄为459.1±4.8Ma,指示其成岩年龄属于晚奥陶世。因此,哈萨克斯坦麦卡因大型VMS型矿床含矿火山岩为钙碱性系列安山岩,形成于晚奥陶世岛弧环境。对比研究认为,哈萨克斯坦早古生代波谢库尔-成吉思斑岩型-VMS型成矿带向东延伸到我国西准噶尔沙尔布提山,沙尔布提山具有形成VMS型矿床的岩浆条件和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18.
哈萨克斯坦古河道砂岩型S铀矿床成矿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应用活化构造成矿理论,对哈萨克斯坦古河道砂岩型S铀矿床进行成矿特征分析,并与层间氧化带砂岩型Ⅰ矿床的成矿特征进行对比,认为S铀矿床成矿受大地构造、古潜水成矿作用、层位和岩性岩相、断裂构造及岩浆岩等控制,铀成矿具有多阶段复成因的特点。据此,从对企业生产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9.
运用现代分析研究法第一次阐明了顿聂茨克和司雷姆别特矿床含矿带内稀有元素和金的聚集水平,仅发育在花岗岩和沉积-变质岩内含矿体的重要特征是金,锑,铪,钽的富集水平,钽和钪在两个矿床的锡石中高度富集,顿颞茨克矿床的含矿带划分出轻稀土而言的重稀土元素更大的富集,介绍在花岗岩内的沉积-变质岩内的含矿带分别进行的评价,指出了沙雷克组沉积的高的区域含矿性。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