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4篇 |
免费 | 37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7篇 |
大气科学 | 31篇 |
地球物理 | 20篇 |
地质学 | 101篇 |
海洋学 | 14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71篇 |
自然地理 | 2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5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71.
矿渣在沟谷的堆积形态、压占比例影响其在特定降雨概率下的稳定性。文中以豫西某金矿2条主沟16个渣堆为研究对象,提出在不同降雨概率雨力条件下单个渣堆稳定性计算方法。即近10年来最大观测雨强、25年一遇(P=4%)雨强、50年一遇雨强(P=2%)、100年一遇雨强(P=1%)条件下的启动流速(Uc)以及泄洪流速(Us),令稳定系数Fs=Uc/Us,计算出渣堆的稳定系数,研究成果对于不同特定雨力工况下渣堆的危险性评价及分类防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72.
青藏高原及其四周的近代气候变化 总被引:24,自引:10,他引:24
本文首先研究了近千年来高原及其四周的气候变化,表明青藏高原是百年尺度气候变化的“启动区”,并用有近百年记录的Leh和Srinagar两站间的温度垂直递减率与降水距平百分率的10年滑动平均求相关,结果表明高原上的降水与气温垂直变率密切相关,降水多的年代高原内部温度高、外部低,反之亦然,完成一个振荡的周期约40年。其次分析了近30多年高原及其四周的气候变化,发现在北半球降温的60年代随着行星西风的加强,背风下沉区降水明显减少,向风区则增多。到了70年代高原北部夏季风开始增强,沙漠区降水开始增多。最后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对中国西部至本世纪末的气候变化趋势作了初步预测,认为中国西部至少到本世纪末将继续升温,高原东西两侧的降水呈现“东升西降”的态势。 相似文献
273.
274.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丰富的松散堆积物、足够的水源和有利的地形地貌3个基本条件,强降雨是形成泥石流的主要动力来源。针对重力流形式截排水技术的不足以及暴雨来临时快速排水的需要,采用具有自清淤能力的水石分离虹吸排水技术,可有效提高泥石流治理的效率和耐久性。拦污格栅孔径选取以及虹吸排水系统设计是影响分流池清淤能力的关键。首先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FD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分流池在虹吸作用下的水力特性进行分析,然后建立泥沙启动和悬浮数学模型,利用分流池的水力特性分析泥沙的启动和悬浮,从而建立虹吸分流池清淤能力的评价指标,并对泥沙随水流排出池外的3个必要条件进行分析。表明实际工程安装虹吸管时其进出口水头差应该在5m以上,且拦污格栅孔径不超过10mm。工程上可以用此指导实际泥石流防治中的虹吸分流池设计。 相似文献
275.
问题中国气象局自动气象站测报软件V3.0.6版本,在陕西南郑站使用中资料自动上传出现了问题。2006年8月22日14时到15时,因自动站计算机电源损坏,导致计算机无法正常启动,更换了一台备份计算机。备份机启动后发现,15日16时—22日14时的资料自动卸载重复上传,同时省局自动站监测网 相似文献
276.
277.
基于GRAPES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研究了不同复杂程度陆面过程和不同土壤初始条件对2007年中国夏季淮河流域降水数值预报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下垫面非均匀性对造成我国夏季强降水的中小尺度对流系统的启动和发展的影响,探讨了中小尺度对流发生发展中陆气相互作用的可能影响。对2007年7月8日发生在淮河流域的一次对流过程采用两组敏感性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流启动对陆面过程有很强的敏感性。Noah陆面模式能合理地模拟出对流的启动,而Slab陆面模式模拟的对流会延迟1~2小时,这与Noah陆面模式能合理描述地表感、潜热通量有关。GLDAS初始土壤资料能更加合理地描述实际土壤温湿的分布状况,有利于更加准确地模拟出对流降水的启动和分布位置。另外,对2007年7月淮河流域的持续性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对比模拟,研究表明:不同复杂程度陆面过程对连续强降水数值预报有明显的影响。使用Noah陆面模式能提高对强降水预报的能力,而且随着模式分辨率的提高,降水的TS评分也在提高,Noah的TS评分总体上高于Slab。 相似文献
278.
就梧州市气象局自行开发的预报分析平台中关于本地化的micaps应用程序做了详细的介绍,给出了应用程序启动micaps2.0的原理、主要技术要点和应用程序中主要核心源代码,附应用程序启动micaps2.0的图像,希望能给同行提供一个micaps2.0二次开发的参考。 相似文献
279.
1何时应启动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在值班过程中,是否每个小时都要进行正点数据维护,如遇到天气现象持续时是否每个小时都应输入天气现象持续时间等。在与上级业务部门讨论后得出在两种情况下需要启动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1)人工定时观测数据维护。取消天气报和加密报后,在原来天气报和加密报时次必须启动正点数据维护,对于原来的基准站和基本站就是指8次定时观测时 相似文献
280.
《AHDM》地面气象预测数据处理软件,其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具有较的逻辑判断能力,但在具体操作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基准气候站一小时一次观测,需要每小时人工启动《AHDM》测报程序。本文利用WIN98“计划任务”实现自动启示《AHDM》,这样即可方便工作人员,又有实现WINDOWS的多任务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