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篇 |
大气科学 | 5篇 |
地球物理 | 19篇 |
地质学 | 60篇 |
海洋学 | 3篇 |
综合类 | 6篇 |
自然地理 | 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可可西里盆地位于昆仑山和唐古拉山之间,是青藏高原腹地最大的第三纪沉积盆地,对于研究青藏高原早期隆升和地壳短缩过程具有重要作用,盆地保存的始新世-渐新世早期风火山群和雅西措群主要由碎屑岩和泥岩组成,厚度为5452.8,碎屑岩的物源区分析表明,风火山群主要来自于南部的唐古拉造山带二叠-三叠纪地层,而雅西措群主要来自于南部的唐古拉、白日榨加和黑石山-高山造山带,剥蚀深度加大至石炭-二叠纪地层,它们的同积演化过程是盆地南部造山带老第三纪构造隆升持续加强的结果,表明在雅西措群沉积时期青藏高原北部已经隆升至一定的高度。 相似文献
72.
73.
74.
75.
76.
77.
1990年5月21日—8月23日再次考察了青海可可西里地区,在当地地质地理特征,自然地域的分异规律、晚新生代以来自然环境的演化和发展趋势、生物区系的组成及其演变,以及高山医学等多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详实的第一性资料和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78.
可可西里盆地早渐新世雅西措群砂岩极其发育爬升沙纹层理,形成于沉积物来源供给太快太多而不能随流体一起迁移,从而产生向上的加积。雅西措群砂岩主要包括迎水坡侵蚀的A型和迎水坡沉积的B1型两种,其中,A型沙纹层理单个层系厚一般约为2cm,爬升角小于7°;B1型沙纹层单个层系厚一般为4cm,爬升角介于10o~20o之间。这两种爬升沙纹层形成于变速流、非稳定流或变速非稳定流,主要归于砂质碎屑流和底流,平均流速在11~60cm/s之间,堆积速度可以达到0.1g/cm2s,发育于浅湖环境的三角洲前缘沉积。雅西措群爬升沙纹层理发育于青藏高原的早渐新世快速隆升作用和全球变冷变干气候条件下。 相似文献
79.
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盆地第三纪风火山群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青藏高原北部的可可西里盆地是高原腹地最大的第三纪沉积盆地,分布着沉积厚度达 4 782.8m的早始新世-早渐新世风火山群灰紫色砂岩、泥岩和砾岩,其沉积环境演化经历了四个阶段,从早期 56.0~ 52.2Ma河流为主的环境,到中期 52.2~ 4 3.1Ma的湖泊环境和 4 3.1~ 3 8.3Ma的河流与扇三角洲环境,演变到晚期 3 8.3~ 3 2.0Ma河流为主的环境。古水流方向也由北东向变为南东向,到晚期又转变为北向为主,反映盆地沉积中心逐渐向东向北迁移。这种沉积环境演化和盆地沉积中心迁移可能受青藏高原早期隆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古新世—中新世以来青藏高原北缘隆升的特征——来自可可西里盆地的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青藏高原隆升的时间有45 Ma、32 Ma、14 Ma等见解,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以青藏高原腹地最大的红色盆地可可西里为例,从古新世—中新世时期的沉积、生物、火山岩的特征等诸多方面,阐述青藏高原显著开始隆升的时间、表现特点和作用,并认为中新世初期,青藏高原有一次强烈的降温事件;在物质组分上,以钙质粘土、埃达克(Adakitic)火山岩为主;生物上以寒冷、干旱标志的裸子植物为主的植硅体;中新世中期之后青藏高原全面抬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