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178篇
海洋学   10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2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地方认同是衡量人地情感、理解人与地方认知关系的重要概念,能够反映人地互动的复杂动态关系。企业社区作为重要的城市居住空间,理解居民地方认同对于科学开展城市社区更新、街区振兴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西安市西北第一印染厂社区为例,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分析社会环境变迁和社区重构影响下,居民个人身份与地方认同的变化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企业社区居民个人身份认同是从单位人向社会人,以及未来作为留守老年群体的转变。2)延续传承的集体记忆维系居民积极式认同,社会交往生疏化和社区管理社会化加剧地方认同弱化,破败的建筑环境和落后的配套设施带来消极式认同。3)居民在生活、成长的企业社区环境和社会互动中构建了自身及对地方的认同,随着外部社会环境与内部居民个体特征而变化。外部社会环境的国企改革、住房改革使企业转轨、社区社会空间转变,加以居住时间差异、个体特征、心理因素与个人经历变化等内部因素,共同塑造居民的地方认同及其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72.
胡玉姣 《地图》2014,(3):52-59
新市镇,顾名思义是指在市区之外兴建的新的城市区,中国内地一般称其为“卫星城”。香港新市镇最初是在港英当局行政力量的引导下,作为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有目标有规划地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73.
各民族、各国家的区域范围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大小不一。本文提出了基于Silverlight的区域变迁演示系统设计,以江东六十四屯区域演变为例,基于Silverlight,Bing Maps,Sql Server,Visual Studio.NET等关键技术与软件平台,将历史、地理知识与测绘地理信息高度结合,设计出表现力丰富、交互能力强的区域变迁演示系统,实现让单一的历史地图以生动活泼的新面貌向世人展示等功能。  相似文献   
74.
2008年5月8—10日,东南沿海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在福建晋江市举行。会议由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热带亚热带环境专业委员会、福建晋江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等单位主办,来自中国科学院研究院所、教育部高等院校、中国地震局、国土资源部、香港大学以及地方院校的7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分别就东南沿海的海平面变化、地震减灾、晚第四纪红土、气候系统的响应、环境变化的地质记录等议题进行了学术研讨与交流。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广东省科协主席谢先德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玶研究员、徐起浩研究员、袁宝印研究员作主题报告,热带亚热带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朱照宇研究员主持大会,晋江市副市长蔡萌芽、市人大副主任颜子鸿出席大会(封底照片)。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50余篇。  相似文献   
75.
76.
从区域经济份额变化出发,分析了1952~2010年中国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化过程。通过有序样本聚类的方法,将省区经济份额变动划分了8个阶段,并采用偏离-份额法分析了不同阶段驱动省区经济份额上升的产业及其变迁,以及与区域产业结构和竞争优势变化的关系。研究发现,1949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布局总体上经历了沿海-内地均衡发展、沿海化非均衡发展以及东、中、西部相对均衡发展的过程,且整体上区域经济份额变动趋于减小。1979年以前,不同区域的经济份额在不同阶段变化差异较大,主要由第一和第二产业驱动。1979年以后,区域经济格局呈现明显的沿海化趋势,但驱动产业在不同阶段有所变化。2001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经历了重大调整,经济份额上升的省区明显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东部省区在第二产业上仍具有明显的结构优势,但第二产业竞争优势已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东部的北京、上海、广东在第三产业上呈现更加显著的结构优势,显示出结构升级和服务化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77.
南泥湾湿地生态变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泥湾是我国陕北的一片重要湿地,曾为中国革命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抗战时期垦殖而至今未被科学认知。根据史料记载以及人物传记,基于南泥湾湿地的科学认定,分析了南泥湾湿地的生态变迁,明确提出恢复南泥湾湿地,为陕北的好江南建设提供一定的科学支撑,为南泥湾湿地的恢复与部分重建提供前期基础。理想完美的南泥湾生态系统应当是湿地、森林、农田、草地的综合体,应当是陕北黄土高原的一块绿洲。  相似文献   
78.
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实地考察海岸类型的岸线遥感提取方法来对象山港区域岸线进行提取,根据研究区内实地考察获取的不同海岸类型特征,对Landsat卫星数据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岸线提取:基岩海岸和人工海岸采取OTSU变换;砂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采取MNDWI,处理后采取改进的Canny边缘检测算子进行水边线提取。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79.
80.
本文根据控制钱塘江水系发育的最后一期构造的发生时间;根据古地面的形成和水系发育的相互关系;根据水系沉积物性质和古生物等推断钱塘江水系的雏形发生于晚白垩世,整体水系形成于始—渐新世。钱塘江水系形成以后,主、支流在平原河口段的改道却相当频繁。其总体趋势是由向北转为向东。河流长度且随海水进退而消长。长江的输沙作用及杭州—临安东西向构造带造成的地形条件是形成杭州湾三角港的决定因素。文中还根据河口湾环境的出现,推断了钱塘涌潮形成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