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5 毫秒
31.
矿区内存在着中更新世岩溶与现代岩溶二个发育期。现代岩溶发育期详分为三个岩溶子系统。现代矿区溶蚀量为603m~3/a,近期地壳上升速度为0.57mm/a。   相似文献   
32.
33.
卤虫休眠卵的若干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对卤虫休眠卵的耐性、形态结构、胚胎发育及细胞(核)数目、以及卤虫休眠卵的生化适应性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及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应该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对Clegg的假设、卤虫卵内hsp70的分子结构特征、卤虫卵的卵壳结构及卤虫卵亚壳层的功能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卤虫休眠卵的基础生物学研究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34.
利用MODIS数据识别水稻关键生长发育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华生  黄敬峰  彭代亮 《遥感学报》2009,13(6):1130-1146
利用遥感方法提取中国范围内的水稻关键生长发育期。首先, 对时间序列Terra MODIS-EVI(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进行傅里叶和小波低通滤波平滑处理, 然后, 根据水稻在移栽期、分蘖初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EVI变化特征, 实现对各个生长发育期的识别。通过将利用2005年MODIS数据识别的结果与当年气象台站的地面观测资料进行比较, 采用本研究中的识别方法得出的水稻各个生长发育期的绝对误差大部分小于16d, 经过F检验表明提取的结果与地面观测资料在0.05水平下具有显著一致性。研究中的信息提取方法可被用于其他年份的水稻生长发育期识别, 根据其他作物的生长发育特点, 也可能适合于提取其他作物的生长发育期。  相似文献   
35.
在整个生长季,全省范围内气温与历年平均相比,前期普遍偏高或接近历年平均,后期气温略偏低,综合来看,作物在生长发育期的热量条件较好。  相似文献   
36.
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构造带布达特群裂缝发育期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大庆油田外围盆地油气勘探中新发现了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构造带布达特群碎屑岩潜山油藏,其油气储集空间以构造裂缝为主,裂缝的形成、发育与演化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因素。在岩心裂缝观察、构造演化历史以及热演化历史分析基础上,通过对裂缝充填方解石的稳定同位素测定和包裹体测定以及岩石声发射实验,对裂缝形成的主要期次及其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布达特群裂缝具有多期性和继承性的发育特点,主要存在3个破裂期:第一期裂缝与南屯末-大磨拐河组沉积时期的构造运动有关,缝内以石英充填为主,石英的形成温度介于72~76℃,并见有烃类包裹体,但其成熟度较低;第二期裂缝是在伊敏时期区域伸展作用下形成的,裂缝以方解石和微-细晶石英充填为主,其形成温度介于117~154℃,该期烃类成熟度明显增强;第三期裂缝是在伊敏末期强烈的抬升作用下形成的,裂缝内充填了微-细晶方解石和石英,其形成温度介于89~110℃,烃类成熟度减弱。  相似文献   
37.
富裕县农田土壤湿度变化及其对玉米发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分析黑龙江省富裕县农田土壤相对湿度对玉米发育期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松嫩平原西部玉米生产提供科学参考。以黑龙江省富裕县为研究区域,利用1982—2017年土壤相对湿度资料、1995—2017年玉米发育期资料、玉米产量资料,采用对比分析、相关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土壤相对湿度变化特征,研究土壤相对湿度对玉米发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富裕县近36 a土壤相对湿度呈增加—减小—增加的趋势。播种期—出苗期、拔节期—抽雄期、乳熟期—成熟期土壤干旱平均每4—6 a一遇,抽雄期—乳熟期每2—3 a一遇,出苗期—拔节期土壤基本无旱。各发育期土壤相对湿度减小的突变年在1987年前后,增加的突变年在2013年前后。20世纪80年代土壤较适宜,干旱轻,90年代土壤相对湿度迅速下降,干旱最重,之后随着年代的推移土壤干旱逐渐减轻。玉米主要发育期中播种期—出苗期、出苗期—拔节期土壤干旱对产量影响较小,拔节期—成熟期是土壤干旱影响产量的主要时期。  相似文献   
38.
39.
不同物候模型对作物发育期模拟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物发育期预报在农业气象业务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比较4种作物发育期模型的模拟效果,为中国东北地区作物发育期预报提供参考。基于东北地区玉米、水稻和大豆的发育期观测数据及其对应的气象资料,利用模拟退火算法估算了4个发育期模型的参数值,并对模型进行内外部验证。结果表明:在参数本地化过程中,高亮之模型和沈国权模型的效果较好,均方根误差平均分别为3.31d和3.72d。在模型验证过程中,沈国权模型的模拟效果较好,均方根误差平均为5.22d,因此,相对而言,沈国权模型对作物发育期模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0.
本文采用1981—2007年吉林省西部代表台站气象和玉米发育期观测资料,根据积温学说和当地玉米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建立了吉林省西部地区玉米主要生长发育期预报模式。经过资料验证,证明预报效果较好,预报方法可以用于当地玉米发育期预报或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