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3篇
  免费   900篇
  国内免费   800篇
测绘学   1101篇
大气科学   950篇
地球物理   1383篇
地质学   1536篇
海洋学   556篇
天文学   567篇
综合类   625篇
自然地理   575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260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391篇
  2013年   323篇
  2012年   360篇
  2011年   348篇
  2010年   377篇
  2009年   389篇
  2008年   462篇
  2007年   350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97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6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8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陕西小秦岭华阳川韧性剪切带的特征 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小秦岭华阳川韧性剪切带发育在新太古界太华群之中,野外调研和显微构造观察结果表明,该韧性剪切带是由构造片岩、眼球状片麻岩组成的深层次韧性剪切带,具有逆冲兼左行走滑的斜冲特征。对韧性剪切带构造片岩黑云母进行^40Ar/^39Ar同位素定年,获得坪年龄为419M±0.6Ma,反等时线年龄为417Ma±0.8Ma。认为华阳川韧性剪切带及其相应的小秦岭区域主导构造变形是发生于419Ma左右的秦岭加里东事件的结果。  相似文献   
62.
王福  裴艳东  刘志广  田立柱  王宏 《地质通报》2008,27(7):1054-1059
取自黄骅港防波堤两侧海区的7个无扰动柱状沉积物岩心的^137Cs示踪研究显示.该区^137Cs曲线可以分为3种类型:①不连续的^137Cs曲线(表层未检测到^137Cs),②连续的^137Cs曲线(表层检测到^137Cs),③未检测到^137Cs的曲线。^137Cs示踪的沉积速率结果显示:①NE向伸展的防砂堤截断原SE向的沿岸流后,造成了黄骅港防波堤两侧近岸差异性现代沉积过程,即堤北侧距岸约4km以内海区现代沉积速为0.69~1.12cm/a,堤南侧距岸约4km处的站位8以内无沉积物沉积;(2)防砂堤南侧的岸外10km、水深约-4m处,存在一个速率高达1.36cm/a的现代沉积中心。上述结果与前人的工作成果对比表明,黄骅港建港前后,现代沉积速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进一步说明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质环境变化主导了现在的地质环境变化.应当引起人们的更多重视。  相似文献   
63.
岷江上游第四纪叠溪古堰塞湖的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岩性相和沉积体系的分析方法对岷江上游流域的阶地进行了研究.发现叠溪较场到太平村以北约28km的沿江河段内断续分布有湖相沉积。对太平村一带的三级阶地沉积识别出冲积扇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河流沉积体系和风成、表生沉积体系。认为古堰塞湖发育2期高湖平面,其间存在低湖面期形成的古土壤层。根据最高湖泊沉积与堵江滑坡体的顶部高度对比和堰塞湖发育的时间计算,太平村地区相对叠溪校场地区存在着平均3.18m/ka的抬升运动。  相似文献   
64.
北京地区泥石流灾害临界雨量阈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利平  孙佳丽  南赟 《地质通报》2008,27(5):674-680
对历史上北京市泥石流灾害发生时前3日的雨量、当日激发雨量和最大1小时雨量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临界雨量阚值。参照山洪灾害与降雨频率分析法,分3种方案对北京市的泥石流灾害与降雨频率进行分析,计算了各地区不同时段(最大10分钟、最大30分钟、最大60分钟、最大360分钟、最大24小时、最大3天及最大7天)的临界雨量;并利用历史上泥石流灾害发生时的雨量值对3种方案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和对比,最后确定了准确度较高的一种计算方案。  相似文献   
65.
葛店煤矿双庙扩大区位于豫、皖两省交界处。勘探区为一轴向北北东向的不对称向斜构造,地层倾角26°~30°,测区深部有岩浆岩侵入体,严重影响煤层赋存形态;地表条件复杂,村庄密集、河流较多,测区东侧塌陷区水塘大面积分布.三维地震勘探野外施工难度大。本区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为12线18炮制,为避免偏移归位及叠加次数降低等问题,在向斜轴部两侧、村子周边及河岸处适当加密炮点,并在塌陷区利用钢钎插置检波器以保证CDP点完整性。数据处理采取了叠前反褶积、叠前时间偏移等技术,数据处理效果显著。遵循多波组对比、多个数据体综合解释的原则,以纵向、横向和任意时间剖面相结合,充分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地震资料解释。本次勘探成果查明了主采煤层三2^2、二2煤层的构造形态及埋藏深度;解释落差5m以上断层34条,其中修改原有断层5条;另外新发现小于5m的异常断点22个。经巷道验证煤层底板标高误差0.43%~1.96%,巷道已揭露断层7条,与解释成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6.
根据克希霍夫积分法的原理,介绍了叠前时间偏移的方法特点,实现过程,以及对地震资料的要求,依托国家重大产业技术专项“西部煤炭资源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工程,对“青海省鱼卡煤田四井田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资料进行叠前时间偏移,结果表明其能较好地解决成像质量差、能量聚焦不明显、绕射波收敛不理想等方面的难题。通过与叠后时间偏移对比,对于大倾角地层、断块小且多的破碎带、陡倾角不对称向斜等地质问题,其叠前时间偏移剖面成像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反映的构造关系更加清晰,同相轴连续性增强。总结该方法在多个矿区的推广经验.认为合理的观测系统、较高的资料信噪比,准确的测量资料及较高的中表层速度调查精度是做好叠前时间偏移的前提。  相似文献   
67.
基于时空分配组合方法,综合考虑服务时间在主干道路和街区内分配的各种情形,探讨了符合实际需求的消防站点服务范围计算方法.提出了基于多个独立指标的评价消防设施布局方案的方法,对消防规划方案进行评价.最后以武汉市武昌区为例对所提出方法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68.
冯锐 《地球物理学报》1977,20(3):211-221
广东省新丰江水库区于1962年3月19日发生6.1级地震。本文分析了1961年以来十四年间,特别是主震前后纵、横波速比Vp/Vs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波速比Vp/Vs在主震前出现了明显的负异常,总异常时间约为十一个月,于震前一个半月返回正常值,在主震震源附近的深水峡谷区异常幅度最大,异常时间和空间范围比一般构造地震的要小.后期几次强余震前也有异常变化。虚波速度在主震前存在某些异常特征。上述波速比的变化可以用扩容模式较好地解释。 波速比值是由两个台站的记录得到的。对虚波速度的计算采用了联合地震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9.
渤海湾及其邻区地壳温度分布的有限单元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地下三百米深处的温度与居里面深度分布的资料,利用伽勒金有限元法配合未知边界流量的杂交法,计算了渤海湾邻近的地壳剖面的温度分布。结果表明:(1)莫氏面上的温度不是常数,最高处可达810℃;(2)大地震往往发生在温度与重力梯度带附近而温度较低密度较小的一侧;(3)本区地壳低速层的温度约为600℃,在该层以下,随着温度的增高,介质的弹性模量或粘滞系数显著减少,而泊松比反而增大,故地壳深部的剪应力减小,这说明大陆内部地震大多发生在低速层以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70.
近期美国白蛾在北京及周边地区发生面积明显反弹,危害程度不断加剧。美国白蛾具有喜食行道树、适生能力强、传播蔓延快以及疫情暴发危害大的特点。北京正值准备奥运会时期,如果不赶紧加以控制的话,可能会影响“绿色奥运”。我们每一位关心奥运的朋友,都要了解外来物种入侵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