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1篇
  免费   1030篇
  国内免费   1052篇
测绘学   2930篇
大气科学   780篇
地球物理   915篇
地质学   3319篇
海洋学   903篇
天文学   86篇
综合类   658篇
自然地理   302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241篇
  2021年   286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220篇
  2017年   216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329篇
  2014年   501篇
  2013年   426篇
  2012年   523篇
  2011年   430篇
  2010年   450篇
  2009年   472篇
  2008年   474篇
  2007年   435篇
  2006年   394篇
  2005年   361篇
  2004年   314篇
  2003年   342篇
  2002年   293篇
  2001年   264篇
  2000年   237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204篇
  1997年   209篇
  1996年   185篇
  1995年   168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的Richards方程,以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数值计算软件为平台,针对边坡降雨入渗问题中的入渗边界条件和渗流(溢出)边界条件,以孔隙水压力为控制条件,推导了二者的控制方程,并以二维土柱模型及已有文献中的实例模型为基础,探讨了控制方程中边界耦合长度尺度L的取值,结果发现L为0.001 m时较为合理。建立简单二维边坡模型,应用上述边界条件的控制方程,分析了不同降雨强度(长而弱、短而强)下,边坡降雨的入渗及渗流规律。结果表明:4 mm/h的降雨强度下,实际入渗率始终等于降雨强度,表层土体的体积含水率从0.29增至0.35,降雨75 h时坡脚处发生表面渗流,降雨200 h时研究区域总入渗量为39.068 m3;40 mm/h的降雨强度下,实际入渗率首先等于降雨强度,然后逐渐减小,表层土体的体积含水率从0.29增至0.415(饱和),降雨4h时坡脚处发生表面渗流,降雨20h时研究区域总入渗量为26.908m3,降雨量相同但其值远小于前者。该结论与已有研究的边坡降雨入渗规律相符,进一步证明了上述边界条件控制方程...  相似文献   
52.
罗强  黄光伟 《工程地质学报》2002,10(S1):123-128
大尺度流域的水文地质参数的分布特征是一个困难的研究课题.提出一个新的直接反演法用于推算大流域的含水层参数值的分布.此模型的有效性在日本关东流域的应用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53.
基于主体功能区约束的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经济发展水平、污染物排放现状、污染物治理水平、空气质量,特别是国家主体功能区环境目标约束等因素,构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的指标体系,用改进的等比例分配方法对2015年国家SO2,NOx总量控制目标进行区域分配。分配结果表明:SO2和NOx削减量大的省份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及其周围地区,这些地区污染物排放量大、空气质量较差;削减比例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以及北京、天津2个直辖市,这些地区单位GDP能耗高、工业污染物去除率低、空气质量差;削减量相对较小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南和南部一些省份;削减比例较小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南部和南部几个省份,这些地区污染物排放量相对较少,空气质量好于其他省份。  相似文献   
54.
针对GPS测量控制网所控制的轴线与路线控制网所控制的路线中线间正确合理衔接的问题,本文提出了GPS桥梁施工控制网约束平差方法,该方法通过在GPS桥梁施工控制网中引入边长约束和方位约束,避免了传统方法所导致的控制网精度畸变,更好地保证了路线的连续性和舒适光顺的设计效果。工程实践表明,辅以均匀合理的布点方案和适当的数学模型,约束平差不仅实现了轴线与中线的正确合理衔接,其精度也满足施工控制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55.
崔巍 《现代测绘》2016,(4):25-28
大跨度连续钢桁栱梁施工测量是一项精密的工程测量,具有跨度大,钢梁杆件刚性大,合龙口多,合龙口合龙点多等特点。因钢梁杆件运输变形、制造误差、安装误差等因素影响,会造成钢梁的安装线形与设计线形不符等情况。在钢梁施工过程中在合理的工况、气象条件下通过控制网复测与加密进行测量,可以提高测量精度。根据监控指令对钢梁线形进行调整,可实现钢梁"零"误差合龙,合龙后的线形、栱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6.
王智洋 《地下水》2018,(5):230-231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水准测量日常作业过程中高差闭合差偏大或接近于允许闭合差的情况,分析了水准测量误差来源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在电子水准仪施测过程中提高施测精度的方法,提出应重点加强对仪器控制,注重操作过程,主意外部环境因素的控制,提高高程控制测量的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57.
以在建的武汉四环线青山长江大桥为例,针对大型斜拉桥超高塔复杂结构高精度控制测量特点,按照绝对控制与相对控制分阶段测量的思路,系统研究了斜拉桥超高塔平面工作基准点竖向传递的主要测量方法及误差大小,最终确定"全站仪天顶测量+全站仪短距极坐标测量"为超高塔锚固件定位测量方案。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案满足施工精度要求,对其他类似工程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8.
近年来,RTG(Real Time Gipsy)技术的发展比较迅速,并且在一些行业中得到应用。本文阐述了GPS相对定位与RTG定位原理,并就GPS相对定位与RTG进行误差对比分析。根据行业标准与精度,对GPS相对定位与RTG在控制测量中联合作业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提出联合作业的概念,主要为测绘人员布设控制网时提供参考,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项目成本。  相似文献   
59.
差异沉降是造成路面破坏、影响行车速度和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加筋土技术作为经济性良好的治理措施被广泛应用。为研究预应力加筋土垫层在差异沉降下的变形规律和沉降控制性能,设计了加筋土垫层和预应力加筋土垫层差异沉降对比模型试验。通过对比试验揭示了预应力加筋土垫层对差异沉降控制的有益效果。试验发现:①预应力加筋垫层可以有效地降低差异沉降。②预应力加筋垫层有利于调节软硬路基交界面附近的“断崖式”差异沉降。③预应力加筋垫层对能量的耗散和传递能力更好。④附加应力从垫层传递到路基顶部时发生应力叠加,在该处呈现增大突变趋势。本文研究成果可为预应力加筋土结构在差异沉降频发路段的工程应用和控制性能研究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