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218篇
测绘学   150篇
大气科学   355篇
地球物理   60篇
地质学   240篇
海洋学   7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21.
弱冰雹云雷达回波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综合多种观测资料,对黑龙江省2005年初春产生的历史上少见的大范围冰雹天气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雷达反射率因子与径向速度场的特征,着重分析回波演变过程中结构的变化.初春较低的温度,使得对流发展高度较低、强度较弱,不能使用通常的标准进行强天气判断.由于回波强度较弱,冰雹天气未出现典型特征回波,但径向速度特征表现的较为明显,在春季中尺度辐合辐散特征仍是较明显.对初春与其他季节产生冰雹的不同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深入认识不同季节产生冰雹的雷达回波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2.
应用上海中心气象台714数字化天气雷达立体扫描资料,分析并比较了单站及区域降水量在不同高度上的差异,并用地面雨量计资料进行了校准,尔后研究了它们的精度。最后初步探讨了上海地区3次降水天气过程中反射率因子Z的垂直分布廓线。  相似文献   
223.
钟强  吴艾笙 《大气情报》1995,15(4):6-14
在一定精度范围内,晴天行星反射率与地表反射率具有简单的线性关系,考虑大气影响的订正有不同的参数化方案。本文对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参数化模式作了比较,并利用HEIFE的观测资料对模式作了一定检验。为了能使模式更好地适用于高原、干旱地区,对不同模式提出了评估与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24.
1988年9月张掖地区的太阳辐射状况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季国良  江灏 《高原气象》1990,9(2):194-201
1988年8~9月,在河西走廊的化音和张掖地区进行了一次预备性观测实验。本文利用预备观测中所取得的少量资料,分析了干旱地区太阳辐射各个分量和太阳分光谱辐射的一些气候学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秋季大气透明度较好;光资源充足;兰紫光在总辐射中所占比例较大;地表净辐射具有平原地区的特征,其值介于平原与高原地区之间。  相似文献   
225.
利用多普勒雷达的基本反射率图、径向速度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了7.3四川西部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发现:就基本反射率而言,多普勒雷达与713数字化雷达所监测到的川西暴雨回波演变规律一致;径向速度图上,强降水区域存在明显的风向、风速的切变.  相似文献   
226.
FY-1C遥感器可见近红外各通道在轨辐射定标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中通过 1999年 7月利用敦煌辐射定标场和反射率基法对FY -1C气象卫星遥感器可见 -近红外通道进行的第一次在轨辐射定标试验 ,研究和试验了卫星遥感器的在轨辐射定标方法、同步观测方法和辐射传输计算算法及其软件开发 ,有 7个通道的绝对辐射定标系数 (或称为增益和偏离量 )被获得。经过误差分析 ,认为本次定标的不确定度小于 7%。定标获得的 7个通道定标系数与该卫星发射前定标结果比较 ,其中 5个通道 (通道 1,2 ,7,8,10 )结果比较接近 ,另两个通道 (通道 6,9)由于发射前定标误差较大致使二者有一定差别。另外 ,通过 2 0 0 0年 9月份对FY -1C卫星进行的第二次辐射定标试验 ,使该卫星在轨 1a多来的运行状态得到了定量监测 ,本次定标与1999年 7月的定标结果比较 ,发现可见 -近红外各通道性能均有程度不同的衰减 ,尤其是通道 1,7,8性能衰减分别为 35% ,2 8% ,2 2 % ,而通道 2 ,6,9,10性能衰减较小 (为 10 %左右 )。  相似文献   
227.
基于星载云雷达资料的东亚大陆云垂直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近5年(2006年6月—2011年4月)的Cloudsat卫星资料分析了东亚大陆云垂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降水(文中可降水是根据观测到的可降水粒子信息计算到达地面的降水,并不是指地面观测到的实际降水)云和非降水云的雷达反射率(回波)垂直分布存在一定差异,除降水云反射率通常接地外,降水云主要集中在8 km以下,反射率通常为-20—15dBz,非降水云主要集中在4—12 km,反射率为-28—0 dBz;降水云雷达反射率频数大值中心在2 4 km,对应的雷达反射率为0—10 dBz,而非降水云出现在8—10 km,且对应的雷达反射率为-26—-24 dBz;(2)从雷达反射率廓线来看,降水云中雷达反射率随高度的变化先增强后减弱,而非降水云几乎不变;(3)液态降水云、固态降水云和毛毛雨降水云反射率的垂直分布明显不同;(4)液态降水云自11至7 km雷达反射率迅速增强,表明此高度是粒子快速增长的优势空间;(5)固态降水云中-15℃温度频数分布与雷达反射率频数大值中心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表明在-15℃附近的条件下冰相粒子凝华-碰冻是粒子增长的优势过程;(6)云的垂直结构随着季节变更而变化,降水云春季、夏季和秋季的雷达反射率垂直分布变化不明显,而冬季主要在低层;固态降水云的垂直分布频数大值中心从春季至冬季呈"双-单"中心交替变化,且与云中-15℃频数分布变化一致;非降水云雷达反射率垂直分布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7)深对流云和雨层云是形成降水粒子的主要云型。  相似文献   
228.
韩丁  严卫  叶晶  刘会发 《大气科学》2013,37(3):691-704
利用2006~2010年的CloudSat热带气旋过境数据集资料,依据风速大小划分为不同演变阶段,对各阶段内东太平洋台风的云、降水和热力结构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雷达反射率在5 km高度上下的分布截然相反,沿径向回波强度和顶高不断减小。各类云沿径向和垂直方向的分布差异较大,而深对流云的垂直尺度和发生概率始终较大。有效粒子半径、分布宽度参数和冰水含量随高度减小而粒子数浓度却增大,沿径向各冰云参数以及降雨率都不断减小。各阶段降雨率总体上夏季大于秋季,沿纬向各季节在不同阶段的分布各异。内核区降雨率近似服从指数分布且对暖的海面温度SST较为敏感,其与雷达反射率的散点分布集中在三个区域内。内核区5~10 km高度存在暖核结构,其下方恰好对应湿心区,而10 km以上相对湿度距平较大值区对应台风顶部的卷云罩。各阶段4.5 km以上为对流性稳定层结而该高度以下的层结特性各异,此外假相当位温沿径向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229.
FY 3A三个通道资料反演水云有效粒子半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英英  熊守权  周毓荃  朱冰  毛节泰 《气象》2013,39(4):478-485
基于水汽吸收波段云的反射率主要依赖于云粒子大小的原理,利用SBDART辐射传输模式和FY-3A极轨气象卫星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VIRR)的通道3(3.7μm)、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MERSI)的通道6(1.64μm)和通道7(2.13μm)所提供的探测数据进行了水云有效粒子半径的反演和比较。发现,1.64、2.13和3.7μm三个通道均能定最反演有效粒子半径的大小,其中1.64和2.13μm通道对大粒子的敏感性较高,3.7μm通道在光学厚度较小时敏感性好。三个通道的有效粒子半径反演产品与MODIS有效粒子半径产品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30.
A variety of faulty radar echoes may cause serious problems with radar data applications,especially radar data assimilation and 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estimates.In this study,"test pattern" caused by test signal or radar hardware failures in CINRAD (China New Generation Weather Radar) SA and SB radar operational observations are investigated.In order to distinguish the test pattern from other types of radar echoes,such as precipitation,clear air and other non-meteorological echoes,five feature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effective reflectivity data percentage (Rz),velocity RF (range folding) data percentage (RRF),missing velocity data percentage (RM),averaged along-azimuth reflectivity fluctuation (RNr,z) and averaged along-beam reflectivity fluctuation (RNa,z) are proposed.Based on the fuzzy logic method,a test pattern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is developed,and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from all the different kinds of radar echoes indic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lgorithm.Analysis of two typical cases with heavy precipitation echoes located inside the test pattern are performed.The statist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st pattern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performs well,since the test pattern is recognized in most cases.Besides,the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remove the test pattern signal and retain strong precipitation echoes in heavy rainfall ev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