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9篇 |
免费 | 221篇 |
国内免费 | 27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70篇 |
大气科学 | 115篇 |
地球物理 | 209篇 |
地质学 | 590篇 |
海洋学 | 246篇 |
天文学 | 12篇 |
综合类 | 52篇 |
自然地理 | 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47篇 |
2022年 | 55篇 |
2021年 | 60篇 |
2020年 | 61篇 |
2019年 | 49篇 |
2018年 | 45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68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60篇 |
2011年 | 61篇 |
2010年 | 64篇 |
2009年 | 65篇 |
2008年 | 55篇 |
2007年 | 55篇 |
2006年 | 64篇 |
2005年 | 44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38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36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29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35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76年 | 2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4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梅江河流域年均降雨量空间插值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降雨空间分布的影响要素及降雨空间插值的主要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综合考虑高程、坡度、坡向等影响降雨空间分布的多种要素,应用协克里金方法,探讨流域降雨量的空间插值问题及其应用,并与反距离权重法、克里金方法等单要素方法进行了降雨空间插值的效果比较.结果表明:应用协克里金方法,在综合考虑高程、坡度、坡向等影响要素的条件下,对降雨进行空间插值,其结果具有比较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32.
基于矢量图形的反走样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现行基于矢量图形反走样技术的几种实现方法,给出了一个较为适用的快速反走样算法,介绍了它的原理、算法并将它的结果在不同环境下与走样直线作了对比,最后利用它对数字地图和矢量字符进行了反走样分析。 相似文献
33.
基于分布式控制力矩陀螺的水下航行器轨迹跟踪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控制力矩陀螺群(CMGs)的水下航行器具有低速或零速机动的能力。采用基于分布式CMGs的水下航行器方案,并研究其水平面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通过全局微分同胚变换将非完全对称的动力学模型解耦成标准欠驱动控制模型,并根据简化的模型构建其轨迹跟踪的误差动力学模型,将轨迹跟踪控制问题转化为误差模型镇定问题。基于一种分流神经元模型和反步法设计了系统的轨迹跟踪控制律,该控制器不需要对任何虚拟控制输入进行求导计算,且能确保跟踪误差的最终一致有界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实现在不依赖动力学参数先验知识的情况下对光滑轨迹的有效跟踪。 相似文献
34.
反倾层状岩质边坡的倾倒破坏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为探究开挖条件下反倾层状岩质边坡的倾倒破坏机制以及层间剪切强度、岩层厚度因素对破坏特征的影响,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黏聚力裂缝模型(Cohesive Crack Model,CCM),基于连续-离散方法,经参数标定和对比,建立反倾层状岩质边坡CCM,采用开挖并增重的方式诱发边坡倾倒破坏。数值模拟结果与古水水电站坝前倾倒变形体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CCM的正确性。进一步,基于以上参数及模型,研究了反倾层状岩质边坡的破坏演化过程和应力分布特征,并探讨层间剪切强度对边坡倾倒破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坡体前缘首先发生局部折断,后缘出现明显拉裂缝,反倾岩层由下往上依次折断直至倾倒体中部(一级破裂面)。随后,坡体前缘的表层岩层被挤出,形成二级破裂面,最后一级破裂面扩展至坡体后缘,形成连通宏观的破裂面。最后,二级破裂面扩展至坡体中部,边坡完全倾倒破坏;破裂面基本沿层间法向应力峰值位置连线发育;层间剪切强度对边坡倾倒破坏特征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层间剪切强度的增大,岩层初始折断位置逐渐降低,垮塌范围逐渐减小,破裂面倾角增大;坡体层厚越大,一级破裂面分布越深,垮塌区范围越大,坡体滑动的整体性越强。研究成果可为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破坏的分析和监测提供有效计算方法及依据,为此类滑坡灾害的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5.
针对气象资料数据处理的外推和内插问题,以广西89个气象观测站点1971-2000年的多年平均气温观测资料为研究数据,应用了两种不同的内插方法。 相似文献
36.
针对济南地区典型地层上的基坑工程,土体采用PLAXIS 3D中的硬化土小应变(HSS)模型,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根据实际监测数据结合位移反分析技术,得到了该典型地层下土体HSS模型参数的一般选取方法。之后简化模型,分别采用土体的HSS模型与Mohr-Coulomb(M-C)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对比基坑开挖至不同深度时,应用两种模型模拟所得挡土墙变形与墙后地表沉降的差异。结果表明:基坑数值分析中,土体采用M-C模型与HSS模型所得结果的差异随基坑挖深增加而增加,且采用HSS模型所得结果更符合深基坑的实际变形。综合考虑采用HSS模型与M-C模型建模时的参数选取难易程度、经济性以及两种模型数值分析的工程适用性,建议基坑开挖超过15 m时,土体采用HSS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反之可采用M-C模型。研究结果对指导深基坑支护设计及岩土工程参数的勘察、选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7.
对不同的地貌区进行空间内插时选择的适宜方法不同,以典型丘陵地貌区长春市净月潭地区的高程为研究对象,用ArcGIS 9.2分别作反距离权重法、最近邻点法、趋势面分析和克里金法做高程内插。应用交叉检验方法对其内插的精度作出分析,检验其科学性和可靠性,得出反距离权重法、最近邻点法、趋势面法、样条函数法和克里金法高程内插的不同精度,并对各种方法的适用性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最近邻点法精度最高,以下依次为普通克里金插值法、样条函数、反距离权重法、趋势面法。为类似于净月潭地区的丘陵地貌区高程内插提供选择参考。 相似文献
38.
地表剥蚀作用对地应力场反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岩体自重和剥蚀作用都是形成岩体初始应力场的重要因素。在地应力回归分析中,反演所得岩体重度往往大于实测重度。通过算例说明,地表剥蚀作用因素是导致该结果的主要原因,并分析了由此产生的一些工程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39.
词频反文档频率是文档特征权值表示的常用方法,用以评估单词对于语料库中的其中一份文件的重要程度。通过合理映射病例库与语料库的词汇关系,对词频反文档频率模型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后的词频反文档频率模型应用到针灸处方疾病症状权重挖掘中,计算出疾病所对应的各种症状权重。实验统计了106种疾病,其中与临床诊疗经验相符合的有84种,准确率达79.2%,实验表明改进的模型能得到较好的疾病症状权重鉴别效果。 相似文献
40.
反分析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岩体是极其复杂的地质体,它具有非均质各向异性特点,故工程一般都要通过大量的试验测定,来确定岩体应力场和其它力学参量,不但费工费时,而且往往很难得到理想的效果。本文在国内外成果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力学计算理论,根据工程部份变形观测资料,反演确定宽域的初始地应力和弹性模量值。反分析可以大大减小试验工作量,达到相互验证,提高工程效应。并通过实例计算,说明对工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