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334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328篇
地球物理   117篇
地质学   81篇
海洋学   398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在地球上3个最大的海洋中,印度洋的研究程度最差.但是已有的资料使我们能对与其有关的海底矿产进行综合.敖德萨国立大学海洋地质和地球化学实验室的科研人员(В.П.Резннк等)绘制了印度洋中部和陆架区固体矿产分布图(其比例尺为1:1000万).  相似文献   
952.
印度洋中部的大洋岩石圈由于与板块边界地形有关的压应力十分集中以及印度与亚洲的持续碰撞等原因已经发生了系统的变形。变形主要有两种空间形式 :①大洋岩石圈和上覆沉积物的长波长(100~300km)褶皱作用 ,②5~20km宽的断块的逆断裂作用。ODP116航次站位测出了变形导致的一个大的构造不整合的年代 ,表明印度洋中部岩石圈的主要变形时期开始于8.0~7.5Ma(116航次船上科学工作组 ,1987 ;Cochran,1990)。该变形的位置处在板块动力环境 ,过去认为的印度—澳大利亚板块被分为印度板块、澳大…  相似文献   
953.
报道中国水产总公司金枪鱼船队1997年5月至1999年5月期间在印度洋东部海域进行延绳钓作业的有关情况。结果显示:船均月产量,以尾数计在49~175尾之间波动,最高出现于1998年9月,最低出现于1997年5月,平均116尾/船·月;以重量(纯重)计在1559~6306kg之间波动,最高出现于1999年2月,最低出现于1997年5月,平均达4064kg/船·月。月均上钓率在0.47%~2.28%之间波动,平均1.02%,船间及月间差异显著。船月均下钓5208~15558个。  相似文献   
954.
SVD揭示的印度洋海气相互作用模态及其与中国降水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8-1999年6-8月平均的GISST(Global India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海表温度资料和同期850 hPa水平风场等NCEP/NCAR再分析资料,作了向量奇异值分解,并对各个模态作了相应分析,发现前两个模态可以很好地表示出印度洋海气耦合的主要部分:第1模态是印度洋海温对ENSO信号的滞后响应;第2模态反映了存在于印度洋的海-气相互作用现象,是ENSO和IOD(Indian Ocean Dipole,印度洋偶极子)的混合模态.讨论了前两个模态与中国夏季降水等变化的联系,发现印度洋海温单极模态与我国华南夏季降水存在负相关,与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存在正相关;印度洋偶极型海温与我国降水的关系不典型.  相似文献   
955.
华北春季降水及其与前期印度洋海温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华北17站1951-2002年春季(3-5月)逐月降水资料和NOAA再分析海表温度资料,研究了华北地区春季降水特征及其与海温的关系。得知华北春季降水偏少年出现频次比偏多年频次高,但是年际变化明显,强度没有偏多年严重。华北地区春季降水有一定的年代际变化和周期性,降水周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为4-6a,在70年代中期以后为6-8a。同时用相关分析方法找出了影响华北地区春季降水的海温关键区为印度洋,发现印度洋在前一年11月到当年1月存在一个相关系数较高海区。用SVD方法证实了前期冬季印度洋海温正是与华北春季降水相关最显著的时段和地区。并用合成分析初步得到印度洋海温异常强迫影响大气环流,并通过遥相关影响华北地区降水。  相似文献   
956.
赵平  张人禾 《大气科学》2006,30(2):307-316
利用美国NCEP/NCAR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研究东亚-太平洋地区地面气压的耦合模态与东亚副热带季风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亚洲大陆和北半球太平洋之间气压场的偶极子模态主要反映了东亚地区东西向气压梯度的异常.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东亚-太平洋的这种偶极子表现为蒙古地区气压偏低和太平洋地区气压偏高的特征,而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则表现为蒙古地区气压偏高和太平洋地区气压偏低的特征.在偶极子指数值较高的年份,冬季(或夏季)蒙古高压(或蒙古低压)和太平洋阿留申低压(或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强  相似文献   
957.
S.  Stein  E.  A.  Okal  赵京凤 《世界地震译丛》2006,(5):1-9
2004年12月26日世界再次见证了一次由构造板块缓慢、几乎是无法察觉的运动积蓄了的数百年的应变释放所造成的巨大破坏。这次来自印尼苏门答腊岛地下的巨大地震掀起的巨浪数小时内横扫了印度洋,给沿岸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夺走了30多万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958.
通过区分ENSO外部影响和偶极子内部局地作用,探讨了前期春季的印度洋海温异常对南海夏季风建立早晚的可能影响途径。结果表明:在没有去除ENSO信号(外部作用)的情况下,全区一致型的海温分布主要通过影响热带印度洋上空纬向季风环流的强弱来影响南海夏季风建立的早晚。去除ENSO信号后,非ENSO全区一致型的海温分布则主要通过影响低层东西向的气压差异和对流层中上层的南北温度梯度的逆转,进而对南海夏季风建立的早晚产生影响;而南印度洋偶极子(SIODM)型的海温分布则主要通过影响亚洲大陆热低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高低层的辐合辐散运动影响南海夏季风的建立。  相似文献   
959.
时间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井中雷达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为了进一步认识雷达的探测性能,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来研究各种地质条件下雷达的信号反应。时间域的麦克斯韦差分方程可以用一系列的差分方程来表达,这个过程叫做时间域有限差分法(FDTD)。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计算三维空间中电磁场的时间域信号。引入了可包含局部小网格的技术,计算精度和效率都得到了提高,同时,作为发射和接收的偶极子天线的模拟方法也得到了充分的考虑。计算了充水裂缝和一种矿体的井中雷达信号响应。结果表明,井中雷达可以用于探测地下充水裂缝和矿体。  相似文献   
960.
利用EOF分解及相关统计方法研究了热带印度洋400m以上的次表层海温异常并对1997/1998年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事件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热带印度洋次表层400m以上的部分海温距平最大是在100m左右的深度, 就整个热带印度洋而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次表层60m以上出现了变暖的趋势, 而80m以下则出现了降温的趋势。同时在热带印度洋次表层80m深度存在着比海表更强的偶极子模态。1997/1998年发生在印度洋海表东冷西暖型的偶极子事件, 是东印度洋次表层的海温正距平西传的结果, 而海温正距平的西传与热带印度洋上东风异常有关, 其物理机制是东风异常激发的Rossby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