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6篇
  免费   527篇
  国内免费   914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366篇
地球物理   295篇
地质学   1518篇
海洋学   98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54篇
自然地理   14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和分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物理海洋、古气候、沉积环境和构造环境分析入手,研究了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南海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的条件是存在差别的。南海,东北部,在氧同位素2、4、6期,由于菲律宾海的高盐度海水的注入,使这里的生物生产率特别高,陆坡上沉积了丰富的有机物质,加上此期间该处的沉积速率高,为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提供了物质条件;另外,自中新世末以来,由于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在台湾地区发生碰撞,对南海北部产生北西向挤压,加快了流体在沉积物中的活动,为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提供了良好的构造环境。因此认为南海东北部陆坡应是南海天然气水合物最丰富的地区。  相似文献   
12.
13.
根据作者在印度洋东部海域的延绳钓生产实践,对渔获的大眼金枪鱼群体的群体构成、摄食、繁殖等基本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渔获群体由纯重10~115kg、叉长80~195cm个体组成,纯重与叉长关系式w=2.000×10-5×L2.969;渔获物以3~5龄个体为主,雄性个体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雌性个体,且随年龄增长雄性个体所占比例逐步提高.鱼群在该海域产卵期较长,不同年龄组性腺发育节律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15.
南黄海陆架沉积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申顺喜 《海洋科学》1993,17(5):24-28
黄海中部、济州岛西南,存在厚层的泥质沉积,它们分别与上述地区的冷涡活动区相对应。在两个泥质沉积区之间又出现连接它们的通道,形成别有特征的“冷涡-通道”沉积体系。经分析发现,这个沉积体系,完全受控于黄海暖流、冷涡及其相关的环流体系。此外,在黄海西南部及东海北部海底发现大面积砂岩及其砾石,揭示了黄、东海陆架沉积物的新源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印度洋中央海盆的构造格架和地球物理场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对作者在《MCTИСЛaB,KaЛДЪШ院士》号科学考察船第20航次中所取得的该海盆热流正常分布特征的热流数据以及文献资料中的热流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指出构造形变带的地热特点。在已完成的模拟基础上所得出的结论是,当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之后,在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不断增强挤压的情况下,受地悫强烈构造活动性制久的蛇纹岩的侵入上升,或许  相似文献   
17.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近年来广泛收集了国内外在南黄海海域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 ,对南黄海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并应用海洋“863”高科技成果软件——《海上油气资源综合快速评价系统》进行了盆地模拟和资源评价 ,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的进展。( 1 )广泛应用国内外在南黄海海域及邻区的重磁资料和地震资料 (包括新采集的多道地震资料 ) ,采用综合地球物理解释技术 ,首次编制了全盆地 1∶ 50万的基底构造图、深度构造图、厚度图及沉积相图 ,对盆地的构造区划进行了重新划分 ,为南黄海油气勘查部署打下了良好基础。( 2 )在南黄海北…  相似文献   
18.
东亚冬夏季风对热带印度洋秋季海温异常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多年的Reynolds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和NCEP/NCAR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分析了热带印度洋秋季海表温度距平(SSTA)与后期东亚冬夏季风强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热带印度洋秋季SSTA的主要模态是全区一致(USB)型和偶极子(IOD)型,USB型模态主要代表热带印度洋秋季SSTA的长期变化趋势,而IOD型模态主要反映热带印度洋秋季SSTA的年际变化。热带印度洋秋季海温气候变率中既存在着明显的ENSO信号,也有独立于ENSO的变率特征,独立于ENSO的热带印度洋秋季SSTA变化的主要模态仍是USB型和IOD型。前期秋季USB模态与东亚冬季风及东亚副热带夏季风之间为负相关关系;与前期正(负)IOD模态相对应,南海夏季风强度偏弱(强),而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强度偏强(弱)。USB型和IOD型模态对后期东亚冬、夏季风强度变化的影响是独立于ENSO的,但ENSO起到了调节二者相关显著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发生和演变机制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发展的第三代海洋模式(L30T63 OGCM)进行了改进。分析了该模式1959年1月—1998年12月的40a积分结果,以此研究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发生、发展和消亡的物理机制。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赤道印度洋表面异常东风引起的异常环流结构是偶极子发生、发展的主要动力学原因,其表面异常东风转换为异常西风所引起的异常环流结构调整是偶极子消亡的主要动力学原因;海气界面热通量异常的交换对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距平偶极子模态的形成和演变起着重要的作用;垂直输送作用是热带印度洋次表层海温偶极子模态发生和演变的主要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研究区5个钻孔松散沉积岩心磁性地层的划分对比,获知布容与松山极性带的界线,南黄海和陆区北部位于80.0—99.5m。陆区的南部此界线于270.4m深处。松山和高斯极性带的界线,海区未揭露到,其沉积起始时间都小于1.7Ma。而陆区的南、北部分别位于117m和328.2m。高斯和吉尔伯特极性带的界线,陆区北部为140m,而南部区为460.15m。沉积起始时间为3.4Ma。吉尔伯特底界仅北部陆区所揭示,为190.5m。松散沉积层与下伏白垩纪(?)石灰岩接触面位于400.35m,沉积起始时间约17.0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