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9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79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123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对中国南方中、古生界油气地质的综合研究及勘探总结,初步提出了一套改造型残留盆地或叠合盆地评价及其油气系统研究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强调进行了油气地质“动态演化”研究,主要通过拟三维盆地模拟反演主要烃源岩的时空演化,生烃过程以及不同地质阶段中的生烃强度,资源量,结合古今油气藏的解剖,癖结油气成藏-破坏规律,结合古构造的分析,研究油气运聚指向,给合主要构造运动期对中国南方中,古生界主要油气系统的影响分析,进行分阶段的动态演化研究,认为中国南方中,古生界油气勘探的现实对象是次生油气系统及再生烃油气系统,现存的原生油系统很少,提出了中国南方新区中,古生界油气勘探的有利区为石柱复向斜西侧高陡背斜带,苏北盆地阜宁-盐城-海安-兴化-宝应地区,江汉盆地沉湖地区南部潜江-仙档-牌州-汊渗1井地区,江西南鄱阳盆地及楚雄盆地北部凹陷,这一认识已经得到苏北盆地盐城凹陷朱家墩气田及江汉盆地沉湖地区南部开先台西含油构造勘探发现的证实。  相似文献   
62.
华南及陆缘地带自元古宙以来沉积岩分布十分广泛,出露面积约占全区陆地的60%以上。其主体为陆源碎屑沉积、碳酸盐沉积、震旦纪冰成地层以及东南沿海中、新生代火山碎屑岩,后者构成滨太平洋陆缘陆相火山碎屑沉积岩系,故岩类复杂。在沉积环境方面主要以海洋,特别是滨浅海沉积为主,沉积作用均很复杂。这里是我国沉积建造研究的重要地区之一。华南地区的主要沉积环境及沉积岩组合见表1。  相似文献   
63.
刘特培  秦乃岗  郭贵安 《地震》2003,23(1):90-94
用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对华南地区12例中强以上地震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有8例在震前响应比值有明显的高值( Y≥ 2. 0)异常显示, 通过对响应比值随时间变化特征的分析表明, 响应比对5级左右地震有较好的中短期预测效果, 因此响应比理论可作为华南地区地震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64.
日前,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经实地考察证实,广东三水盆地发掘出了华南首个5000万年前鸟化石,同期发现的还有2只青蛙化石、20余块5000万年前的骨舌鱼类化石以及完整的茂名无盾龟化石。“三水盆地发现的鸟化石,既是华南地区始新世又是中新世发现的第一块。”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张江永评价认为,“2只青蛙化石是华南地区的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65.
基于《中国震例》及其它相关资料,构建华南地区定点形变预测指标体系,分类整理形变干扰库和形变异常库,列举出部分预测效能较好的形变指标,结果表明:华南地区区分干扰和前兆异常的工作量较大,排除干扰后实际发生的前兆异常次数不多。各省均有少量测项对于台站周边200~300 km范围内ML4.5地震有较好的映震效果。华南地震预测指标体系开展的一系列建设工作,将对未来更有效更科学地利用前兆观测数据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6.
造礁生物演化经历了六个主要发展阶段,具有全球性演化规律特征,其盛衰变化在中国南方礁丘的时代分布上反映较为醒目。早泥盆世至晚泥盆世早期,为生物礁发育的首次鼎盛期,已发现的礁体达97个,而至今尚未发现晚泥盆世晚期(法门期)的生物礁;二叠纪是第二次鼎盛期,已发现该时期的礁丘达148个之多,生物特征明显,而至今也尚未发现早三叠世时期的礁体。中国南方这一礁丘时代分布特征恰好与 F/F和T/P两次全球性巨大生物绝灭事件相吻合。因此在南方寻找生物礁型油气藏时,除了应当重视本区构造演化的控制作用外,还应极大地注意全球性生物演化规律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7.
华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产地,除了发育大量的钨锡钼铋和稀土等金属矿产外,还有铜金矿床分布。本文通过对华南地区29个典型CuMoWSn矿床的时空分布及其与之有关的花岗质岩体的侵位年龄分析,探讨了与不同成矿类型有关的花岗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本文认为华南地区10个典型的与Cu有关的矿床主要发生在180~170Ma、160~150Ma以及105~90Ma三个时期,而10个钨矿床主要集中于170~130Ma;4个WSn矿床集中于170~130Ma和120~110Ma;而5个Sn矿床则发育于170~150Ma、130~110Ma以及100~90Ma三个时期。Cu矿床主要与同熔型花岗岩有关,而Mo、WSn既与同熔型花岗岩有关,又与改造型花岗岩有关。在岩石地球化学上,与Cu(Mo)WSn成矿作用有关的花岗质岩石也表现出不同的地球化学特点,如,从Cu(Mo)矿床到WSn矿床SiO2含量有逐渐增大、氧化性逐渐降低、还原性逐渐增加以及分异演化程度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与Cu(Mo)Au矿床有关的花岗质岩石具有较低的SiO2(60.3%~68.1%),氧化性较高(Fe2O3/FeO=0.31~1.81),分异演化程度较低(Rb/Sr=0.05~3.3)的特点;与Cu(Pb)(Zn)矿床有关的花岗质岩石具有相对较高的SiO2(73.3%~75.2%),氧化性稍高(Fe2O3/FeO=0.68~1.74),分异程度稍低(Rb/Sr=10.8~57.8)的特点;而与Mo矿床有关的花岗质岩石具有较宽的SiO2(67.3%~76.2%)变化范围,氧化性稍低(Fe2O3/FeO=0.68~1.74),分异演化程度稍低(Rb/Sr=0.6~9.29);与W矿有关的花岗质岩石的SiO2含量为69.9%~80.1%,还原性稍低(Fe2O3/FeO=0.19~0.76),分异演化程度稍高(Rb/Sr=21.9~61.7);与WSn矿床有关的SiO2为74.8%~78.7%,还原性较低(Fe2O3/FeO=0.08~0.59),分异程度较高(Rb/Sr=10.8~139);与Sn矿床有关的花岗质岩石的SiO2为64.8%~76.9%,还原性高(Fe2O3/FeO=0.01~0.58),分异演化程度高(Rb/Sr=1~530)。在结合华南地区花岗岩类岩石的分布特征以及盆岭构造的特点,本文提出华南地区CuMoWSn矿床的成矿作用是不同时期大洋板块或者洋岭多阶段俯冲结果的新成因模型,即早侏罗世休眠的FarallonIzanagi洋岭俯冲导致早—中侏罗世Cu成矿作用;中—晚侏罗世活动的FarallonIzanagi洋岭和转换断层俯冲是中晚侏罗世Cu(Mo)(W)成矿作用以及多阶段WSn成矿作用的触发动力,而白垩纪Izanagi大洋板块俯冲则是白垩纪斑岩型CuWSn成矿作用的诱因。该模型的提出较好地解释了华南中生代大规模岩石圈拆沉—减薄—伸展的机制及其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动力。  相似文献   
68.
毕福志 《中国地震》1991,7(1):73-79
莆田海岸距今2855±273年发生了7.6级地震,发震断层为北东55°—65°的右旋走滑断层,水平断距3.9米。这次地震与海岸一次大幅度沉降开始的时间一致。断层错动时上盘被北西向断层面阻挡,形成挤压构造和崩塌的巨砾倒石堆,断层中的擦痕和微错动也是明显的。 闽粤琼海岸带,特别是大震区有许多次近代大幅度升降等古地震遗迹。近850多年来海岸带有两个地震周期序列,近5000多年海岸升降周期为500年左右,表明地震周期序列也为500年左右。  相似文献   
69.
蒋维强 《华南地震》1991,11(4):35-38
本文取1962至1990年12月广东省新丰江地震的余震序列资料,从应变释放的角度定量地分析新丰江的余震活动特点以及与华南地区中强地震活动的关系,并与理论分析结果对比。发现新丰江地震的余震应变释放过程具有4次明显的应变异常增加,而且,从新丰江地震以来,华南地区发生的所有5.0以上中强地震都与新丰江余震应变释放的明显异常增加相“联系”,新丰江余震震群的出现是华南地区构造应力场增强的背景下余震区应力加强的效应,可以起到监视华南地区5.0级以上中强地震的“应力窗口”作用。从1986年以来,新丰江地区的余震活动有所加强,其应变释放明显增加,表明华南地区的构造应力场在加强,其地震活动可能达到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