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67篇
  免费   1326篇
  国内免费   1517篇
测绘学   1227篇
大气科学   3040篇
地球物理   826篇
地质学   2427篇
海洋学   708篇
天文学   51篇
综合类   826篇
自然地理   2905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260篇
  2022年   404篇
  2021年   423篇
  2020年   321篇
  2019年   390篇
  2018年   295篇
  2017年   309篇
  2016年   310篇
  2015年   359篇
  2014年   673篇
  2013年   498篇
  2012年   535篇
  2011年   595篇
  2010年   506篇
  2009年   561篇
  2008年   559篇
  2007年   464篇
  2006年   459篇
  2005年   407篇
  2004年   424篇
  2003年   355篇
  2002年   349篇
  2001年   323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261篇
  1998年   211篇
  1997年   224篇
  1996年   211篇
  1995年   205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5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3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7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福建省酸雨变化趋势及成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赵卫红 《福建地理》2004,19(4):1-5,10
本文以1996~2003年降水监测数据为基础,对福建省酸雨污染的变化趋势和区域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从环境空气质量、致酸源、气象因素及外围区域的影响等诸方面探讨了酸雨的主要形成原因,认为福建省酸雨形成不仅与局地源的影响有关,还与外来源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42.
一、“增长三角”的形成与发展。冷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不断发展,亚洲出现了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增长三角。这一概念是1989年12月由时任新加坡第一副总理的吴作栋首先提出的。他倡议建立一个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柔佛州和印度尼西亚的廖内群岛的跨国经济区,并称之为“新柔廖增长三角”。这一设想很快得到了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政府的积极响应,并获得了成功,后其范围扩大,现称“印度尼西亚一马来西亚一新加坡增长三角”,也称为“东盟南部增长三角”。而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南部出现的生机勃勃的珠江三角洲一香港一澳门之间的经济合作,在增长三角的概念提出后,才被看作是具有新的经济意义的“珠港澳增长三角”。这两个增长的成功,使这种新型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很快得到了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欧洲、非洲等国家的仿效。  相似文献   
143.
本文介绍了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动态路由选择协议的原理,并结合某内部局域网的实际情况,描述了OSPF路由选择协议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4.
2003年10月11-12日山东暴雨及风暴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分析了2003年10月11-12日山东一次秋季暴雨的水汽条件及物理量场特征,并简要分析了这次天气过程引起的莱州湾沿岸风暴潮的形成机制,提出了此类天气形势下风暴潮的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145.
学生在学习区域地理时,普遍感到要记的内容多、散,记忆效果不好。把学习区域地理看成是物产加地名的机械记忆,地理位置、地理事物联系、地理成因由于不够重视或学习方法不对而掌握得不扎实。笔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消除学生学习恐惧心理,排除学习障碍,提高学习能力和效果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46.
区域地理知识的考查,历年来都是地理高考的重点,以区域地图为背景考查区域内自然环境要素和人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探究区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解决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是学生形成区域空间概念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也是高中学生应该具备的现代公民素养。  相似文献   
147.
在推动市场化为机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如何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建立起均衡各方利益的双赢的新模式是应首先关注的问题。正当各地政府和理论界热烈讨论如何对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经济进行一体化整合的时候,来自江苏和浙江的一体化实践已经在悄悄地进行。  相似文献   
148.
周月梅 《福建地理》2005,20(2):7-9,18
本文以福建省诏安县草子坝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建立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基础数据,分析不同高程、坡度、土地利用现状和距离道路、居民点的远近,特别是道路、建设、陡坡开垦种果等与水土流失的关系,为相似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9.
1952~2003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 长期变化态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中分别利用Gini、GE等指数,以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指标,详细考查了从1952~2003年,我国省市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变化态势及其在东部-内陆、南方-北方、高城镇化-低城镇化地区等方向上的变化。人均实际GDP的Gini、GE等指数显示,从1952~2003年,我国省级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总体态势是以较缓慢的速度逐步增加。具体的变化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经济不均衡呈周期性地上升、下降运动。就我国省市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在空间上的变化而言,一是在沿海-内陆和高城镇化-低城镇化方向上,分别在1990s中期和1980s中期以前,我国省市区经济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区域内部不均衡,但区域之间不均衡则不断增加,并逐步成为省市区经济不均衡主要部分;一是,在北方-南方方向上,我国省市区经济不均衡则是一直表现为区域内部不均衡,区域之间不均衡对省市区经济不均衡的贡献一直显得微不足道。  相似文献   
150.
从土地利用转移类型、空间格局变化定量分析、动态变化预测模型等方面分析近20年都安土地利用变化,进而对其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结论:都安各乡(镇)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与恶化在很大程度取决于裸岩地扩展与收缩,土地利用时空变化与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区域差异有很大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