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18篇 |
免费 | 896篇 |
国内免费 | 83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22篇 |
大气科学 | 1062篇 |
地球物理 | 772篇 |
地质学 | 2316篇 |
海洋学 | 524篇 |
天文学 | 44篇 |
综合类 | 735篇 |
自然地理 | 277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5篇 |
2023年 | 198篇 |
2022年 | 281篇 |
2021年 | 319篇 |
2020年 | 236篇 |
2019年 | 274篇 |
2018年 | 204篇 |
2017年 | 224篇 |
2016年 | 231篇 |
2015年 | 265篇 |
2014年 | 556篇 |
2013年 | 380篇 |
2012年 | 414篇 |
2011年 | 494篇 |
2010年 | 399篇 |
2009年 | 442篇 |
2008年 | 459篇 |
2007年 | 358篇 |
2006年 | 350篇 |
2005年 | 323篇 |
2004年 | 340篇 |
2003年 | 257篇 |
2002年 | 259篇 |
2001年 | 244篇 |
2000年 | 210篇 |
1999年 | 216篇 |
1998年 | 182篇 |
1997年 | 180篇 |
1996年 | 174篇 |
1995年 | 172篇 |
1994年 | 122篇 |
1993年 | 106篇 |
1992年 | 88篇 |
1991年 | 68篇 |
1990年 | 74篇 |
1989年 | 83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15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3篇 |
1977年 | 3篇 |
1959年 | 6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7篇 |
195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通过东昆仑祁漫塔格小圆山辉长辉绿岩岩相学、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探讨其岩浆作用及其源区、成岩构造环境、年龄及地质意义。结果表明, 辉长辉绿岩为拉斑玄武岩系列岩石, SiO2含量为48.27%~50.06%, 全碱Na2O+K2O含量低, 为3.10%~4.04%, 且钠较钾富, MgO含量为7.81%~8.60%, TFe2O3含量为10.69%~12.00%, TiO2含量为1.32%~1.76%;∑REE平均为58.13×10-6, δEu值为1.02~1.24, 平均为1.12, 呈轻微正异常; 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图上呈Gd略亏损的近平坦曲线, 具有轻、重稀土元素分异不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弱富集特征; 岩石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Cs、Rb、Ba、K、Sr, 活泼的不相容元素U和Th, 轻稀土元素及Pb, 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和P。采用SIMS锆石U-Pb定年方法, 获得小圆山辉长辉绿岩的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15±16 Ma (MSWD=5.0)和243±11 Ma (MSWD=4.1), 前者代表辉长辉绿岩的结晶年龄, 后者应代表晚期深部岩浆上升侵位到辉长辉绿岩中形成的锆石结晶年龄, 是对中三叠世末期伸展活动的响应。结合岩石地球化学、构造特征和区域地质背景, 认为小圆山辉长辉绿岩是拉张型岛弧背景下亏损的岩石圈地幔平衡部分熔融的产物, 受到一定程度地壳物质的混染。 相似文献
142.
国土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解决臼趋突出的人地矛盾,构建和谐人地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柯城区现有耕地13.22万亩。人均耕地仅07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任务十分艰巨。在当前和今后的发展中,柯城正面临着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任务,解决人地矛盾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强化资源节约意识,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切实抓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3.
陕北榆林地区土地覆被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81~2001 年NOVAA/AVHRR 和1998~2004 年SPOT VEGETATION 归一化植被 指数(NDVI) 数据, 对榆林地区植被动态变化进了定量研究, 并且利用多年气象数据分析了降水 和温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榆林地区植被有了明显改善, 其改善状况集中于8、9、10 月份; 植被 覆被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北部植被覆盖改善的趋势明显, 且变化比较平稳; 南部增加趋势 不明显, 有的地方还呈下降趋势, 变化幅度大。 相似文献
144.
145.
146.
2014年的鲁甸地震使其宏观震中龙头山镇遭受毁灭性破坏,整理龙头山镇城区(龙泉社区)192栋建筑信息,并识别每栋建筑损伤情况。从区域防灾角度,对龙头山镇建筑群的震害特点、致灾机理与减灾策略进行分析,对该区域震后避难场所分布情况和恢复重建过程进行分析与讨论。基于提出的区域建筑群功能完整度指标,对龙头山镇地震破坏与灾后重建各个阶段的功能完整度与恢复程度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鲁甸地震表现出的"小震大灾"特征,主要与地震动局部异常以及房屋整体抗震能力有关,局部异常严重的震害也可能对全局震害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当规则建筑具备必要的设防水准后,往往可避免其在远超越设防水准地震下倒塌;提出的结构功能完整度可比较合理地描述区域建筑群恢复的过程,可为抗震韧性分析提供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47.
148.
辽西地区构造系统的形成与东北亚区域构造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燕山造山带东部辽西地区的构造填图,地质研究,以及中生代火山-沉积岩系的同位素资料 ,提供了东北亚和燕山板内造山带的演化历史。华北板块北部燕山-辽西地区自中元古宙至中生代,与整个华北克拉通一起,接受相同的地台盖层沉积,其沉积历史完全相同。在中晚三叠世之后,该区沉积了中生代火山碎屑岩和陆相沉积岩,并发生强烈的构造变形,这才有别于华北克拉通的其它稳定区。同位素资料表明,兴隆沟期火山岩,蓝旗期火山岩和义县期火山岩形成时间分别为200-170Ma,170-155Ma,140-100Ma。按构造成因和系统的指导思想,将该区构造构造归并成3种构造系统,即逆冲推覆构造系,正滑断裂系和走滑断裂系。这3种断裂系统的发育顺序是:逆冲推覆构造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期(相当于义县组,九佛堂组之间的界面);正滑断裂构造系是九佛堂组和阜新组的同沉积构造;走滑断裂构造系形成最晚,为晚白垩世形成的构造。其中早期逆冲推覆构造起了主导作用,奠定了本区构造格局的基本格架,晚期构造的叠加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已有的构造格局。三叠纪到早白垩世期间,在欧亚板块向南挤压和古太平洋板块向北向西方向的挤压作用下,于早白垩世中期形成本区的逆冲推覆构造;早白垩世晚期受古来洲大陆区域扩张的影响,形成了辽西地区的正滑断裂系,晚白垩世北北东向的走滑断裂系形成则与郯庐断裂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49.
川青地块在地貌上为川西高原,亦是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最重要的构造单元。新的GPS监测资料表明,在欧亚框架内,川青地块及其邻近的龙门山带和华南地块西缘的地壳运动水平速度,具有自西向东由25.66mm/a递变下降到6.99mm/a的总趋势。速度矢量表现出顺时针涡旋转动。川青地块内具有局部应变积累的非均一的区域剪切。横切鲜水河断裂带中段新的GPS测量结果揭示,两侧地块间的平均左旋滑动速率约8mm/a;由于局部应变积累,断裂系南西侧的主断裂的移动速率为9.3mm/a,其间为拉分盆地和小的横向伸展断裂。鲜水河断裂系的左旋断裂滑动作用,调节了川青地块与川滇地块之间的相对运动。 相似文献
150.
利用1998年南海季风试验(SCSMEX)资料和区域动能收支方程,对南海南部和北部两个区域该年夏季风爆发前后的区域总动能和区域扰动动能收支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北区夏季风爆发前后动能主要在高层制造,大部分动能被摩擦消耗,南区夏季风爆发前后动能主要在高层被破坏,摩擦项充当动能源。扰动动能主要在高层和部分在低层制造。在此期间,南海地区一直向邻近区域输出动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