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9篇
  免费   857篇
  国内免费   874篇
测绘学   162篇
大气科学   625篇
地球物理   730篇
地质学   1059篇
海洋学   645篇
天文学   52篇
综合类   139篇
自然地理   358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48年   2篇
  1934年   1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与全球变化有关的几个北极海洋地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极地区域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点区域 ,在北极地区与全球变化有关的地质问题主要是北极地区的海陆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影响 ,以及全球变化在地层中的记录。这涉及到北极形态变化及与其它大洋沟通的水道开闭情况 ,地形起伏对大气、大洋环流的影响 ,地壳升降与海平面变化对河流流量和海岸稳定性的影响 ,气体水合物及有机碳等变化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 ,以及这些影响与气候变化信息在极地沉积物中的记录。文章在对上述影响及海洋地质研究状况进行探讨后 ,又简要介绍了中国的首次北极考察海洋地质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42.
The presence of a single Otoceras species (O.boreale), morphologically very variable, at the base of the Nekuchan Formation in Verkhoyansk, we believe, is to be obvious. Some morphological evidence leaves no doubt that two described morphs of O. boreale are s strictly corresponding sexual dimorphic pair. It is very likely that Kummel‘s idea that Canadian. O. concavum Tozer is an invalid species is truthful, considering the range of variability seen in larger Siberian and Himalayan Otoceras fauna. Just above the upper Tatarian Imtachan Formation, the six stages of ammonoid succession can be recognized with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Nekuchan Formation in the Setorym River Section:(a) Otoceras boreale;(b) Otoceras boreale-Tompophiceras pascoei; (c) Otoceras boreale-Tompophiceras pascoei-Aldanoceras;(d)Tompophiceras pascoei-Otoceras boreale-Aldanoceras;(e) Tompophiceras morpheous-T.pascoei-Aldanoceras;(f) Tompophiceras more pheous-T.pascoei-Wordieoceras domokhotovi-Ophiceras transitorium;(g)Tompophiceras morpheous-T.pascoei, corresponding to the Otoceras boreale and Tompophiceras morpheous zones. In spite of the domination of Otocerataceae or Xenodiscaceae in both oif these zones and the presence of some Permian type conodonts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Otoceras boreale Zone, they seem to be early Induan in age on the basis of the following arguments:(1) in contrast to the underlying regressive type sediments of the Upper Tatarian Imtachan Formation, both the Otoceras boreale and the Tompophiceras morpheous zones of the lowermost part of the Nekuchan Formation correspond to the single transgressive cycle;(2)typical early Induan ammonoids (Ophiceras and Wordieoceras) have been recognized in the Tompophiceras morpheous zone; (3) all described ammonoid succession stages (a-g) are characterized by very gradual changes and therefore correspond to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ingle zone or to the different zones of the same stage, but not to the different systems (Permian and Triassic);(4)elsewhere in the Boreal realm (Arctic Canada), the conodont index species for the base of the Triassic, Hindeodus parvus, has been reported from the Otoceras boreale Zone. A new scheme of the phylogeny for the Otocerataceae and its Induan-Olenekian offspring (Araxceratidae-Otoceratidae-Vavilovitidae n.fam.-Proptychitidae-Arctoceratidae) and Xenodiscaceae is offered.  相似文献   
43.
(续上期 )3 筹备起步阶段 (1 997~ 2 0 0 1 .6)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同意《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后 ,便开始进行预先导孔施工、5 0 0 0m钻探工程技术方案研究、钻孔选址以及“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立项建议、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开工报告等工作。1 999年 1 2月 1 4日 ,工程中心召开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正式启动动员大会” ,首席科学家许志琴主持了会议 ,主任王达致辞 ,领导小组组长蒋承菘做了重要讲话 ,实施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44.
介绍了我国液动潜孔锤钻探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了将其应用于石油钻井应解决的主要技术关键和设计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5.
半无限空间中圆形孔洞周围SH波的散射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建立了求解在含有圆形孔洞的弹性半空间中SH波散射与圆形孔洞附近动应力集中问题的解析方法。利用SH波散射的对称性和多极坐标的方法,构造了一个可以预先满足半空间自由表面上应力自由边界条件的圆形孔洞对SH波散射的波函数。利用这一波函数,则可将该问题转化成对一个圆形孔洞散射的求解问题。该问题的解答最终又可归结为对一组无究代数方程组的求解问题,并可利用截断有限项的方法对其进行计算,最后给出了有关圆形也洞附近动应力集中问题的算例和数值结果,并讨论了波数与圆孔至自由边界距离变化对动应力集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
淤积泥砂对水平地运动作用时刚性坝面动压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固体介质,流体介质,液固两相饱和介质的时域显示有限元波动分析方法,研究了可压缩库水条件下淤积泥砂对水平地运动作用时刚性坝面上动压力的影响,研究中分析了作为两相介质处理的淤积泥砂的饱和度、厚度、渗透系数和孔隙率对坝面动压力的影响,还比较了作为流程两相介质,单相固体介质、单相重流体介质处理的不同淤积泥砂层模型间的计算结果差异。  相似文献   
47.
南京地区新近沉积土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通过对南京地区两个工程场地漫滩相成因的砂土和淤泥质粉粘土与粉砂互层土的自振动柱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了围压对剪切模量G及阻力比λ的影响,通过与Seed和Idriss建议的砂土G/Gmax-γ和λ-γ曲线变化范围的对比,认为不能简单地把淤泥质粉质粘土与粉砂层土当作砂土或粉质粘土对待。  相似文献   
48.
新疆北部降水的气候分布特片及其对ENSO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分析研究了新疆北部地区近50年(1951-2000年)全年各月降水的气候分布特征和各季降水的年际变化规律,重点揭示了北疆多雨季节(4-7月)及其各月降水量对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温SST和南方涛动指数SOI的显著响应关系,并用前期SST和SOI作为预报因子,建立了北疆地区雨季水量的预报方程。该方程可用于北疆地区雨季降水量的长期预报。  相似文献   
49.
河北平原水系密度与隐伏活动构造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1926年出版的比例尺为1:5万的顺直地形图作为基础图件,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河北平原作水系密度计量分析,揭示隐伏在第四纪巨厚的沉积物之下活动构造的信息,研究结果证实水系线密度统计图与使用其它地球科学方法获得的成果,例如基底活动断块图,地貌类型图和第四纪厚度图都有很好的对应,特别与布格重力图对应更好,研究结果发现水系密度图与布格重力异常图在总体一致性较好的前提下,多处反向异常区均为近代强震发生的区域,提出这种地表水系密度统计研究的成果不仅可以揭示深部隐伏的活动构造,而且具有较明确的时间含义。  相似文献   
50.
北极海冰细菌产胞外酶及主要环境因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覆盖在北极海洋上的广阔海冰为其内部生存的微生物群落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生境。研究表明 ,大量海冰细菌能够分泌产生胞外酶 ,其中产蛋白或脂质水解酶细菌的比例远高于产多糖水解酶的细菌。温度、盐度是直接影响海冰细菌生存与活力的 2个主要环境因子。 76%的产酪蛋白酶海冰细菌为低温菌 ,菌株只能在 <35°C条件下生长 ;而 98%的酪蛋白酶最适作用温度≥ 35°C ,其中 62 %的酶最适作用温度≥ 45°C。几乎所有的产酪蛋白酶海冰细菌都耐盐或嗜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