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48篇 |
免费 | 1458篇 |
国内免费 | 46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641篇 |
大气科学 | 1302篇 |
地球物理 | 501篇 |
地质学 | 385篇 |
海洋学 | 703篇 |
天文学 | 415篇 |
综合类 | 509篇 |
自然地理 | 21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165篇 |
2023年 | 273篇 |
2022年 | 290篇 |
2021年 | 330篇 |
2020年 | 272篇 |
2019年 | 311篇 |
2018年 | 234篇 |
2017年 | 266篇 |
2016年 | 250篇 |
2015年 | 290篇 |
2014年 | 423篇 |
2013年 | 306篇 |
2012年 | 348篇 |
2011年 | 351篇 |
2010年 | 322篇 |
2009年 | 321篇 |
2008年 | 366篇 |
2007年 | 249篇 |
2006年 | 255篇 |
2005年 | 248篇 |
2004年 | 218篇 |
2003年 | 231篇 |
2002年 | 184篇 |
2001年 | 159篇 |
2000年 | 151篇 |
1999年 | 119篇 |
1998年 | 95篇 |
1997年 | 96篇 |
1996年 | 91篇 |
1995年 | 69篇 |
1994年 | 69篇 |
1993年 | 74篇 |
1992年 | 50篇 |
1991年 | 56篇 |
1990年 | 46篇 |
1989年 | 45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6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WiFi(wirelessfidelity)辅助下附有高程信息的GPS定位可以解决城市环境下卫星数不足时的定位问题,该方法首先利用WiFi定位获得概略二维坐标,然后通过附有高程先验信息的GPS定位来求解最后的位置参数。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将卫星数不足情况下的单GPS定位问题延伸到多系统(BDS+GPS)定位,并探讨了卫星天空几何分布和先验高程精度对最终定位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卫星分布不均匀或过于集中时,观测方程系数矩阵趋于病态,使得定位结果误差变大,多系统(BDS+GPS)定位可以削弱卫星分布对于定位结果的影响;另外,当先验高程偏差增加时,最后的定位精度也会随之下降,但合理范围内的偏差仍然可以满足普通导航定位的需求。 相似文献
82.
唐新明;肖晨超;魏红艳;刘宇;韩波;刘银年;王军 《遥感学报》2024,28(3):591-600
5米光学02星于2021年12月26日成功发射,卫星与前序型号组成陆地中分业务卫星星座,建设形成天地一体化大幅宽定量化综合对地观测能力。在轨测试期间,自然资源部根据卫星设计指标要求,围绕土地资源、地质矿产、测绘地理信息、海洋海岛监测等领域业务,梳理共计32个业务测试项,并按照自然资源调查和监测的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开展了应用测试评价工作。在轨测试表明,卫星系统、地面系统和应用系统各项功能正常、运行稳定,双星一致性好,具备组网运行条件,卫星数据质量可满足自然资源执法督察、地质矿产资源调查、生态修复工程跟踪评价、地理空间信息更新、围填海调查、海岸线变化监测、钢铁去产能等业务需求,高光谱和热红外载荷定量应用测试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在介绍该卫星的数据特点与应用能力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和分析卫星在轨测试应用评价结果,可为后续业务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范长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9,39(5):476-481
介绍TPXO、FES、Chinatide、MIKE Global Tide、Utide等典型海潮模型,总结归纳其同化潮汐数据来源和最新的海洋地形数据,利用我国沿岸长期验潮站以外的26个中短期潮位观测站评估TPXO等海潮模型预报精度。结果表明,全球海潮模型对我国沿海M2分潮的预报精度普遍较低,且主导了几种海潮模型在中国海域的整体预报精度;相比MIKE Global Tide和TPXO7.2,TPXO8、TPXO_Yellow Sea 2010和TPXO_China&Ind模型在我国沿海的预报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84.
85.
介绍了 2 0 0 0年度上海天文台卫星激光测距观测和系统的改进情况 相似文献
86.
87.
First six months quality assessment of HY-2A SCAT wind products using in situ measurements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WANG He ZHU Jianhu LIN Mingsen HUANG Xiaoqi ZHAO Yili CHEN Chuntao ZHANG Youguang PENG Hailong 《海洋学报(英文版)》2013,32(11):27-33
The first Chinese microwave ocean environment satellite HY-2A, carrying a Ku-band scatteromenter (SCAT), was successfully launched in August 2011. The first quality assessment of HY-2A SCAT wind products is presente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first 6 months operationally released SCAT products with in situ data. The in situ winds from the National Data Buoy Center (NDBC) buoys, R/V Polarstern, Aurora Australis, Roger Revelle and PY30-1 oil platform, were converted to the 10 m equivalent neutral winds.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HY-2A SCAT and the in situ observations were limited to less than 5 min and 12.5 km. For HY-2A SCAT wind speed products,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using the NDBC buoys yield a bias of-0.49 m/s, a 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 of 1.3 m/s and an increase negative bias with increasing wind speed observation above 3 m/s. Although less accurate of HY-2A SCAT wind direction at low winds, the RMSE of 19.19° with a bias of 0.92° is found for wind speeds higher than 3 m/s. These results are found consistent with those from R/Vs and oil platform comparisons. Moreover, the NDBC buoy comparison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the accuracy of HY-2A SCAT winds is consistent over the first half year of 2012. The encouraging assessment results over the first 6 months show that wind products from HY-2A SCAT will be useful for scientific community. 相似文献
88.
构建了两个无几何相位组合以及一个无几何伪距相位组合,并将其组成3个线性无关的周跳探测量,三者均能有效探测出小至一周的周跳.针对该探测组合存在的方程组病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拓展岭估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三频周跳实时修复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统... 相似文献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