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4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315篇
测绘学   369篇
大气科学   319篇
地球物理   192篇
地质学   863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162篇
自然地理   50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2年   1篇
  1951年   1篇
  1934年   1篇
  1927年   1篇
  1926年   1篇
  1925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城市空间感知是行为地理学的经典研究课题,论文采用认知地图并辅以问卷调查方法,在一年时间内跟踪调查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2017级硕士研究生,根据手绘地图分析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硕士研究生城市空间感知的过程与特征。结果表明:① 有别于凯文·林奇(K. Lynch)的空间意象5大要素,国科大研究生手绘地图的基本要素主要为标志物、节点、道路,其中标志物占主导地位;② 根据要素组合特征,可将认知地图划分为散点型、过渡型和拓扑型3类,散点型地图占据绝对数量优势,随驻留北京时间延长,认知地图结构渐趋复杂;③ 国科大研究生北京城市空间感知表现出偏好特殊性、空间非均衡性、个体差异性、感知过程不完整性等特点;④ 远距离感知、城市空间尺度大、受访者逗留时间短等主客观因素制约了北京城市整体可意象性。  相似文献   
992.
张超伟 《地理教学》2020,(8):61-64,21
研学旅行是培养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以2018年暑期虎峪自然风景区的一次研学旅行为例,通过文献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基于优化研学旅行设计的地理实践力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虎峪是良好的研学旅行基地,从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维度优化后的研学旅行设计能够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93.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北京市职住空间分布格局及匹配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蓓  王良  刘艳华  杨波  黄晓春  杨明 《地理科学进展》2020,39(12):2028-2042
职住空间作为城市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了城市的形态结构、居民的行为体验以及社会的和谐宜居,长期以来受到城市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论文利用覆盖北京全市域并持续1个月的1亿多条手机信令数据,基于DBSCAN的聚类方法,通过OD定向联系,识别出同时具备居住—就业关系特征的职住空间。在此基础上,针对北京市辖区、环路、街道乡镇等不同空间尺度,综合运用空间错位指数、职住偏离度、职住分离率、通勤流动率等计算方法,研究北京职住空间分布格局及匹配特征。研究发现:① 北京市居住空间呈现大分散、小集聚特征,就业空间呈现大集聚、小分散特征;② 基于各个空间尺度、不同测度方法的分析结果均表明,职住空间的不匹配程度呈现出由中心城区向外围逐渐降低的态势,但基于街道乡镇尺度呈现出由内向外更细化的就业集聚—居住集聚—二者均衡的三段式变化特征;③ 无论是就业空间高度集聚导致的非集聚区就业岗位数量不足,还是包括就业高集聚区在内大量区域出现的双向通勤现象,均说明居住功能和就业功能空间重组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94.
城市化对北京市极端气候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北京地区20个气象站点35年(1980—2014年)的逐日降水、气温资料和社会经济、人口、土地覆被以及夜间灯光遥感的栅格数据,通过聚类分析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站点分类,对北京市城市化进程中的极端气候变化趋势和城市化影响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整体的极端冷事件呈减少趋势,极端暖事件呈增加趋势,极端降水事件没有明显变化趋势;城市化对极端温度事件有着显著的影响,相对于乡村站点来说,城市化使得极端冷事件减少的更快,极端暖事件增加的更快,造成城市的气温日较差明显变小;城市化对极端降水的影响虽不显著,但在乡村站点年降水量总量和降水日数减小的趋势下,城市化造成城市降水总量和降水日数均多于乡村,减缓了连续无降水日数的增长趋势,同时城市的极端降水有向更加极端的情景发展。  相似文献   
995.
北京斋堂黄土中主要温室气体组分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刘强  刘嘉麒 《第四纪研究》1999,19(5):478-478
根据极地冰芯等资料已经重建了过去大气温室气体(主要是CO2,CH4)浓度的变化。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温室气体的含量自工业革命以来有了明显的上升,其影响表现为全球变暖。如果维持现在的CO2产放水平,根据气候模式预测到下个世纪末全球温度将增加l-3.5℃,可能极大地改变人类生存的环境。但是预测结果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对温室气体的源和汇的理解还不完善,有相当数量的CO2声向不明(即未知汇).目前倾向认为,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可能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汇(植被和土壤).中国黄土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实际上是在干旱一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套巨厚的成土作用较弱的黄土一古土壤序列。  相似文献   
996.
北京石花洞的岩溶地质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全国范围内,北京石花洞洞层最多,钟乳石叠置关系明显,石笋中具有微层理,月奶石发育是好。这些特征为研究西山的新构造主古环境的变化提供了新的信息,奠定了首次利用钟乳石建立第四系剖面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7.
科学判断大都市区可持续发展模式并系统预测其可持续水平变化规律是因地制宜制定发展政策的基础。基于多维度综合指标体系的可持续性评价研究,在彰显大都市区发展差异性、系统性和动态性上存在不足。通过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模拟中国北京市16个市辖区2011—2030年可持续发展水平变化趋势,据此凝练大都市区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对比不同模式下各发展情景优势与不足。结果表明,北京各区在经济、社会与环境方面表现各异,存在协同发展、生态偏向和低位成长3种发展模式;在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 SSP)1、SSP2(BAU(business-as-usual))、SSP3和SSP5共4种情景中,SSP1是最理想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情景;为实现由历史轨迹向SSP1情景的转变,各类型区应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协同发展型区域应以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为抓手,补齐社会发展短板,提升协调发展质量;生态偏向型区域应降低能源消耗,并增加环保投入,强化生态优势,以积蓄绿色发展势能;低位成长型区域短期内可以维持高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培育综合经济实力,以迈出发展困境,但要兼顾...  相似文献   
998.
鹫峰,坐落于北京海淀区北安河乡,其山顶的两座山峰好似一只展翅欲飞的鹫鸟而得名。它不仅以蜿蜒曲折、直达鹫峰山顶的盘山古道和雄奇秀丽的景色吸引众多游客,而且更以那丰富的植物资源所构成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京城。鹫峰古迹众多,有建于辽代的鹫峰山庄,明正德6年所建的秀峰寺,咸丰9年的响塘,在鹫峰山脚下绿荫掩映着一座花岗岩石垒砌而成的、古朴的2层楼阁式建筑,这就是我国近代自己创建的第一座地震台——鹫峰地震台。 1 鹫峰地震台的创建 1920年12月16日,宁夏(当时属甘肃)海原发生8.5级特大地震,伤亡损失极其惨重,约有20余万…  相似文献   
999.
怡情     
北岛 《地图》2010,(6):1-1
<正>说到我的北京地图,是完全属于我个人的,带有某种私密性质。在这张地图中,首先是我家,然后是我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我父母所在的单位,还有我和同伴行走的路线。这是我生命旅途的开始。  相似文献   
1000.
<正>北京有个"四不象",那还是儿时去动物园的模糊记忆,只记得初见它的模样,感觉无比新奇高兴得又蹦又跳。"四不象"听起来很神秘,其实就是我国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